第六章:匿名天才少年队
未来训练中心的晨光穿透穹顶,洒在三张并列的球台上。马骁、张睿、许言站在镜前,换上统一的黑色战服,胸前绣着银线勾勒的抽象球拍图案——那是“匿名天才少年队”的标志。
“匿名,是因为我们还不该被看见。”马骁系紧鞋带,目光坚定,“但我们必须赢。”
他们已不再是初来乍到的迷茫少年。在父亲们的特训下,他们的技术完成了质的飞跃:马骁的力量与节奏控制趋于完美,张睿的反手体系融合了AI的精准与人类的爆发力,许言的战术意识则达到了艺术级的预判层次。
今天,他们将首次以“NTT队”身份,参加训练中心内部的“人类对抗赛”——对手,是AI辅助的精英选手。
“规则:三局两胜,混合双打+单打。”小陈在控制台前汇报,“AI方派出的是‘量子计算增强型’选手,反应速度达0.03秒。”
“那就让他们见识一下,”张睿冷笑,“人类的0.01秒——是心跳。”
第七章:三重奏·初鸣
比赛开始。
第一场:马骁/许言 vs AI双打组合。
AI发球,高速旋转,落点精准。许言轻挑,马骁侧身爆冲——球如炮弹般砸在对方反手位,AI接球系统瞬间延迟0.2秒。
“他们预判了预判!”小陈惊呼。
原来,马骁与许言的配合并非数据模拟,而是基于长期默契的“直觉联动”。他们不靠计算,而是靠眼神、呼吸、脚步的微小变化,完成战术转换。
第二局,张睿登场单打。面对AI的“无限回球模式”,他竟以一板“逆旋转假动作”骗过对方三连击,最后一板反手拧拉,直接得分。
全场寂静。
“这技术……”马龙站在教练席,瞳孔微缩,“像极了我2013年全运会的那一套。”
张继科紧握战术板:“不,不只是像。那是‘藏獒体系’的进阶版——他甚至改写了反手发力结构。”
许昕喃喃:“那个孩子……许言,他的步伐,和我年轻时一模一样。”
第八章:镜像之谜
赛后,教练组召开紧急会议。
“他们不可能是普通人。”马龙盯着监控回放,“他们的技术动作,不是模仿,是‘复刻’。甚至……超越了我们。”
张继科冷声道:“我查过他们的基因数据——无异常。但他们的神经反应模式,与我们年轻时的训练记录重合度高达98.7%。”
许昕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他们说他们是‘我们的儿子’。”
会议室一片哗然。
“荒谬。”一名科学家摇头,“时间穿越?克隆?还是AI的新型伪装?”
马龙却站起身:“不管他们是谁,我要和他们打一场。”
第九章:父子对峙
训练馆中央,六张球台合并成一个超大场地。
马龙、张继科、许昕换上战服,站在一侧。马骁、张睿、许言站在另一侧。
“我们不信穿越。”马龙直视马骁,“但你们的技术,我们必须亲自检验。”
“不是检验。”马骁微笑,“是挑战。”
“我们挑战你们——和你们年轻时的巅峰状态,打一场。”
全场哗然。
“巅峰状态?”张继科冷笑,“你们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张睿上前一步,“意味着你们还没被岁月磨平棱角,还没被荣誉束缚双手。那是最纯粹的你们。”
“所以,”许言轻声说,“请让我们,和‘年轻的你们’,打一场。”
第十章:第一局——马龙 vs 马骁
球台中央,父子对峙。
马龙发球——高抛,逆旋转,落点短促。马骁摆短回击,马龙劈长,马骁反手快撕,球速如电。
“这反应……”马龙心头一震。他年轻时的反手体系,以“快、狠、准”著称,而马骁的回球,竟带着他当年的节奏感。
两人对拉进入相持,马龙突然变线,正手抢攻。马骁侧身,爆冲——球擦网而过,直逼马龙反手死角。
“这板……”马龙瞳孔骤缩,“是我2008年奥运决赛,对王皓的那一板!”
他几乎本能地回挡,但球已落地。
第一局,马骁胜。
“你……”马龙喘息,“你怎么会我的‘记忆之击’?”
马骁微笑:“因为那是我的记忆。”
第十一章:第二局——张继科 vs 张睿
张继科上场,眼神如刀。
“我不信命运,不信轮回。”他冷声道,“我只信这一板球。”
发球,抢攻,反手拧拉,连续暴冲。张睿以守为攻,借力打力,竟将张继科的猛攻一一化解。
“他的防守结构……”许昕低声,“是‘藏獒体系’的逆向推演。”
张继科越打越急,越打越怒。他使出招牌“霸王拧”,球速快到残影。张睿却突然反手反撕,球路诡异,落点刁钻。
“这不可能!”张继科怒吼,“这技术还没被发明!”
“它将在2025年诞生。”张睿淡淡道,“由我,张睿,完成。”
最后一板,张睿以一记“逆向旋转弹击”得分。
第二局,张睿胜。
张继科站在原地,汗水浸透战服。他死死盯着张睿:“你到底是谁?”
“你的儿子。”张睿轻声说,“也是你的未来。”
第十二章:第三局——许昕 vs 许言
许昕上场,神色复杂。
“我不需要证明什么。”他轻声说,“但我必须知道——你是不是我。”
许言点头:“那就用球说话。”
比赛开始,两人打出罕见的艺术级对拉。许昕的“黄金左手”以变化多端著称,而许言的回球,竟带着同样的“不确定性美学”。
“他不是在接球,”马龙低语,“他是在‘对话’。”
两人你来我往,球路如舞,节奏如歌。许昕突然发难,一板“背后换手”快攻,许言竟以更复杂的“双背后换手”回击。
“这动作……”许昕震惊,“我只在梦里想过!”
最后一球,许言发球,许昕摆短,许言轻挑,许昕劈长,许言反手快带——球落地,许昕扑救不及。
第三局,许言胜。
全场寂静。
三位传奇站在球台前,喘息未定,眼神复杂。
“你们……”马龙声音微颤,“真的……是我们的儿子?”
第十三章:血脉的证明
训练馆内,灯光渐暗。
少年们走上前,从怀中取出三枚银色芯片。
“这是‘记忆芯片’。”马骁说,“记录了我们与你们在2025年的所有训练数据,以及……你们教我们的每一板球。”
马龙接过芯片,插入终端。画面浮现——2025年的训练馆,年轻的马骁在马龙指导下练习正手攻球;张睿在张继科的怒吼中完成反手极限救球;许言在许昕的示范下学会背后换手。
“这……这是真的?”张继科声音颤抖。
“我们来自未来。”许言说,“你们启动了穿越计划,送我们回来。但你们不记得了,因为……那还没发生。”
“时间是环形的。”小陈突然出现,“他们不是‘未来’的你们,而是‘过去’的你们。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正是他们记忆中的起点。”
第十四章:三重奏·合体
“所以,”马龙缓缓抬头,眼中燃起火焰,“我们不是在训练你们,而是在……成为你们?”
“不。”马骁微笑,“我们是在共同创造一个未来——一个不属于AI,而属于人类的未来。”
六人再次站上球台。
“来吧,”张继科大笑,“让我们打一场真正的‘三重奏’。”
六人分成两队:马龙、张继科、许昕 vs 马骁、张睿、许言。
球台之上,六人如六弦琴,奏响人类精神的最强音。他们的技术风格交融,情感共鸣,节奏同步。每一板球,都是血脉的对话;每一次回击,都是时代的回响。
“这已不是比赛。”小陈在监控室喃喃,“这是……文明的传承。”
第十五章:匿名天才队,成立
比赛结束,无胜负。
六人相视而笑,汗水与泪水交织。
“从今天起,”马龙宣布,“‘匿名天才少年队’正式成立。他们不是克隆,不是模仿,而是我们的延续。”
张继科补充:“他们将代表人类,参加‘世界AI对抗赛’。”
许昕望向少年们:“记住,你们不是为了赢而战,而是为了‘人类’而战。”
马骁、张睿、许言并肩而立,齐声宣告:
“我们是你的儿子。”
“我们是匿名天才队。”
“我们,为人类而战。”
灯光熄灭,唯余球台中央,六颗心,同频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