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孤的太子妃
本书标签: 古代  tfboys 

第十一章 共赴国宴识君心

孤的太子妃

日后,一道圣旨传至将军府与东宫——北狄使臣携和亲公主抵京,命宋清迟以辅国将军之职协同太子萧景渊,全程主持接待事宜。

宫宴当日,宋清迟身着银甲立于殿侧,目光却不自觉落在主位旁的太子与林若瑶身上。北狄使臣席间言语试探,提及边境通商的苛刻条件,宋清迟正欲上前辩驳,萧景渊却已起身,语气平和却字字铿锵:“通商可谈,但北狄需先归还去年掳走的三十余名边民,此乃底线,无半分商议余地。” 他话落时,余光不自觉扫过林若瑶,见她眼底露出赞许,嘴角才微不可察地扬起。

宴后处理使臣文书,宋清迟在东宫书房与萧景渊相对而坐。烛火下,萧景渊提笔批注,忽然抬头道:“前日若瑶手臂的伤,还疼吗?” 宋清迟一愣,随即攥紧了手中的笔。萧景渊却未看他,只继续道:“她性子犟,受了伤也不肯说,我便让人把最好的金疮药送去了三次。”

这话让宋清迟心头一震。他望着萧景渊眼底毫不掩饰的关切,再想起白日里萧景渊应对使臣时的沉稳、处理政务时的严谨,忽然懂了——萧景渊不仅有治国之才,更懂如何护着林若瑶。他放下笔,起身躬身:“殿下心怀家国,亦重情义,是清迟先前狭隘了。”

萧景渊闻言,抬手将一份文书推给他,纸上竟写着北狄和亲公主的真实意愿——不愿远嫁,只求在京中修行。“明日我会奏请父皇,允她所愿。” 他看向宋清迟,语气诚恳,“若瑶值得安稳,我不会让她受半分委屈。” 宋清迟望着烛火映在萧景渊脸上的温和轮廓,终是松了紧绷许久的肩。

此日后便是元宵节,元宵夜的京城灯火如昼,太子府设的酒肆前更是挤满了赏灯的人。宋清迟本是偶然路过,却见林若瑶正站在酒肆二楼的廊下,手持一盏兔子灯,与身边的侍女说笑,月光落在她发间的珠饰上,亮得晃眼。

他正欲转身避开,忽闻“轰”的一声巨响——酒肆后厨的酒坛不慎被火星引燃,火焰瞬间窜起,浓烟滚滚。楼下人群惊呼着四散逃离,二楼的林若瑶却被掉落的木梁拦住了去路,侍女吓得瘫坐在地,她握着灯盏的手也微微发颤。

“若瑶!”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宋清迟几乎是立刻拔腿冲向楼梯,却见一道月白身影比他更快,萧景渊已踏着燃烧的木梯冲了上去,一把将林若瑶护在身后,脱下外袍裹住她,厉声道:“别怕,我带你出去!”

此时一根燃烧的横梁直直砸向萧景渊后背,宋清迟眼疾手快,抓起身边的木凳狠狠砸向横梁,将其挡开。“殿下,左侧有通道!” 他高声喊道,随即跟上两人,在浓烟中为他们拨开挡路的杂物。

萧景渊紧紧护着林若瑶,脚步沉稳地朝着通道移动,时不时回头确认她的状况;宋清迟则断后,用手边能找到的东西扑灭火苗,为他们扫清障碍。浓烟呛得三人不住咳嗽,却没人放慢脚步。直到冲出酒肆,将林若瑶护到安全地带,两人才松了口气。

萧景渊第一时间检查林若瑶的衣角,见她只是沾染了些烟灰,才放下心来,语气里带着后怕的急切:“有没有伤到哪里?哪里不舒服?” 宋清迟站在一旁,望着萧景渊眼底毫不掩饰的担忧,再想起方才两人默契的配合,心中最后一丝芥蒂,终是彻底烟消云散。

东宫偏殿的烛火摇曳,林若瑶握着药杵,将金疮药细细碾成粉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萧景渊与宋清迟分坐在两侧,前者后背被火星燎出几处红痕,后者手背也有擦伤,皆是方才救火时留下的。

林若瑶先走到萧景渊身边,小心掀起他的衣袍,见那几处烫伤红肿得厉害,指尖不自觉顿了顿。她蘸取药膏,轻轻涂抹在伤处,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易碎的瓷。萧景渊望着她低垂的眼睫,声音放得极柔:“不妨事,一点小伤罢了。”

可林若瑶却没接话,只默默转而给宋清迟处理手背的擦伤。宋清迟看着她紧绷的侧脸,忍不住开口:“若瑶,你是不是有心事?”

她动作一顿,抬眼时眼底已没了往日的温和,只剩一丝疏离:“没什么。” 待处理完两人的伤口,她收拾好药箱,转身欲走,却被萧景渊叫住。

“瑶儿,萧景渊起身,语气带着急切,“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或者是有话说!”

林若瑶背对着他,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漠:“殿下多虑了,刚才谢谢殿下与将军的救命之恩,说完这些后便走出去了,只留他们两个在房中。

上一章 第十章 孤院剑影伴酒殇 孤的太子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孤灯残影思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