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孤的太子妃
本书标签: 古代  tfboys 

第十七章 新婚次日:东宫晨景

孤的太子妃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寝殿的鸳鸯锦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若瑶是被轻缓的敲门声唤醒的,帐外传来侍女青瓷温软的声音:“小姐,该起身梳妆了,辰时需去给陛下和皇后娘娘谢恩敬茶。”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翻身坐起时,才发觉太子竟一夜未眠——昨夜太子伏案的身影还在脑海中清晰,此刻却不见半分踪迹。帐帘被青瓷轻轻掀开,她目光下意识扫过殿角的书桌,那里还留着昨夜的青灯残影,灯盏里的烛油已凝了一层,而桌案上,除了摊开的书卷,还放着几张写满字迹的宣纸。

“青瓷你可知太子殿下何时离开的?”林若瑶一边任由青瓷为自己更衣,一边轻声问道。“殿下寅时便离开了,吩咐奴婢们莫要扰了您休息,还说……等您醒了,让您看看桌上的东西。”青瓷说着,将一支缠枝莲纹银簪轻轻插在她发间。

林若瑶走到书桌前,指尖轻轻拂过摊开的书卷,书页上满是朱红色的批注,字迹遒劲有力,却在几处涉及“家国”“安稳”的字句旁,批注得格外细致,似是特意留给她看。而旁边的宣纸上,写的竟是几行温润的字迹:“东宫西跨院已备好你惯用的碧螺春与苏绣绷架,若想家,可让禁军护送你回府小住。今日谢恩有我在,无需紧张。”

墨迹尚未完全干透,显然是他离开前刚写下的。想起昨夜他半蹲在自己面前的郑重,想起他掌心的伤口,昨夜残留的不安忽然消散大半——原来他一夜未歇,不仅是在看书,更是在悄悄为她安排好往后的细碎妥帖。

林若瑶将宣纸小心叠好收进锦盒时,脚步已下意识朝殿外迈去。“太子妃,殿下吩咐您……”青瓷忙上前想阻拦,却被她轻轻摆手打断:“谢恩是夫妻同礼,我该与他一同去。”话音落时,她已提着裙摆快步走出寝殿,晨光恰好落在她一身浅粉宫装的衣摆上,比昨夜的大红少了几分庄重,多了些温婉。

行至东宫门口,远远便见太子萧景渊的明黄身影立在马车旁,玄色朝服已换作常服,腰间玉带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他见她快步走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化为柔和的笑意:“怎么不多睡会儿?”“谢恩之事,该与殿下同行。”林若瑶走到他身侧,指尖轻轻攥住裙摆,语气却格外坚定。萧景渊见状,温柔道,“好,那便一起。”

两人同乘一车前往养心殿,殿内陛下正手持奏折,见他们进来,当即放下朱笔,笑着招手:“渊儿,若瑶,过来坐。”林若瑶依着礼仪行跪拜之礼,刚要开口谢恩,陛下已示意太监扶起她:“太子妃不必多礼,昨日大婚辛苦,今日便是家常话。”说着,便命人取来早已备好的赏赐——一对羊脂玉镯,镯身雕着缠枝莲纹,莹白通透,还有一方嵌着东珠的墨宝,是陛下亲笔所书的“琴瑟和鸣”。

谢恩过后,皇后笑着拉过林若瑶的手,语气亲昵:“若瑶刚进东宫,定还有些不适应,今日便随我去长春宫,陪我用顿午膳,也让御膳房做些你爱吃的小菜。”林若瑶正要应下,却见陛下也起身笑道:“皇后这话倒是说到我心坎里了,今日朝政不忙,朕也去凑个热闹,在长春宫便无需拘着君臣之礼,就当是一家人吃饭。”

长春宫内早已摆好膳食,八仙桌上铺着明黄锦缎,菜式精致丰富,既有北方的烤羊腿,也有江南的松鼠鳜鱼。席间,皇后不断给她夹菜,陛下则偶尔与太子谈论几句朝政,话锋却总绕回她身上,问她在东宫住得是否习惯,想家了便随时回府。

林若瑶望着眼前的场景,忽然想起从前在家中听百姓议论的那些话——京城里的人都说,陛下与皇后是少见的帝后情深,待太子更是倾注了全部的疼爱,不像皇家,倒像寻常百姓家的父母。从前她只当是坊间传言,今日亲身经历,才知那些话竟全是真的。

席间,皇后为陛下成了一碗汤,随口嗔怪:“昨日为了给太子筹备婚礼,你熬到半夜,今日还不多吃些补补。

午膳的暖意还萦绕在心头,皇后握着林若瑶的手叮嘱了好一阵。两人告退后并肩走向马车,午后的阳光透过宫道旁的古槐,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若瑶指尖还留着皇后掌心的温度,忍不住轻声道:“从前只听人说帝后和睦,今日才算真的见着了。”太子侧头看她,见她眉眼间满是柔和,便放缓了脚步,声音轻缓:“父皇只要来到母后的宫中他们一向如此。”

上一章 第十六章 新婚夜纪实 孤的太子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八章 东宫西跨院:暗藏的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