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玉鼎真人便收拾好了简单的行囊。
他看着依旧沉浸在睡梦中的杨戬府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徒弟已经找到了属于他的幸福和安宁,他也该功成身退了。
玉鼎真人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留下了一封短信,便悄然离开了。
信中写道:"杨戬吾徒,见字如面。汝夫妻二人功德圆满,归守灌江口,吾心甚慰。"
"昨日席间听闻众将所言,伐纣诸事历历在目,实乃天道轮回之壮举。"
"吾已得佳句,需回玉泉山闭门修书,将此段风云录于册,以传后世。"
"汝等好自为之,护佑一方,勿负初心。他日若有需,玉泉山随时可归。"
杨戬与灵昭醒来后,看到了玉鼎真人留下的信,心中既有不舍,也为师父感到高兴。
"师父还是老样子,说走就走。"灵昭笑着摇了摇头,眼中却带着一丝留恋。
杨戬将信收好,沉声道:"师父一生醉心于道与文,能得此机缘修书,也是一件美事。我们不必打扰他。"
杨婵得知玉鼎真人不告而别,也有些失落,但很快便恢复了笑容:"玉鼎真人早就要修书,一直耽误着,如今我们应当为他高兴。
梅山老六一拍大腿,突然笑出声来,挤眉弄眼地打趣道:“二爷、嫂子,先别说这个了!您二位今儿个可是起得晚喽——太阳都快晒屁股了,连早饭都错过了,快弄点吃的垫垫肚子吧!”
他这话一出口,其余几个梅山兄弟立刻心领神会,纷纷跟着起哄。
“可不是嘛!”梅山老三咧嘴笑,“昨儿个喝到那么晚,估摸着二爷和嫂子是没歇好,这才起迟了!”
“要我说啊,该让厨房炖点滋补的汤,给二爷嫂子补补!”老五跟着凑趣,话里的调侃藏都藏不住。
杨婵坐在一旁,闻言脸颊微红,忍不住低头笑了。她自然听出了兄弟们话里的意思,却也不戳破,只转头看向杨戬和灵昭。
灵昭的耳根瞬间染上薄红,轻轻捶了杨戬一下,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昨儿个的温存还在心头萦绕,被兄弟们这么直白打趣,饶是她久经沙场,也难免有些羞涩。
正闹着,梅山老六忽然指着庭院方向,笑着喊了一声:“哎?你们瞧那石桌上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晨光里,院中央的青石桌上,静静摆着一只雕花梨木食盒。食盒古朴雅致,边角磨得温润,还泛着淡淡的木质清香,显然是被妥善收存了多年。
“这食盒……看着眼熟啊!”灵昭先反应过来,快步走了过去。
她打开那食盒,只见里面静静摆着一方硕大的月饼——比寻常圆盘还要大上一圈,表面刻着精致的缠枝莲纹,边缘泛着淡淡的灵气光泽,竟完好无损,正是八年前嫦娥仙子送来的新婚贺礼。
“这月饼居然还在!”
“好家伙!仙物就是不一样,八年了还这么鲜亮!”梅山老六大步凑过去,搓着手笑,“当年忙着出征,连闻都没好好闻,今儿个可得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