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鼎真人闻言,连忙接话岔开话题,生怕再聊回孙悟空的事:“对对对!杨婵本事不输你们,肯定没事!说不定是在华山遇上什么新奇景致,贪玩多留了几日呢!”
话音刚落,玉鼎突然想起什么,脸上的轻松瞬间褪去,眉头拧成了疙瘩,忧心忡忡地踱了两步。他怕天庭请不动杨戬,转头就去缠着三圣母杨婵!毕竟杨婵性子温和,可比这对夫妻好说话多了。
“徒弟,你得早做打算!万一懿旨请不动你们俩,去华山请你三妹怎么办啊?”玉鼎拽了拽杨戬的衣袖,急声道。
杨戬抬眼,神色淡然:“师父不必担心,三妹有宝莲灯护主,三界之内,鲜有敌手。”
“不一样!这孙悟空和旁人不一样啊!”玉鼎急得直跺脚,额角都冒了汗,“他为了取胜,什么手段都敢用!你那三妹柔弱善良,心肠一软,说不定就着了他的道了!”
这话出口,玉鼎才觉失言——他对孙悟空的了解,早已超出了“道听途说”的范畴。
杨戬眼底的淡然瞬间敛去,锐利的目光落在玉鼎脸上,捕捉到他一闪而过的慌乱。他心中疑窦丛生:师父为何对那猴子如此了解?但此刻,三妹的安危显然更牵动人心,他压下疑虑,沉声道:“不能大意。”
当即转头吩咐:“哮天犬、老六,即刻动身前往华山,务必将三妹安全接回杨府,不得有误!”
“是!”哮天犬和郭老六齐声应下,转身便急匆匆离去。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便有消息传回——天庭果然派了人去华山请杨婵,却扑了个空,只能悻悻返回。卷帘将此事上报天庭后,玉帝怒不可遏,却实在别无他法,眼下能降服孙悟空的,唯有杨戬。
最终,玉帝只能硬着头皮拟了一道圣旨,派卷帘送往杨府,命杨戬即刻前往天庭,收服妖猴孙悟空。
卷帘捧着明黄圣旨,再次踏入杨府大厅时,只见厅中棋盘依旧,只是对面换了人——方才灵昭下棋时突然一阵头晕目眩,指尖的白子险些跌落,只道自己是有些累了,杨戬见状连忙扶她到一旁歇息。
正巧杨婵刚被接回府,便顺势坐下,替了灵昭的位置。此刻杨戬执黑子稳坐如山,杨婵一身素衣,指尖拈着白子,眉眼间带着刚归府的轻浅笑意,两人你来我往,棋局胶着,竟是许久分不出胜负。
灵昭靠在一旁的软榻上,额角覆着一方微凉的帕子,脸色虽还有些浅白,却已比方才舒缓了些。
不知最近怎么了,灵昭常常觉得乏力,又不想让人觉得她孱弱,没有声张。
她手里摆弄着前几日送来的那道王母懿旨,明黄的绸缎被她翻来覆去地拉扯、比对,时不时还往哮天犬的脚上比划两下,显然是想把这华贵的懿旨改成一双鞋垫。
见卷帘进来,她也只是抬眼淡淡瞥了下,随手将懿旨搭在膝头,继续添水煮茶,全然没把这二次上门的天庭使者放在眼里。
玉鼎真人则缩在角落,一见卷帘就浑身发紧,生怕他又提孙悟空的事,连忙把头扭向棋盘,假装看得入神。
“圣旨到!二郎神杨戬、炎华元君灵昭接旨!”卷帘深吸一口气,高声唱喏,试图找回几分体面。
杨戬执棋的手未停,黑子落下,堵住白子去路,语气平淡:“何事?”
“玉帝有旨!”卷帘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妖猴孙悟空大闹天庭,偷吃金丹、搅乱蟠桃会,天兵天将捉拿未果,祸乱三界安宁。特召二郎神与炎华元君即刻领兵前往花果山,收服妖猴,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