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狼兔婚礼
沈文琅与高途的婚礼,自两家长辈敲定吉日起,便成了圈子里悄悄热议的焦点。高途本想着婚事从简,一家人围坐吃顿热饭,拍几张温馨的婚照便足够,可这想法刚说出口,就被沈钰和应钰联手否决——沈家娶人,哪能委屈了高途?若真只是简单聚餐,反倒显得沈家轻慢,必须大办一场,让所有人都看见沈家对高途的珍视。
筹备期仅有两个月,沈家人却卯足了劲,从婚服纹样到庭院布置,每一处细节都反复打磨。考虑到高途已怀有四个月身孕,裁缝特意将中式婚服的腰线放宽,选用柔软透气的云锦面料,既保留了传统形制的庄重,又不会勒到凸起的小腹。
婚礼当天,连老天都格外眷顾。清晨推开窗,金风裹挟着丹桂的甜香扑面而来,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缕薄云,正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好时节。沈文琅醒来时,习惯性地伸手去摸身边的人,却发现高途早已坐在梳妆镜前,由化妆师轻轻梳理长发。
以往沈文琅晨起总会孕吐,有时甚至会吐到头晕乏力,可今日竟格外顺畅。他从身后轻轻环住高途的腰,下巴抵在对方发顶轻笑:“看来乐乐也知道今天是重要日子,特意乖了一回。”高途望着镜中相视而笑的两人,指尖轻轻抚过婚服衣襟上的缠枝莲纹样——沈文琅的婚服是正红色,金线绣着腾飞的龙纹,袖口和下摆缀着暗纹云浪,衬得他肩宽腰窄,愈发英挺;而自己的婚服是淡粉色,绣着衔花的凤鸟,领口和袖口用银线勾勒出细巧的如意纹,少了几分张扬,多了几分温润。两件婚服摆在一起,龙与凤遥遥相对,恰好应了“龙凤呈祥”的好寓意。
上午九点,宾客陆续抵达婚礼现场——一座隐匿在城郊的古庭院。盛少游刚踏入朱红大门,便忍不住驻足惊叹:庭院入口处的两座汉白玉石狮,被擦拭得锃亮,狮爪下的绣球雕刻得栩栩如生;门上的铜制门钉在阳光下泛着暖光,每一颗都透着沉甸甸的庄重;从大门到喜棚,铺着足足五十米长的红地毯,地毯边缘缀着细碎的金箔,踩上去软而不陷,仿佛踏在铺满霞光的路上。
花咏站在盛少游身侧,将他眼中的惊艳悄悄记在心里。他不动声色地握住盛少游的手,指尖在对方掌心轻轻摩挲——等盛先生平安生下小花生,他也要筹备一场这样盛大的婚礼,让盛少游成为最受瞩目的新郎。
庭院深处,十盏两人高的大红灯笼沿廊檐悬挂,灯笼面上用金线绣着“囍”字和鸳鸯戏水图,风一吹,灯笼轻轻晃动,金线在阳光下流转,像是活过来一般。喜棚以雕花木架搭建,棚顶覆盖着双层红绸,外层红绸垂落至地面,内层红绸则剪成飘逸的云纹形状,棚柱上缠绕着金红相间的丝带,丝带末端系着小小的铜铃,风过时,铃音清脆,与远处传来的古筝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悦耳。
喜棚下,数十张八仙桌整齐排列,每张桌子上都铺着绣有“百年好合”字样的红布,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与水果:蜜饯金橘象征“吉祥如意”,糖蒸酥酪寓意“甜甜蜜蜜”,还有切成莲花状的苹果,取“平安喜乐”之意。桌角还放着一小坛桂花酒,酒坛上贴着大红的“囍”字,坛口封着油纸,隐隐能闻到醇厚的酒香。
庭院中央的舞台更是精心布置过的。舞台背景是一幅巨大的刺绣屏风,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金龙鳞爪分明,昂首向上,凤鸟羽翼斑斓,尾羽舒展,二者围绕着中间的祥云,仿佛要从屏风上腾飞而出。舞台两侧立着四根红漆木柱,柱子上挂着书法家手书的对联,上联是“沈高联姻,佳偶天成”,下联是“琴瑟和鸣,永结同心”,墨色浓艳,笔力遒劲,透着满满的文化韵味。
宾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低声赞叹不绝。有位穿着旗袍的女士轻抚着桌布上的刺绣,笑着对身边人说:“沈家这婚礼办得太用心了,连桌布的针脚都这么细,比我当年参加的皇家主题婚礼还要精致。”旁边的男士点头附和:“你看那舞台上的屏风,听说光是刺绣就花了一个月,这才是真正的中式浪漫啊。”
上午十一点,吉时将至。司仪身着藏青色长袍,头戴黑色儒冠,手持一卷红色礼书,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舞台。他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庭院:“诸位来宾,今日天朗气清,丹桂飘香,乃沈府公子沈文琅与高府公子高途喜结连理之日。承蒙各位拨冗前来,共同见证此桩美事,老夫在此先行谢过!”
话音刚落,古筝声骤然转急,伴随着清脆的编钟声响,沈文琅牵着高途的手,缓缓踏上红地毯。沈文琅刻意放慢了脚步,掌心轻轻包裹着高途的手,时不时侧头叮嘱:“慢些走,别着急。”高途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沈文琅的侧脸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将他的睫毛映出淡淡的金边,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凌厉的眼睛,此刻满是温柔,像是盛满了星光。
宾客们纷纷起身鼓掌,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盛少游站在人群中,举起相机定格下这一幕,花咏则悄悄递过一杯温水,低声说:“别站太久,累了就去旁边坐着歇会儿。”高途的妹妹高晴坐在主位上,看着哥哥高途一步步走向幸福,眼眶微微泛红,高晴悄悄拿出手帕擦了擦眼角,应翼察觉到了高晴的情绪,应翼则用力握住她的手,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待新人走到舞台中央站定,司仪开始主持仪式。“首先,行三书六礼之仪!”随着司仪的话音,两位侍者端着托盘走上舞台,托盘上分别放着聘书、礼书与迎书。司仪拿起聘书,高声宣读:“维大乾元年,岁次九月,沈氏文琅,慕高氏途之贤,托媒妁以求亲,愿以绸缎百匹、珠宝十箱、良田千亩为聘,聘娶高氏途为夫,永结秦晋之好。”
宣读完毕,沈文琅接过聘书,双手递到高途面前,眼底满是认真:“高先生,往后余生,我定不负你。”高途接过聘书,指尖轻轻摩挲着泛黄的纸页,轻声回应:“沈先生,我亦然。”随后,两人又依次完成了礼书(列明婚礼流程与礼品清单)与迎书(确认迎亲事宜)的交接,每一个动作都庄重而虔诚,仿佛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约定。
接下来是沃盥之礼。侍者端来铜盆,盆中盛着温水,水面漂浮着几片新鲜的桂花瓣。沈文琅先拿起绢帕,蘸了温水,仔细为高途擦拭双手,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易碎的珍宝;随后高途也拿起绢帕,为沈文琅净手。温水顺着指缝滑落,带着桂花香的气息萦绕在两人之间,司仪的声音适时响起:“沃盥净手,以示洁净;同心相待,不染尘埃。愿二位新人此后洗手作羹汤,白首不相离。”
沃盥之礼结束后,便是同牢合卺。侍者端上一只青铜鼎,鼎中盛放着炖得软烂的猪肉,旁边放着两只用葫芦剖开制成的卺杯,杯中盛着桂花酒。沈文琅用玉筷夹起一块肉,递到高途嘴边,高途轻轻咬下,嘴角沾了些许汤汁,沈文琅伸手替他擦去,动作自然又亲昵;随后高途也夹起一块肉,喂给沈文琅。两人同食一鼎之肉,象征着从此要同甘共苦,不分彼此。
接着,他们拿起卺杯,手臂相绕,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桂花酒的醇厚与甘甜在口中散开,带着丝丝暖意顺着喉咙滑入心底。司仪高声道:“同牢而食,合卺而饮;夫妻一体,生死不离!”台下宾客纷纷鼓掌,有人举起酒杯,跟着一同饮尽杯中酒,仿佛在分享这份甜蜜与喜悦。
随后便是三拜之礼。“一拜天地!”沈文琅与高途并肩而立,对着庭院中的天地深深鞠躬——感谢天地滋养万物,也祈求天地见证这份爱情。“二拜高堂!”两人转身,对着主位上的父母鞠躬,沈父沈母与高父高母眼中满是欣慰,纷纷点头回应。“夫妻对拜!”两人相对而立,微微弯腰,目光在空气中交汇,彼此眼中都映着对方的身影,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彼此。
三拜礼毕,司仪从侍者手中接过一份卷轴式的婚书,展开时,红色的丝绸底面上,金色的字迹熠熠生辉。“接下来,宣读婚书!”司仪的声音带着几分庄重:“维大乾元年,岁次九月,朔日辛亥,沈氏文琅与高氏途,谨订终身之盟,永结秦晋之好。沈君文琅,俊朗谦和,才华卓绝,心怀丘壑;高君途,温润如玉,品性纯良,志存高远。二人相识相知,情深意笃,愿结为夫妇,此后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疾病安康,皆当同心同德,互敬互爱,不离不弃,相守一生。此誓,天地为证,日月可鉴,山河为盟,永不相负。沈文琅、高途亲笔。”
婚书宣读完毕,沈文琅与高途接过毛笔,在婚书末尾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又盖上各自的私印。红色的印泥落在金色的字迹旁,像是两颗紧紧相依的心。司仪将婚书高高举起,高声宣布:“婚书为证,良缘永固!吉时已到,礼成——”
“礼成!”台下宾客齐声附和,掌声与欢呼声瞬间响彻庭院。彩色的花瓣从空中缓缓洒落,红的、粉的、金的,像是一场浪漫的花雨,落在新人的肩头与发间。沈文琅伸手将高途揽入怀中,在他耳边轻声说:“高先生,余生请多指教。”高途靠在他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笑着回应:“沈先生,彼此彼此。”
仪式结束后,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庭院东侧的空地上,舞狮队早已整装待发。随着锣鼓声响起,两只色彩鲜艳的狮子跃入场中——一只红狮,一只黄狮,狮头缀着金色的绒球,狮身披着流苏。红狮率先跃起,前爪搭在木桩上,仰头发出一声“嗷呜”的低吼,随后黄狮也跟着跳跃,两只狮子时而追逐嬉戏,时而直立起身,做出“采青”的动作。当红狮将悬挂在高处的青菜咬下,抛向人群时,宾客们纷纷伸手去接,抢到青菜的人笑得合不拢嘴——“采青”寓意着“招财纳福”,谁抢到谁就能沾到新人的喜气。
舞狮表演结束后,一群身着汉服的舞者缓缓入场。她们穿着水绿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荷花纹,手中握着粉色的丝带。随着古筝曲《凤求凰》响起,舞者们翩翩起舞,丝带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而缠绕,时而舒展,仿佛一群灵动的蝴蝶。高途看得入了迷,指尖轻轻跟着节奏敲击桌面,沈文琅握住他的手,低声问:“喜欢吗?”高途点头:“嗯,比上次在剧院看的舞剧还要美。”
舞者退场后,戏曲表演紧接着开始。台上的演员穿着华丽的戏服,唱的是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片段。旦角的唱腔婉转悠扬,生角的唱腔醇厚有力,两人配合默契,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的长辈们听得格外入迷,有的甚至跟着轻轻哼唱,年轻人们虽然对戏曲不甚了解,却也被演员们的表演打动,不时鼓掌叫好。
与此同时,庭院西侧的美食区也热闹非凡。长桌上摆满了各式中式美食,热气腾腾的红烧肉泛着油光,金黄酥脆的炸春卷散发着香气,还有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软糯香甜的桂花糕、酸甜可口的糖葫芦……每一道菜都有着美好的寓意:红烧肉象征“红红火火”,炸春卷寓意“吉祥如意”,水晶虾饺代表“团团圆圆”。
侍者们穿着统一的青色长衫,端着托盘穿梭在宾客之间,及时为大家添酒添菜。盛少游拿着一串糖葫芦,咬下一颗,酸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他笑着对花咏说:“这个糖葫芦比小时候吃的还要甜。”花咏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他:“慢点吃,别噎着,还有很多呢。”
除了美食区,庭院角落还设置了互动游戏区。猜灯谜的灯笼挂在绳子上,每盏灯笼下面都贴着一张写有灯谜的纸条,猜对的宾客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绣着“囍”字的手帕或小巧的香囊。投壶区则摆着几只铜壶,宾客们站在指定位置,将箭矢投入壶中,投中数量最多的人可以获得一只玉制的小摆件。
沈文琅拉着高途来到猜灯谜区,高途看着一张纸条上的灯谜“举头望明月(打一地名)”,思索片刻后笑着说:“是仰光吧?”一旁的工作人员笑着点头,递给他一只绣着鸳鸯的香囊。沈文琅拿起香囊,仔细系在高途的腰间:“这个香囊刚好配你的婚服。”高途低头看着腰间的香囊,嘴角忍不住上扬。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庭院中的灯笼被一一点亮,暖黄的灯光透过灯笼纸洒出来,将整个庭院笼罩在一片温馨的光晕中。晚上八点,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先是一朵巨大的红色牡丹,紧接着是金色的菊花、粉色的桃花,最后是一串“囍”字形状的烟花,在夜空中停留了足足十几秒。
宾客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仰望夜空,手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像是散落的星星。沈文琅牵着高途的手,站在庭院中央,看着夜空中绚烂的烟花,轻声说:“高先生,谢谢你愿意嫁给我。”高途靠在他肩上,轻声回应:“沈先生,也谢谢你愿意娶我。”
烟花落幕时,司仪再次走上舞台,拿起麦克风笑着说:“今夜良辰美景,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沈文琅先生与高途先生新婚快乐,永浴爱河!”宾客们纷纷举起酒杯,高声说着“干杯”,清脆的碰杯声在庭院中回荡。
婚礼直到晚上十点才渐渐散场。沈文琅小心翼翼地扶着高途坐上轿车,生怕他累着。回到别墅后,沈文琅先将高途扶到卧室的沙发上,然后转身去衣帽间拿出舒适的睡衣。高途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笑着说:“婚礼办了十几个小时,你不累吗?”沈文琅走过来,蹲在他面前,轻轻握住他的手:“只要你不累,我就不累。”
高途伸手抚摸着沈文琅的脸颊,轻声说:“今天乐乐很乖,没有闹我。等孩子出生,我身体恢复好,再给你补一场洞房花烛夜。你快去洗澡吧,文琅哥哥。”沈文琅听到“文琅哥哥”这四个字,心中一暖,他起身抱起高途,轻轻放在床上,在他额头印下一个温柔的吻:“好,你先躺一会儿,别等我,困了就睡。”
沈文琅洗完澡出来时,发现卧室的灯光已经调暗,高途侧躺在床上,左手放在枕头上,右手轻轻搭在自己的腹部,呼吸均匀——想来是和腹中的孩子说了会儿话,累得睡着了。沈文琅轻手轻脚地关掉台灯,小心翼翼地躺在高途身边,将他轻轻搂入怀中,下巴抵在他的发顶,感受着怀中温热的身躯与平稳的呼吸,心中满是踏实与幸福。
这场盛大的中式婚礼,不仅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沈家对高途的重视,更让沈文琅与高途的感情有了最庄重的见证。从此,他们不仅是彼此的爱人,更是受法律保护的夫夫,将携手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而那些关于婚礼的美好回忆——金风、丹桂、红绸、烟花,还有宾客们的祝福与笑容,都将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永远温暖着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