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专业教室】
林暖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诗,更是时间的见证。
杨阳记得你上次说想找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原始手稿影印本,我托人在资料室找到了。
林暖太好了!你经管院的课业这么重,还帮我找这个...
杨阳看你为这个愁了好几天。
【校园小路】
林暖刚才听教授夸你关于"资源诅咒"的见解很有深度
杨阳我觉得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命运,这不是课本上的理论,是历史的教训。
杨阳我也听过教授说你的设计里有一种难得的温度。不只是冷冰冰的线条,而是有对人和历史的关怀。
林暖其实是因为总听你讲经济学里的"人性假设",让我开始思考建筑里"人的温度"。
杨阳所以我们现在是...在互相渗透?
【 图书馆】
杨阳这本《西方经济学概论》给你。听说你提交了经管二学位申请?
林暖听说你也填了建筑学院的二学位表格?
杨阳嗯。想更懂你笔下的线条,为何能拥有温度。
林暖给你的。经济学的供给曲线,用建筑模型表现出来是不是很特别?
杨阳这条曲线...是你用椴木条一点点弯出来的?
林暖就像你帮我理解经济学,现在我也想帮你看见建筑的美。
【银杏大道】
杨阳我们就像在编织一张网。你编织空间的网,用建筑塑造生活的容器;我编织经济的网,构建支撑社会的脉络。
林暖现在,我们也在学习编织对方的那张网了。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建筑就如同无根之木;而没有空间的诗意,经济发展也失去了温度的容器。
杨阳你看,这是我用建筑空间序列的方法整理的经济学笔记。
林暖这种"空间化"的思维方式,让经济学概念变得好理解多了。
杨阳这是跟你学的。记得你说过,好的建筑要让人自然地知道该怎么走。
【荷塘边】
林暖你的二学位论文,选题定好了吗?
杨阳《经济理性与建筑情感:现代化进程中的双重叙事》。你呢?
林暖《空间的成本与价值:论历史建筑保护的经济学逻辑》。#杨阳,谢谢你让我看到,理性的数字背后,也关乎文明的存续。
杨阳也谢谢你让我明白,坚固的建筑里,都住着不肯老去的灵魂。
林暖有时候觉得好奇妙。我们在两条极不相同的轨道上...
杨阳但现在,我们在建造同一座桥梁。你在桥这边,我在桥那边,却能看到同样的风景。
【专业教室 】
林暖这个现金流模型,我还是...
杨阳看这里,折旧年限的设置会直接影响项目评估。
杨阳这个设计模型的功能分区?
林暖这样,是不是更清晰了?
林暖其实我最近在做一个尝试:把你讲的经济周期理论,用在分析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演变上。
杨阳这个角度很有意思!要不要合作写篇论文?建筑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
林暖好啊,就像现在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图书馆 】
杨阳有时候觉得,我们像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各自跋涉。
林暖但在最深的黑夜里,我们却能准确地递给对方最需要的那盏灯。
【 专业教室】
林暖你看,我们这两个学位,就像榫卯结构。
杨阳你是说...
林暖你的经济学论文里用了建筑的空间分析法,我的建筑论文里融入了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模型。我们不知不觉,已经在彼此的专业里留下了印记。
杨阳不只是专业。这些日子以来,我的思维方式、我看待世界的角度,都因为有你而变得不同。
林暖哈哈,我也是啊。
杨阳若你被我故事里的人生感悟所触动,不妨点开我的其他小说,每一篇都有我对生活的观察与沉淀,盼能与你再遇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