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京城的城门上。
谢孤鸿一身银甲,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是旌旗招展的凯旋大军,甲胄上的血迹虽已凝结,却仍透着沙场的凛冽。
江梨初站在城门下的人群中,素色襦裙外罩了件淡紫披风,远远望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眼眶瞬间发热。待谢孤鸿的马走到近前,她快步上前,伸手轻轻拂过他盔甲上的尘土:“谢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谢孤鸿翻身下马,不顾身上的征尘,一把将她揽进怀里,声音带着未散的沙哑:“让你担心了。”他低头看向她,见她眼底的青黑,便知这几个月她定是没睡好,心头一阵心疼。
周围的百姓爆发出欢呼声,纷纷围上来送上自家的瓜果点心,连朝中官员也上前道贺。谢孤鸿一一应着,目光却始终没离开江梨初,直到圣上派来的太监传旨,让他即刻进宫面圣,才依依不舍地松开她。
“我很快就回来。”他捏了捏她的手,转身跟着太监入宫。
江梨初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宫墙后,才带着青禾回府。刚进府门,管家就迎上来,递上一封密信:“夫人,这是方才有人悄悄放在府门口的,上面没写署名。”
江梨初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信上写着——“圣上忌惮九千岁兵权,此次召他入宫,恐有试探之意,需多加小心。”
她将密信揉成一团,指尖微微泛白。她早知道圣上对谢孤鸿的兵权心存忌惮,只是没想到,刚打了胜仗,圣上就迫不及待地要试探。
而此时的金銮殿内,圣上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谢孤鸿,语气带着笑意:“孤鸿,此次你大败北狄,平定边境,立下大功,想要什么赏赐?金银珠宝,还是良田美宅?”
谢孤鸿躬身行礼,语气平静:“臣身为朝廷将领,守护边境是分内之事,不敢求赏。只求陛下能善待百姓,让边境不再有战乱。”
圣上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笑意:“你倒是清心寡欲。不过,有功必赏,朕已经决定,封你为镇国大将军,统领京畿兵权,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谢孤鸿心中一凛——京畿兵权向来由圣上直接掌控,如今圣上突然将这兵权交给自己,看似是赏赐,实则是更深的试探。他若接下,便是手握重兵,更容易引起圣上猜忌;若不接,又会被说成是抗旨不遵。
他略一沉吟,道:“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只是京畿兵权事关重大,臣刚从边境回来,身心俱疲,恐难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另择贤能,臣愿继续镇守边境,为陛下分忧。”
圣上看着他,眼神深邃:“你倒是谨慎。也罢,既然你不愿,朕也不勉强。你刚回来,先回府休整几日,后续之事,咱们再议。”
谢孤鸿躬身告退,走出金銮殿时,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他知道,圣上的猜忌并未消除,往后的日子,怕是更加步步惊心。
回到府中,谢孤鸿将宫中的事告诉了江梨初。江梨初听后,眉头微蹙:“圣上这是在试探你,既想让你手握兵权,又怕你功高震主。往后你在朝中行事,可得更加小心。”
“我知道。”谢孤鸿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疲惫,“这次在边境,虽然打了胜仗,却也看清了不少事。北狄虽退,但王尚书还在逃,废太子也不知去向,朝中还有不少人对我心存不满,咱们往后的路,还很长。”
江梨初靠在他怀里,轻声道:“不管路有多难,咱们都一起走。对了,今日有人给府里送了封密信,提醒咱们圣上可能会试探你,你觉得会是谁送的?”
谢孤鸿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密信?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没有,只有一张纸条,上面的字迹很潦草,像是故意掩饰过。”江梨初摇头,“不过能知道圣上的心思,还愿意提醒咱们的,想必是朝中对咱们没有恶意的人。”
谢孤鸿点头:“不管是谁,这份提醒咱们得记着。往后府里的戒备还要加强,尤其是对陌生人送来的东西,一定要仔细检查。”
正说着,青禾端着刚炖好的鸡汤进来:“大人,夫人,快尝尝这鸡汤,炖了一下午呢,补补身子。”
江梨初接过鸡汤,舀了一勺喂给谢孤鸿:“你在边境肯定没好好吃饭,多喝点。”
谢孤鸿张嘴吃下,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心里渐渐暖了起来。不管朝堂上有多少明枪暗箭,只要回到府中,有江梨初在身边,他就能感受到片刻的安稳。
几日后,圣上再次召谢孤鸿入宫,商议处置废太子和王尚书余党的事。朝堂上,有官员提议加重刑罚,以儆效尤;也有官员提议从轻发落,以显圣上仁慈。
谢孤鸿站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话。直到圣上问他的意见,他才道:“陛下,废太子虽有错,但毕竟是皇室血脉,若是重罚,恐会引起百姓议论;王尚书的余党,若是真心悔改,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镇守边境。这样既显陛下仁慈,又能为朝廷效力,一举两得。”
圣上看着他,眼底闪过一丝赞赏:“你说得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废太子继续禁足东宫,严加看管;王尚书的余党,发配边境,戴罪立功。”
散朝后,谢孤鸿刚走出大殿,就见吏部尚书张大人走上前来,低声道:“九千岁,今日在朝堂上,多谢你为老夫说话。”
谢孤鸿愣了愣——张大人之前与太子外祖父有些往来,此次本也在被追责之列,方才他提议从轻发落,也是变相救了张大人。
“张大人客气了,我只是就事论事。”谢孤鸿淡淡道。
张大人却叹了口气:“不瞒九千岁,几日前给府里送密信的,是老夫。老夫知道圣上对九千岁心存忌惮,怕你吃亏,所以才悄悄提醒你。”
谢孤鸿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原来如此,多谢张大人提醒。”
“举手之劳罢了。”张大人道,“如今朝中局势复杂,老夫虽不才,却也不愿看到朝廷陷入内乱。往后若是九千岁有需要,老夫定当尽力相助。”
谢孤鸿点头致谢,看着张大人离去的背影,心里明白——朝中并非所有人都对他心存恶意,只要他行事得当,总能找到盟友。
回到府中,谢孤鸿将遇到张大人的事告诉了江梨初。江梨初笑着道:“这倒是个意外之喜。有张大人相助,咱们往后在朝中行事,也能多些助力。”
“嗯。”谢孤鸿点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不过,咱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最重要的,还是咱们自己小心,守护好彼此,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江梨初靠在他怀里,用力点头。她知道,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但圣上的猜忌、潜藏的余党、未找到的废太子和王尚书,都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但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就能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中,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