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林渊起了个大早。
今天是钓友聚会的日子,老韩让他九点到老王家的院子。
老王是老韩的老朋友,退休前是个中学教师,住在城南的老小区,家里有个不小的院子,经常作为钓友们聚会的地方。
林渊按照老韩给的地址,骑车来到城南。
这是个建于八十年代的老小区,楼房不高,都是六层的筒子楼,外墙斑驳,爬满了爬山虎。
院子里种着几棵梧桐树,树下停着几辆旧自行车,几个老人坐在树荫下下棋。
林渊找到三号楼,爬上二楼,敲门。
开门的是个戴眼镜的老头,六十多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你就是小林吧?"老头笑道,"老韩说你会来,快进来。"
"您是王老师?"
"对,叫我老王就行。"老王侧身让他进门,"其他人都到了,就等你了。"
林渊走进去,发现屋里已经坐了五六个人。
老韩坐在沙发上,旁边是几个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在抽烟聊天,茶几上摆着瓜子花生和茶杯。
"来了?"老韩看到林渊,招招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林渊走过去,有些拘谨。
"这位是老张,退休前是电厂的。"老韩指着一个壮实的老头说。
"小林好。"老张笑呵呵地站起来握手。
"这位是老刘,原来是开药店的。"
"你好你好。"老刘也站起来,是个瘦高个,笑起来露出两颗金牙。
"这位是老孙,退休前是邮局的。"
"年轻人好啊。"老孙和蔼地说,他看起来最年长,起码七十多了。
"这位就是老王了,我们的东道主。"老韩最后介绍道。
"都坐都坐,别客气。"老王招呼大家,"小林是老韩的徒弟,以后就是咱们钓友圈的一员了,大家多关照。"
"哪里的话,应该是我向各位老师学习。"林渊连忙说。
"哈哈,这小伙子会说话。"老张笑道,"不错不错,比老韩当年强。"
"去你的。"老韩骂了一句,大家都笑起来。
气氛很快轻松了下来。
林渊坐在老韩旁边,听几位老人聊天。
他们聊的都是钓鱼的事,从装备到技术,从鱼情到钓点,每个人都有一肚子故事。
老张喜欢钓大鱼,专门研究海竿和抛竿,钓过二十多斤的大鲤鱼。
老刘喜欢钓鲫鱼,用的是台钓法,技术很精细,能钓指头大小的小鲫鱼。
老孙年纪大了,不喜欢折腾,就在家附近的小河钓,图个清静。
老王则什么都钓,但最喜欢钓草鱼,说草鱼力气大,遛起来有感觉。
"小林,你现在主要钓什么?"老王问。
"我还在学习阶段,鲫鱼钓得多一些。"林渊老实地说。
"嗯,鲫鱼是基础,把鲫鱼钓好了,其他鱼也就不难了。"老王说。
"对,我当年也是从鲫鱼开始的。"老张附和道。
"你们知道吗,城北水库最近出了条大家伙。"老刘突然压低声音说。
"什么大家伙?"老张来了兴趣。
"大青鱼。"老刘神秘兮兮地说,"听说有人看到了,起码四五十斤,在水库深水区游。"
"真的假的?"
"我也是听说的,不过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应该不假。"老刘说,"听说有人专门去守,想钓那条鱼,但一直没成功。"
"城北水库啊......"老韩沉吟道,"那里水深,确实可能有大鱼。不过青鱼不好钓,警觉性高,而且力气大,一般的竿子根本拉不住。"
"所以才有挑战性嘛。"老刘说,"我琢磨着找个时间去试试。"
"算了吧,你那小胳膊小腿的,遇到大青鱼还不得被拖下水?"老张嘲笑道。
"去你的,我好歹也钓过十几斤的鲤鱼。"
"鲤鱼和青鱼能一样吗?青鱼的力道比鲤鱼大多了。"
几个人争论起来,气氛很热闹。
林渊在旁边听着,觉得很有意思。
这些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对钓鱼的热情一点不减,一聊起鱼就两眼放光,跟年轻人没什么区别。
"对了,陈老最近怎么样?"老孙突然问。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没说话。
"怎么了?"林渊疑惑地看着老韩。
老韩犹豫了一下,说:"陈老是我们圈子里的一位前辈,钓鱼的技术很高,但最近几年很少见到他了。"
"为什么?"
"他......身体不太好。"老韩叹了口气,"而且性格孤僻,不爱跟人交往,经常一个人去偏远的地方钓鱼。"
"我上个月在西山水库见过他一次。"老孙说,"还是老样子,一个人坐在湖边,用传统钓法,很专注。我过去打招呼,他只是点点头,没说话。"
"陈老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老王说,"那时候他是我们这里钓鱼技术最好的,什么鱼都能钓,而且人很热情,经常教别人。"
"后来怎么了?"林渊好奇地问。
几个老人又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老韩缓缓说道:"陈老以前有个儿子,也喜欢钓鱼,父子俩经常一起去。但十几年前,他儿子出了意外,在水库边失足落水,淹死了。从那以后,陈老就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跟人交流。"
林渊心里一震。
他没想到背后有这样的故事。
"陈老还钓鱼吗?"林渊轻声问。
"钓,一直在钓。"老韩说,"而且钓得比以前更多了,有时候一钓就是一整天,从天亮到天黑。有人说他是借钓鱼来怀念儿子,也有人说他是想通过钓鱼来忘记痛苦。"
"他现在多大年纪了?"
"七十多了吧。"老王说,"身体不太好,有心脏病,但还是坚持钓鱼。我们劝过他很多次,让他别一个人去偏远的地方,万一出事没人照应,但他不听。"
"他一直一个人?"
"嗯,老伴几年前也去世了。"老孙叹气道,"现在就他一个人,住在城西的老房子里,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就是去钓鱼。"
屋里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重。
林渊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听着。
"算了,不说这些了。"老张打破沉默,"咱们今天是聚会,说点高兴的。对了,下个月咱们是不是该组织一次集体钓鱼活动?"
"对对对,该组织一次了。"老刘赶紧附和,"上次是半年前了吧?"
"去哪儿钓?"
"我看城北水库不错,那里最近鱼情好。"
"行,那就城北水库。小林,你也一起去。"
"好的!"林渊高兴地答应。
气氛又活跃起来,几个人开始商量集体钓鱼的细节。
聚会一直持续到中午。
老王的老伴准备了一桌午饭,几个老人边吃边聊,气氛很融洽。
林渊跟着老韩离开老王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老韩,陈老现在在哪里?"林渊忍不住问。
"怎么,你想去见他?"老韩看着他。
"我想去看看,如果可以的话。"林渊说,"我想学学传统钓法。"
老韩沉默了一会儿,说:"陈老的传统钓法确实很厉害,尤其是七星漂钓法,那是真正的功夫。不过他现在不太爱见人,你去了他不一定会教你。"
"我知道,但我还是想试试。"林渊坚持道,"就算他不教,我也想见见他,向他学习一下。"
老韩看着林渊认真的样子,点了点头:"行,我告诉你他常去的地方。不过你去了之后别太打扰他,如果他不愿意说话,你就在旁边看着,别问太多。"
"我明白。"
"他最近常去西山水库,那里偏僻,人少。你从城西坐12路公交,坐到终点站,再往西走两公里,就能看到水库。"老韩说,"他一般早上去,下午四五点才回来。"
"好,我记住了。"
"还有,如果你见到他,替我问个好。"老韩说,"就说老韩让你来的,他应该会给我面子。"
"嗯,我会的。"
两人在路口分开。
林渊骑车往家走,脑子里想着陈老的事。
一个用钓鱼来怀念儿子的老人,一个技术高超但性格孤僻的钓鱼前辈,一个坚持用传统钓法的老人......
林渊突然很想见见他,想看看他是怎么钓鱼的,想了解他的故事。
第二天早上,林渊起了个大早,收拾好装备,坐上12路公交车。
车子摇摇晃晃地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终点站。
这里已经是城西的边缘地带,周围都是农田和小山丘,很少有建筑物。
林渊下车,按照老韩的指示,沿着一条土路往西走。
路两边是玉米地,已经收割完了,留下一片片枯黄的秸秆。
走了大概二十分钟,林渊看到远处有一片水面,在阳光下闪着光。
西山水库到了。
这是一个不大的水库,周长大概两三公里,四周都是荒地和小山,很少有人来。
林渊走到水库边,环顾四周,寻找陈老的身影。
水库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水面的声音。
他沿着岸边走,一边走一边观察。
走了大概十分钟,在水库北边的一个小山坡下,他看到了一个老人的背影。
老人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面对着水面,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一动不动。
林渊的心跳加快了。
他放轻脚步,慢慢走过去。
走到离老人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他停了下来,不想打扰对方。
他仔细观察着老人。
老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戴着一顶草帽,背影很瘦,但坐得很直,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他面前的竹竿很长,起码七八米,竿身笔直,竿稍微微弯曲。
水面上漂浮着几颗红白相间的浮漂,排成一排,在水面上轻轻晃动。
七星漂!
林渊认出来了,这就是传统的七星漂钓法。
他在书上看到过介绍,但这是第一次亲眼看到。
七星漂是一种古老的钓法,用七颗小浮漂代替立漂,排成一排漂浮在水面上,通过观察浮漂的升降变化来判断鱼讯。
这种钓法对观察力和经验的要求很高,不像现在流行的台钓那么精细,但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
林渊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
老人一动不动,就像一座雕塑,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
老人始终保持着同样的姿势,专注地盯着水面。
林渊也不敢动,生怕打扰到他。
突然,水面上的浮漂动了。
几颗浮漂同时向下一沉,然后斜着往旁边移动。
老人的手动了。
他稳稳地提起竹竿,动作很轻,但很有力。
竹竿瞬间弯成一个弧度。
中鱼了!
老人站起来,双手握着竹竿,保持弧度,慢慢往岸边带。
鱼在水里挣扎,拽着竹竿左右摇摆。
但老人的动作很稳,他不急不躁,一点一点地收线,遛鱼。
过了大概两分钟,一条鱼被提出水面。
是条鲫鱼,不小,起码半斤。
老人把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鱼篓,然后重新挂饵,抛竿。
整个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林渊看得入迷。
这就是高手的风范,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种从容和自信。
他等老人重新坐下,才轻轻走过去。
"陈老?"他试探着叫了一声。
老人回过头。
林渊第一次看清了他的脸。
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皮肤黝黑,布满皱纹,但眼神很清澈,透着一种深邃的光芒。
"你是?"老人的声音很平静。
"我叫林渊,是老韩介绍来的。"林渊说,"老韩让我向您问好。"
"老韩啊......"老人点点头,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他还好吗?"
"挺好的,就是经常提起您,说您的钓技很厉害。"
"都是过去的事了。"老人淡淡地说,"你来这里干什么?"
"我想学习传统钓法,老韩说您是这方面的高手,所以想来向您请教。"林渊老实地说。
老人看了他一眼,没说话,转回头继续看水面。
林渊不知道该怎么办,站在原地有些尴尬。
过了一会儿,老人突然说:"你可以在旁边看,但别说话,别打扰我。"
"好的,谢谢您!"林渊高兴地说。
他在离老人五六米的地方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开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