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林渊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
他睁开眼睛,关掉闹钟,在床上躺了几秒钟,然后翻身起床。
今天,是省赛决赛的日子。
他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天还没有完全亮,天边只有一抹淡淡的鱼肚白。
城市还在沉睡中,街道上空荡荡的,只有几盏路灯在黑暗中闪烁。
林渊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清晨的宁静。
他的心,很平静。
没有紧张,没有焦虑,只有一种淡淡的期待。
洗漱完毕,他换上比赛服装,走出房间。
阿豹已经在酒店大堂等着了,手里拎着两杯豆浆和几个包子。
"渊哥,早餐。"阿豹把豆浆和包子递过来。
"谢谢。"林渊接过豆浆,喝了一口。
温热的豆浆顺着喉咙滑下去,暖暖的,很舒服。
"渊哥,紧张吗?"阿豹问。
"不紧张。"林渊说,"该准备的都准备了,现在只需要正常发挥就好。"
"那就好。"阿豹松了一口气,"我还担心你会紧张呢。"
两人边吃边往停车场走。
五点半,车子驶出酒店,往决赛地点驶去。
这次决赛的地点,不是在碧波湖,而是在省内最大的水库——青龙水库。
青龙水库位于城市西北方向,距离市区大概八十公里,是省内最大的淡水水库,水域面积超过三十平方公里。
水库里的鱼种很丰富,有鲤鱼、草鱼、鲢鱼、青鱼、鲫鱼等等,而且个体都很大,是钓鱼爱好者心目中的天堂。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窗外的景色快速后退。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东方的天空出现了一抹橙红色的霞光。
林渊靠在副驾驶座上,闭目养神。
脑海里,回想着昨晚研究的青龙水库资料。
青龙水库是典型的山区水库,水深平均在十五米左右,最深处超过三十米。
水底地形复杂,有石块、树枝、水草,这些都是鱼儿喜欢藏身的地方。
水库里的鱼,因为水域面积大,食物充足,所以个体都很大,但也更警觉,更难钓。
这次决赛,组委会规定,比赛时间是三个小时,从上午八点到十一点。
每个选手只能在指定的钓位钓鱼,不得更换钓位。
最终成绩,按照三个小时内钓获鱼的总重量计算,重量最高者获胜。
林渊心里默默计算着。
三个小时,一百八十分钟。
平均每十分钟钓一条鱼,可以钓十八条。
如果每条鱼平均一斤,那就是十八斤。
但这是理想状态。
实际比赛中,鱼情、天气、钓位,都会影响成绩。
他不能掉以轻心。
七点整,车子驶进青龙水库的大门。
入口处,已经聚集了不少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
林渊下了车,看着眼前的水库。
水面很宽,一眼望不到边。
远处的山峦倒映在水中,与天空连成一片,美得像一幅画。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一层层涟漪,波光粼粼。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水汽,混合着泥土和水草的气息,让人感觉很舒服。
"渊哥,这个水库好大啊!"阿豹感叹道。
"嗯。"林渊点了点头,"确实很大。"
他环顾四周,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
张鹏、李明、王涛,这些在预赛和复赛中表现出色的选手,都来了。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表情。
毕竟,这是决赛。
只有前三名,才能晋级全国大赛。
每个人都想抓住这个机会。
"各位选手请注意。"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请到签到处签到,然后领取钓位号。"
林渊和阿豹走到签到处,报上名字,工作人员递过来一个号码牌。
"林渊,A12号钓位。"
林渊接过号码牌,看了一眼。
A12号钓位,在水库的东岸。
"渊哥,我帮你去看看钓位。"阿豹说。
"一起去。"林渊说。
两人拎着装备,沿着水库的岸边往东岸走。
沿途,他们看到不少选手已经到达自己的钓位,开始布置装备。
有的在打窝,有的在调试鱼竿,有的在混合饵料。
每个人都很专注,没有人闲聊。
十分钟后,林渊和阿豹到达了A12号钓位。
这是一个凸出到水中的小半岛,三面环水,视野开阔。
钓位前方的水深大概有十米左右,水底隐约可以看到一些石块和水草。
"这个钓位不错。"阿豹说,"地形好,水深也合适。"
林渊点了点头,走到钓位边缘,蹲下来观察水面。
水质很清,能见度大概有两米左右。
他能看到水下的石块上,长着一层绿色的青苔。
几条小鱼在石块旁边游来游去,悠闲自在。
林渊站起身,开始布置装备。
首先,他要打窝。
这次比赛,他准备了两种窝料。
一种是谷物类窝料,主要成分是玉米、小麦、麸皮,加了一些蜂蜜和酒米,味道偏甜。
另一种是腥味窝料,主要成分是虾粉、鱼粉、红虫粉,味道偏腥。
他决定,先用谷物类窝料打底,吸引草鱼、鲤鱼这些杂食性鱼类,然后再补一些腥味窝料,刺激鱼的食欲。
阿豹帮忙把窝料倒进打窝勺里,林渵走到钓位边缘,瞄准前方十米左右的位置,用力甩出打窝勺。
窝料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入水中,溅起一圈涟漪。
林渊连续打了五勺,确保窝点里的窝料足够多。
然后,他开始准备钓竿。
这次决赛,他准备了三根竿子。
一根是五米四的手竿,用来钓近水。
一根是六米三的手竿,用来钓远水。
还有一根是备用竿,以防万一。
他先把五米四的手竿组装好,装上线组,调整浮漂。
今天他用的是一支芦苇漂,吃铅量两克,漂尾很细,可以清晰地反映鱼的吃口。
调漂完成后,他开始准备饵料。
这次比赛,他准备了两种饵料。
一种是拉饵,主要成分是雪花粉、轻麸、拉丝粉,状态很松散,适合钓小鱼。
另一种是搓饵,主要成分是谷物粉、虾粉、粘粉,状态比较黏,适合钓大鱼。
他决定,先用拉饵试探一下鱼情,如果鱼情好,就继续用拉饵,如果鱼情不好,就换成搓饵。
七点四十分,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
林渊坐在钓椅上,看着眼前的水面,心里很平静。
阿豹在旁边小声说:"渊哥,还有二十分钟比赛就开始了。"
"嗯。"林渊点了点头。
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脑海里,《钓经》的内容再次浮现:
"临渊垂钓,心如止水。外界纷扰,皆为浮云。唯有专注,方能制胜。"
他睁开眼睛,目光变得更加坚定。
今天,他要用实力证明自己。
七点五十分,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各位选手请注意,距离比赛开始还有十分钟。请各位选手做好准备,比赛开始后,不得离开钓位,不得接受外界帮助。违规者,取消比赛资格。"
林渊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腕。
他的目光扫过周围的钓位。
左边的钓位,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专心地调试鱼竿。
右边的钓位,是张鹏。
张鹏也在看着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然后各自移开。
没有敌意,只有竞争的意味。
七点五十五分,裁判开始巡视各个钓位,检查选手的装备。
一个年轻的裁判走到林渊的钓位,看了看他的渔具箱,点了点头:"没问题。"
林渊松了一口气。
经过上次赵金虎的事件后,他对裁判的检查格外重视,生怕再出什么差错。
八点整,哨声响起。
"比赛开始!"主持人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整个水库。
林渊立刻拿起鱼竿,挂上拉饵,抛入窝点。
浮漂缓缓立起,在水面上微微晃动。
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浮漂上。
周围的一切声音,似乎都消失了。
此刻,他的世界里,只有浮漂和水面。
一分钟过去。
浮漂没有动静。
两分钟过去。
浮漂依旧纹丝不动。
林渊没有着急,他知道,刚打完窝,鱼还没有进窝,需要耐心等待。
三分钟后,浮漂突然往下一顿,然后缓缓上浮。
有口了!
林渊立刻提竿,竿尖微微弯曲。
中鱼了,但个头不大。
他快速把鱼遛到岸边,阿豹用抄网兜住。
是一条二两左右的鲫鱼。
"渊哥,开张了!"阿豹压低声音说。
林渊没有说话,只是把鱼放进鱼护,重新挂饵,抛竿。
接下来的十分钟,他又钓上了三条鲫鱼,个头都不大,都在二两左右。
看来窝点里现在只有小鲫鱼,大鱼还没有进窝。
林渊决定,继续等待。
大鱼通常比较警觉,进窝的时间会比小鱼晚一些。
八点二十分,浮漂突然猛地往下一沉。
黑漂!
林渊心里一喜,立刻提竿。
竿尖瞬间弯成了一个夸张的弧度,鱼线绷得笔直。
好大的鱼!
他站起身,双手握紧鱼竿,开始遛鱼。
鱼在水下疯狂挣扎,拉着鱼线往深水区游。
林渵沉着地控制着鱼竿,一点点收线,又一点点放线,不让鱼线绷得太紧,也不让鱼逃脱。
这条鱼的力气很大,遛了足足五分钟,才逐渐消耗掉它的力气。
林渊把鱼遛到岸边,阿豹用抄网兜住。
是一条草鱼,个头很大,目测至少有五斤。
"渊哥!大货!"阿豹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林渊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把鱼放进鱼护。
这条五斤的草鱼,足以让他在决赛中占据优势。
但他没有骄傲,只是平静地重新挂饵,抛竿。
因为他知道,比赛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