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深秋的信笺与牵挂
念安升入中学后,每周只能周末回家。深秋的一个周三,苏晚正在院子里收拾晒干的雏菊干——她想给念安做雏菊茶,让他在学校能喝到家里的味道,门外突然传来邮递员的声音:“凌家有人吗?有凌念安的信!”
苏晚惊喜地跑过去接过信,信封上是念安稚嫩却工整的字迹,右上角还画了一个小小的星星。她拿着信跑回屋,凌久时正坐在窗边打磨木工,看到她手里的信,也放下工具凑过来:“念安写的?快拆开看看。”
信里的内容不长,念安说他在学校一切都好,最近数学测验考了满分,还跟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手工比赛,用木头做了一个小木屋模型,像极了家里的这栋;他还说有点想念妈妈做的山楂糕,想念爸爸带他去后山采野果的日子,最后还画了一个一家三口手牵手的小画,旁边写着“周末见”。
苏晚看着信,眼眶微微发热,凌久时从身后抱住她,轻声说:“这孩子,还挺有心的。”他指尖拂过信纸上的小画,心里满是柔软——曾经那个需要他们抱在怀里的小家伙,如今已经能通过信笺,传递自己的牵挂了。
周四那天,苏晚特意去镇上买了新鲜的山楂,熬了满满一罐山楂糕,又把晒干的雏菊装进小袋子里,一起放进给念安准备的包裹里。凌久时则在包裹里放了一把他新打磨好的小木梳,梳背上刻着“平安”二字——那是他特意为念安做的,希望儿子能永远平安顺遂。
周末念安回家时,刚进门就看到桌上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他想念的东西。他拿起小木梳,摸了摸梳背上的字,眼眶泛红:“爸爸,这是你给我做的吗?”凌久时点头,揉了揉他的头发:“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晚饭时,念安给他们讲学校的手工比赛,说他的小木屋模型得了二等奖,老师还夸他做得逼真,有生活气息。“我是照着我们家的木屋做的,连院子里的雏菊都用黏土捏出来了。”念安兴奋地说,眼里满是骄傲。
苏晚笑着给他夹了一块红烧肉:“我们念安真厉害,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凌久时看着儿子的笑脸,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念安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把家里的温暖,带到更远的地方。
周日下午,送念安回学校时,苏晚又给了他一个小本子:“想爸爸妈妈了,就把想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回来的时候给我们看。”念安接过本子,用力点头:“妈妈放心,我会每天都写的!”
看着念安的身影消失在校门后,苏晚靠在凌久时肩上,轻声说:“时间过得真快,他都能给我们写信了。”凌久时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是啊,但不管他走多远,我们永远是他的家,永远在这里等他回来。”
深秋的风吹过,带着淡淡的桂花香,也带着他们对念安的牵挂。凌久时和苏晚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念安还会写很多封信,还会走更远的路,但这份牵挂,这份爱,永远会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让这个家,永远充满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