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成片后火爆全网,弹幕厚得遮住产品本身:“这真的是广告吗?这不是官宣现场?”“品牌方给广告费了吗?是不是该给份子钱?”“巧克力?什么巧克力?我眼里只有爱情!”
品牌方销量暴增300%,市场部经理看着报表陷入沉思,最终决定将广告语永久改为:“XX巧克力,甜不过他们的爱情(划掉)…友情!”
而那位饱经沧桑的导演,据说已经连夜报名参加了禅修班,寻求内心的平静。临走前,他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以后有他俩的片子,记得给摄像机和录音设备买全保险。另外,现场必须常备降糖药和墨镜,以防不测。”
那块“永恒巧克力”被剧组供奉了起来,每次开新项目都要拜一拜,祈求“一条过”的神迹。至于BK和PP?他们依然活跃在片场,继续用他们浑然天成的(兄弟)情谊,创造着一个个NG次数最低,但工作人员血压最高的拍摄奇迹。
广告火了之后,两人在拍摄期间的幕后花絮也陆续流了出来。
休息室里,PP正对着一盒果汁。他完全有能力插开那层膜,但就在他准备动手时,坐旁边的BK非常自然地伸手接过盒子,利落地“噗”一声插好吸管,又非常自然地递了回去。整个过程不到三秒,两人甚至没有多余的眼神交流。
就是这组源于高度默契的日常动作,被镜头捕捉后,却在网络上引发了地震般的效果。
粉丝们纷纷炸锅:“看到了吗?这种‘我顺手就帮你做了’的自然感,才是最顶级的!”“这比刻意的秀恩爱甜一万倍!”
于是,神奇的现象发生了:全泰国的年轻人突然开始热衷于“帮朋友插吸管”。便利店门口、奶茶店里,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
“嘿,帮你插好了。”(眼神充满期待)
“…谢谢,但你为什么把我奶茶戳了个大窟窿?”
“别在意细节!重点是这份心意!”
这场全民模仿秀的直接后果就是:吸管消耗量急剧上升。毕竟,笨手笨脚戳坏好几根才能成功一次的大有人在。吸管厂商看着月度报表上暴增500%的销量,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功于:“可能……现在年轻人特别热爱喝饮料?”
吸管热潮还未退去,BK和PP又带来了第二波经济刺激。这次的主角,是BK便当盒里一只晶莹剔透的虾。
只见PP非常自然地伸过筷子,夹走那只虾,然后心安理得地吃掉了。而BK的反应只是笑了笑,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社交媒体再次瘫痪。#一只虾引发的血案#冲上热搜榜首。网友们创造力爆发:
“严谨分析:这只虾的归属权转移,体现了物权法的灵活运用。”
“求助:吃了我朋友碗里的虾,他现在要绝交,我该如何引用BKPP案例进行辩护?”
“泰国虾价是不是要涨了?现在囤货还来得及吗?”
最绝的是,泰国渔业协会居然真的派人连夜送来锦旗,上面写着:“感谢带动海鲜销量!”——这波操作,真假难辨,但幽默感拉满。
从此,BK和PP的休息时间成了泰国商界的重点观测项目。据说,已经有矿泉水品牌在祈祷他们下次互相递一下水瓶,而纸巾厂商则期待着谁流汗后对方能帮忙擦一下……
结论:你看,有时候推动经济发展不需要复杂的政策,只需要一点真实的默契,和一群善于发现(并疯狂模仿)的可爱粉丝。下次你帮朋友插吸管时,别忘了,你可能也在为国家的GDP做贡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