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
本书标签: 古代  古诗翻译  古诗解析   

古诗鉴赏

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

作者介绍

骆宾王(luò bīn wáng)

“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619?~684后),唐代文学家。字观光,又称洛临海,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骆宾王的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感慨悲愤之词。其五言律诗也时有佳作,托物兴怀。他又善骈文,名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锋芒毕露,慷慨激昂,语言晓畅,感情充沛,气势俊逸。代表作品有《帝京篇》《畴昔篇》《在狱咏蝉》等。著有《骆宾王文集》。

《咏鹅》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创作的诗歌。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城北村落,村外骆家塘春日景致宜人,柳丝垂岸,鹅群游弋。一日,家中来客见其聪慧,考问数题皆对答如流。行至骆家塘边,客人指浮游白鹅,邀其赋诗。骆宾王略作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简介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少年时期的诗作,是一首咏物诗。此诗展示了一幅白鹅戏水图。开篇连用三个“鹅”字,写出鹅的声响美,表达了对鹅的热爱;接着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全诗将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活灵活现地显示出鹅的形神情态。

《咏鹅》整首的意思是这样的: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赏析

1.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它描绘了鹅在水中嬉戏的生动场景,营造出欢快、自然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出纯真儿童视角下的美好事物形态。

2.写作手法

拟人:一声“曲项向天歌”,将鹅的鸣叫幻化为引吭高歌,仿佛白鹅在欢快地抒发心情,灵动之态跃然纸上。

反复:开篇连用三个“鹅”字,以反复手法强化情感,生动传递出诗人初见鹅群时的惊喜与喜爱,读来朗朗上口,情感强烈。

对偶:“白毛浮绿水”中,洁白的鹅毛与碧绿的江水形成色彩对照,冷暖色调相互映衬;“红掌拨清波”里,艳红的鹅掌与青碧的水波彼此呼应,鲜明的色差凸显画面层次感。两句之间,“白”与“红”、“绿”与“青”亦构成工整的色彩对仗,呈现出回环交错的韵律美。此外,“浮”与“拨”两个动词精准勾勒出鹅在水中悠然漂浮、划动前行的不同姿态,使对仗工整的诗句兼具动态美感与生动意趣。

动静结合:“浮”字勾勒出鹅儿在水面轻盈漂游的状态,展现其闲适自在的模样;“拨”字则生动描绘出红掌划动水面的动作,随着鹅掌摆动,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浮”静,“拨”动,两个动词相互映衬,细腻地表现出鹅儿戏水时动静结合的生动画面,呈现出富有层次的变化美感。

多感官描写:首句连续三个“鹅”的叠唱,模拟白鹅引颈长鸣的清脆声响,以声音打破水面的静谧,仿佛能听见群鹅此起彼伏的“咯咯”欢叫,为画面注入灵动的听觉体验,让读者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后两句聚焦色彩与动态,“白毛”与“绿水”形成鲜明的冷暖色对比,洁白的羽毛浮于碧绿水面,如同一幅清新明快的水彩画;“红掌”拨弄“清波”,红色的掌蹼在青碧的水波中划动,泛起细碎的涟漪,动静结合的视觉画面极具画面张力,仿佛能看见鹅群浮游时姿态的优雅与活泼。

3.分段赏析

开篇连续三个“鹅”字,既似孩童模仿鹅鸣的天真回应,又如同初见鹅群时难掩欣喜的急切呼唤,质朴地传递出对鹅的喜爱之情,奠定轻快活泼的基调。“曲项向天歌”运用拟人手法,精准捕捉鹅颈弯曲、昂首鸣叫的形态特征,将其引吭姿态赋予“歌”的意趣,与鸡鸣的直颈长啼形成鲜明对比,凸显鹅的优雅神态。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通过“白”与“绿”和“红”与“清”的色彩对照,勾勒出鹅毛、江水、鹅掌、水波间的视觉反差,构建出和谐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浮”“拨”两个动词简洁凝练,分别展现鹅悠然漂浮与划动前行的动态,动静结合,生动再现鹅群游水嬉戏的场景。全诗以童真之眼细致观察,用简洁自然的语言将听觉、视觉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不俗的语言表现力。

4.作品点评

在《咏鹅》中,骆宾王以简洁灵动的笔触,将鹅形象呈现出优雅高洁的特质,带有一种超然的气质,能引发人们对高洁品格的倾慕。诗作同时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其精神内核激励着读者追求理想。作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崇高志向的诠释,作者通过具体物象与抽象精神的有机融合,在具象描写与意境营造之间保持适度距离,既赋予诗意想象空间,又保持了情感表达的节制,这种艺术处理使诗歌意境既可感可知又余韵悠长。

人们对《咏鹅》的评价

宾王生七岁,能诗。尝嬉戏池上,客指鹅群令赋焉,应声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叹诧,呼神童。

明·胡应麟《补唐书骆侍御传》

上一章 《咏鹅》骆冰王 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最新章节 下一章 《风》唐·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