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漫进青石镇时,田垄里的红薯已长得饱满,刨开泥土,一串串紫红色的块根滚出来,沉甸甸的压弯了乡亲们的扁担。旱灾的痕迹渐渐淡去,街道上又响起熟悉的叫卖声,连空气里都飘着粮食的甜香。
这日,一队鲜衣怒马的官差踏着尘土进了镇,径直来到叶冰荷家那间小小的土屋前。为首的太监展开明黄的圣旨,尖细的嗓音在巷子里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石镇民女叶冰荷,于大旱之际寻得木薯、红薯,救万民于饥馑,其智可嘉,其德可彰。特封‘安惠郡主’,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即刻随驾入京受封……”
街坊邻居都围了过来,眼里满是惊喜与艳羡。陈掌柜捋着胡须笑:“荷丫头这是成了贵人了!”王掌柜也道:“该!这都是她应得的!”
叶冰荷却牵着外婆的手,站在圣旨前,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等太监念完,她才脆生生开口:“公公,多谢陛下恩典,只是这郡主之位,荷儿不能受。”
太监愣住了,似乎没听清这凡间小丫头的话:“你说什么?”
“我说,我不去京城。”叶冰荷抬起头,眼神清亮,“荷儿是外婆养大的,如今外婆年纪大了,离不开青石镇。镇上的乡亲们刚熬过灾年,陈爷爷还等着我学完针灸,王掌柜的客栈也常要帮忙照看……我走了,他们怎么办?”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赏银,荷儿也只取少许。够用外婆买件新棉袄,够回春堂添些药罐就好。剩下的,还请公公带回,分给更需要的地方吧。”
外婆在一旁轻轻拍着她的手背,眼里含着泪,却笑着点头:“我家荷儿说得是,咱不求那富贵,守着这镇子,守着彼此,就够了。”
太监见她态度坚决,又看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模样,心里也软了。他在宫里见多了汲汲营营求富贵的人,倒头一回见有人把泼天的恩宠往外推,还是个不过六岁的孩子。
“也罢,”太监叹了口气,收起圣旨,“郡主……哦不,叶姑娘的心意,咱家会禀明陛下。只是这赏银,陛下有旨,必须收下。”他转头对随从道:“挑些实用的米粮、布匹留下,其余的……暂且先存在县衙,听候姑娘差遣。”
官差们走后,巷子里的乡亲们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夸她:“荷儿有志气!”“留在镇上好,咱们能常常见着你!”
叶冰荷却只是拉着外婆往家走,夕阳把她们的影子叠在一起,温暖而踏实。她知道,京城的繁华再盛,也不及外婆缝补衣裳的油灯暖;郡主的头衔再贵,也不如乡亲们递来的一块热饼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