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江南,总浸在濛濛烟雨里。林昭昭坐在乌篷船里,指尖拂过船舷外的湖水,微凉的触感混着岸边飘来的荷香,让人心头舒畅。谢临渊坐在她身边,怀里抱着已经睡着的谢念昭,小家伙嘴角还沾着刚吃的桂花糕碎屑,睡得正香。
“还有多久能到苏姑娘说的住处?”林昭昭轻声问撑船的老船夫。
老船夫笑着摆手:“快咯,前面那片荷花塘边,红墙黛瓦的院子就是。苏姑娘人好,去年还帮我家孙女儿治过病呢。”
林昭昭心里微动。自上次苏清月离开魔宫后,两人只通过两封信——苏清月在信里说,她在江南开了家小小的医馆,专门给百姓看病,日子过得安稳又平静。这次来江南,一是想带念念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二是想亲自来看看苏清月,看看她是否真的如信里所说,过得舒心。
乌篷船穿过一片荷花塘,果然看到岸边有座雅致的院子。院门口种着两株垂柳,随风摇曳,门上挂着块木牌,写着“清月医馆”四个字。林昭昭刚想叫醒谢念昭,苏清月已经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穿着件淡青色的布裙,头发简单挽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昭昭,临渊哥,你们可算来了!”苏清月快步走过来,看到谢临渊怀里的谢念昭,眼底泛起温柔的光,“这就是念念吧?长得真可爱。”
谢临渊小心地将谢念昭递给林昭昭,笑着点头:“劳烦你特意等着,还让你破费准备住处。”
“跟我还客气什么,”苏清月侧身让他们进屋,“我早就收拾好了西厢房,里面铺了软棉,适合念念住。你们路上累了吧?我炖了莲子羹,正好解解乏。”
院子里种着几株荷花,开得正艳,廊下挂着晒干的草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林昭昭抱着谢念昭坐在竹椅上,看着苏清月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没有仇恨,没有争斗,只有平淡的安稳和温柔。
晚饭时,桌上摆着几碟清淡的小菜,还有一碗莲子羹。谢念昭已经醒了,正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拿着小勺子,学着苏清月的样子,小口小口地喝着莲子羹。苏清月看着他,笑着说:“念念真乖,比我小时候听话多了。”
“苏姑娘现在的日子,是不是比在正派时开心多了?”林昭昭突然问。
苏清月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眼底满是释然:“以前在正派,总被规矩束缚着,连笑都要小心翼翼。现在好了,每天给百姓看病,闲下来就种种花、看看书,虽然平淡,却很开心。”
谢临渊看着她,语气真诚:“以前的事,谢谢你。如果不是你送来的名单,我们也不会这么快查清所有真相。”
“都过去了,”苏清月笑着摇头,“我父亲做错了事,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现在看到你们过得幸福,我也放心了。”
晚饭后,几人坐在院子里喝茶。月光洒在荷花上,泛着淡淡的银光,晚风拂过,带着荷香和药香,格外安宁。苏清月看着林昭昭和谢临渊相视而笑的模样,心里突然觉得,有些错过,或许也是一种圆满——她没能爱上谢临渊,却看着他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而自己,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稳。
“明天我带你们去游湖吧,”苏清月突然说,“江南的西湖,夏天最好看,湖里的荷花都开了,还能吃到刚采的莲蓬。”
林昭昭笑着点头:“好啊,正好带念念去看看西湖,让他知道,除了魔宫的桂花,还有这么好看的荷花。”
第二天清晨,几人坐着乌篷船游西湖。谢念昭趴在船舷边,伸手去够湖里的荷花,却被谢临渊轻轻拉住:“小心点,别掉下去。”
苏清月看着他们,笑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递给林昭昭:“这是我给念念做的平安符,里面装了些安神的草药,能保他平平安安。”
林昭昭接过平安符,心里满是感激:“谢谢你,苏姑娘。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来魔宫看看,看看我们院子里的桂花,尝尝我们酿的桂花酒。”
“好啊,”苏清月点头,“等我医馆不忙了,就去魔宫看你们。”
游完西湖,几人又在江南待了几天,逛了热闹的集市,尝了当地的美食,谢念昭还学会了说几句江南话,奶声奶气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离开江南那天,苏清月特意送他们到码头。谢念昭趴在谢临渊怀里,挥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喊:“苏姨姨,再见!”
苏清月笑着挥手,看着他们的船渐渐远去,眼底满是祝福。她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她的幸福,就在这江南的烟雨里,在这平淡的医馆生活里。
船上,林昭昭靠在谢临渊身边,看着怀里熟睡的谢念昭,心里满是安稳。她抬头看向谢临渊,笑着说:“以后我们每年都来江南看看吧,看看苏姑娘,看看这里的荷花。”
谢临渊点头,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语气温柔:“好,以后每年夏天,我们都来江南。带你看遍这里的风景,带你尝遍这里的美食,让你和念念,永远都这么开心。”
船缓缓驶离码头,江南的烟雨渐渐模糊。林昭昭看着远处的风景,心里突然觉得,所有的遗憾都已释然,所有的美好都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