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刑侦搭档:迷雾悬案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二十一章:结案前的证据复核

刑侦搭档:迷雾悬案

上午十点的阳光斜斜切进刑侦队物证室,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消毒水味与纸张陈旧的气息。这里没有外勤队的奔波劳碌,却藏着决定案件走向的关键砝码。长条桌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队员们分成两组围坐两侧,每个人面前都摊着厚厚的案卷,指尖划过纸张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在为这场持续数月的侦破战役做最后的收尾序曲。

“都打起精神来,”负责物证管理的老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将一叠塑封好的证据卡片按顺序排开,“这是最后一道关,咱们手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得经得起法庭的检验。”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桌上的证据被分类码放得条理清晰:左侧是物证类,装着角磨机凶器的透明证物袋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金属机身还能看到被擦拭过的痕迹,但缝隙里残留的微量血迹早已被技术科提取化验;右侧是文书类,张磊的认罪笔录首页签着他歪歪扭扭的名字,旁边附着按满红手印的页码,王坤和苏晴的供词则用不同颜色的夹子区分开来,标注着两人供述中的重合与矛盾点。

肖析渊站在解剖台旁,白色的大褂上还带着淡淡的福尔马林味。他手里拿着刚补充完整的尸检报告,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留下工整的字迹。“刘梅的肺部切片报告出来了,”他抬头看向正在核对DNA报告的队员,“重金属镉和铅的含量远超正常范围,与垃圾场土壤检测结果完全吻合。这说明她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中,而张磊作为垃圾场的实际控制人,对此不可能不知情。”他顿了顿,翻过一页,指着胃内容物检测结果补充道,“安眠药成分的剂量很关键,三毫克的佐匹克隆,刚好能让人陷入深度睡眠却不会立即致死,这不是临时起意的冲动,是经过计算的预谋。”

负责DNA比对的小林将报告平铺在桌上,用红色记号笔圈出关键数据:“角磨机上的血迹DNA与刘梅的完全匹配,检出的基因型在D8S1179等16个基因座上均一致,匹配概率大于99.99%。另外,我们在张磊家搜出的手套内侧,也检出了他本人的DNA和刘梅的皮屑,时间戳显示这副手套购买于案发前一周,与他供述中‘临时找的工具’说法矛盾。”她边说边将检测图谱贴在对应的证据卡片上,确保每一项结论都有直观的支撑。

欧阳勘卓拿着案卷走过来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他刚从市局开会回来,眉宇间还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土地黑幕的文件都核对完了吗?”他俯身拿起那份标注着“机密”的文件夹,里面装着张磊非法转让土地的合同、伪造的环评报告,以及数十张银行流水单。负责经济侦查的小周立刻起身汇报:“都核对过了,合同上的公章是伪造的,我们找到了刻章的小作坊老板,他已经指认是张磊的手下找他刻的。银行流水显示,张磊在案发前三个月,分五次将共计两百万转入了一个匿名账户,目前正在追查账户的实际控制人,但初步判断与他试图掩盖土地污染的事有关。”

欧阳勘卓点点头,翻开案卷的扉页,目光落在刘梅的照片上。那是一张证件照,女人穿着朴素的衬衫,眼神里带着对生活的期许,谁也想不到她会以那样惨烈的方式结束生命。“王坤和苏晴的供词还有没有疑点?”他问道。负责审讯记录的队员立刻翻到对应的页码:“王坤承认帮张磊转移过垃圾场的废料,但坚称不知道会杀人;苏晴则说张磊案发当晚给她打过电话,说‘解决了一个麻烦’,但她当时没多想。两人的供述在关键时间线上是吻合的,我们也调取了他们的通话记录和行踪轨迹,没有发现撒谎的迹象。”

时间在紧张的复核中悄然流逝,墙上的挂钟时针慢慢指向十一点半。阳光逐渐变得炽烈,透过窗户落在证据袋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老陈将所有物证卡片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从张磊因土地纠纷与刘梅产生矛盾,到购买凶器和安眠药,再到案发当晚实施犯罪,最后试图通过王坤和苏晴掩盖罪行。“每一个环节都能对应上,”他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眼睛,语气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还有技术鉴定,形成了闭环。”

肖析渊将尸检报告的最后一页整理好,补充道:“还有一个细节,刘梅指甲缝里提取到的纤维,与张磊案发当晚穿的夹克面料一致。虽然他辩称是之前争执时留下的,但纤维上附着的微量血迹,证明是在她遇害时留下的。”他将纤维样本的检测报告放在案卷最上方,“这个可以作为直接证据,证明两人在案发时有过近距离接触。”

欧阳勘卓走到桌前,拿起那份厚厚的案卷,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摩挲。案卷的封皮已经被翻得有些磨损,上面“刘梅被害案”五个字格外醒目。他看向队员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透着难以掩饰的坚定。“再检查一遍,”他语气平静却坚定,“确保没有任何遗漏,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可能影响案件的走向。”队员们立刻重新投入工作,有的核对页码是否连贯,有的检查证据标签是否贴错,有的则再次确认鉴定报告上的签名和日期。

中午十二点整,老陈率先抬起头:“没问题了,所有证据都核对完毕,编号、标签、鉴定结论,一一对应,没有差错。”其他队员也相继点头,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小林将所有报告整理成册,用订书机装订好,在封面上贴上“移送检察院”的标签。“欧阳队,证据都齐了,可以移交检察院了。”她双手将案卷递过去,眼神里满是期待。

欧阳勘卓接过案卷,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与等待。他走到窗边,阳光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窗外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步履匆匆,谁也不知道这份案卷背后,隐藏着一个女人的悲剧,一段土地的黑幕,以及一群警察数月的坚守。“这不仅是一份案卷,”他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更是对刘梅的交代,对所有被垃圾场污染影响的受害者的交代。”

他转身走向门口,队员们都站了起来,默默地看着他的背影。老陈叹了口气:“希望这一次,能给死者一个公道。”肖析渊望着窗外,心里想着刘梅肺部的重金属颗粒,想着那些被污染的土地,他知道,这场战役虽然即将结束,但对环境的治理,对正义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

欧阳勘卓走出刑侦队大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抬手挡了一下,快步走向停在门口的警车。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他打开案卷,最后看了一眼刘梅的照片。这一次,他仿佛看到女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像是在感谢这些为她奔波的人。他握紧方向盘,踩下油门,朝着检察院的方向驶去。这条路,他走了无数次,但这一次,他的心里格外踏实,因为他知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上一章 第二十章:土地项目的查封与环保整改 刑侦搭档:迷雾悬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结案后的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