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得久了,顾言对梁书璃的了解也渐渐加深,心中的情意更是一日浓过一日。他发现梁书璃不仅模样温婉,更有着惊人的才华。一次,有位夫人定制一幅“百鸟朝凤”的屏风绣品,要求既要有传统韵味,又要新颖别致。绣娘们试了几个方案都不满意,梁书璃却在灯下琢磨了两夜,画出了一幅别出心裁的绣样——她将凤凰的尾羽设计成层层叠叠的花瓣形状,周围的小鸟或衔着花枝,或站在竹枝上,背景衬以云雾缭绕的远山,既有传统绣品的大气,又添了几分灵动雅致。那幅绣品完成后,引得镇上的夫人小姐们争相效仿,绣铺的订单又多了好几成。
顾言曾在整理订单时,偶然看到过梁书璃画的绣样稿。那些稿纸上,无论是娇艳的牡丹、清雅的兰草,还是灵动的雀鸟、憨态的小猫,都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细腻,配色更是独到。他忍不住在心里赞叹,这般才华,实在难得。
更让顾言心动的,是梁书璃的温柔善良。她待铺里的绣娘和丫鬟都极好,绣娘张婶家里有急事,她主动给了双倍的月钱让张婶回家处理;春桃不小心打翻了颜料,弄脏了她刚画好的绣样,她也没有丝毫责备,反而笑着安慰春桃,
梁书璃没关系,重新画就是了。
有一次,铺门口来了个乞讨的老婆婆,梁书璃不仅给了她铜钱,还让厨房做了热饭热菜,看着老婆婆狼吞虎咽的样子,她眼中满是怜惜。
顾言常常想,若能娶到这样一位才貌双全、温柔善良的女子为妻,便是此生最大的幸事。他开始悄悄留意梁书璃的喜好,知道她喜欢吃西街老字号的桂花糕,便会在来上工的路上特意绕路买来,借口是,
顾言路过时看到,想着梁姑娘或许喜欢。
知道她画绣样时需要极细的毛笔,便用自己省下来的月钱,买了几支上好的狼毫笔,托春桃转交给她。
每当梁书璃接过桂花糕时笑着说,
梁书璃谢谢公子。
或是用他送的毛笔画出更精致的绣样时,顾言的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连账目中枯燥的数字都变得可爱起来。他甚至开始幻想,若是能和梁书璃结为连理,以后每日看着她在灯下画绣样,听她温柔地说话,便是最美好的日子。
然而,这份甜蜜并未持续太久,苦涩便悄然而至。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顾言发现梁书璃口中最常提起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妹妹苏念安。
那日午后,顾言正在整理新到的布料订单,梁书璃端着一碟刚做好的绿豆糕走进来,脸上带着雀跃的笑容,
梁书璃念安,你尝尝我新做的绿豆糕,这次加了些薄荷汁,吃起来更清爽。
苏念安放下手中的账本,拿起一块尝了尝,赞道,
苏念安味道不错,比上次的更细腻了。
梁书璃眼睛一亮,笑得眉眼弯弯,
梁书璃还是念安教得好。上次我做坏了三盆面,都是念安帮我收拾的烂摊子,还耐心教我怎么掌握火候。
她说着,语气里满是依赖,
梁书璃念安总能帮我解决所有麻烦,有念安在,我什么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