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带来了暖意。安旎(重生的灵魂)早早醒来,心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和紧张。根据这一世身体的记忆碎片和奶奶之前的念叨,今天,在内蒙古出差的母亲李静和在上海出差的父亲安国庆都要回家了。这将是她(以重生后的意识)第一次正式面对这个平行宇宙里的“父母”。
将近中午时分,门外传来了钥匙转动的声音,以及行李箱轮子滚过地面的咕噜声。安旎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门开了,率先走进来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穿着衬衫西裤,面带些许旅途疲惫但精神尚可的中年男人——正是名片上那位“安国庆”,莱商银行青岛分行的副行长。他手里还提着给老人和孩子买的礼物。
“娘,俺回来咧!”安国庆一进门,就用一口地道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莱芜方言朝里面喊道,声音洪亮,透着归家的亲切。
奶奶闻声从厨房里擦着手走出来,脸上笑开了花:“哎呦,国庆回来咧!累不累?静儿来?”
“在后头来,拿东西。”安国庆说着,目光转向站在客厅里,有些局促的安旎,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口音瞬间切换成了略带莱芜味但更接近普通话的腔调,“旎旎,看爸爸给你带什么了?上海买的娃娃,喜不喜欢?”
就在这时,母亲李静也拖着一个小一点的行李箱走了进来。她看起来比父亲年轻些,穿着利落的职业套装,气质干练,眉眼间能看出与安旎(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相似的轮廓。
“妈,国庆,我回来了。”李静笑着打招呼,她的声音温和,但安旎敏锐地捕捉到,那话语里带着的口音……是一种略带北方味道的江苏宜兴口音!
这奇特的混合口音让安旎微微一怔。她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身体原本残留的记忆碎片,像翻阅一本蒙尘的相册。
是了……
这个平行宇宙的家庭构成,与她前世截然不同:
· 父亲安国庆:父母(安旎的爷爷奶奶)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莱芜人。所以他能说一口地道的莱芜方言。
· 母亲李静:她的父亲(安旎的姥爷)是江苏宜兴人,而她的母亲(安旎的姥姥)却是山东莱芜人!
· 因此,母亲李静虽然是在其父亲的老家江苏宜兴长大,但由于她的母亲(莱芜姥姥)长期在身边影响,她所说的宜兴话,便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北方(莱芜)的口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合口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给女儿取名依然用了“旎”这个带着江南水乡韵味的字。
简单来说,这一世的安旎,爷爷奶奶是莱芜人,姥姥也是莱芜人,只有姥爷是宜兴人。而母亲是在宜兴长大的“半莱芜人”。所以,安旎这一世的血缘,莱芜的成分反而占了更多,但与江南宜兴,也通过姥爷和母亲的成长经历,保持着微妙的联系。
理清了这复杂的关系,安旎心中五味杂陈。前世她是纯粹的江南女儿,这一世却与山东、与莱芜有了如此深厚的渊源。那个前世只在郭洪江检察长口中听闻的、充满悲情与励志色彩的莱芜,如今竟成了她血脉的一部分。
而母亲那带着北方味的宜兴口音,更是让她感到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异感。仿佛她前世的根,与今生的藤,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缠绕在了一起。
“旎旎,怎么了?不认识妈妈了?”李静放下行李箱,走过来温柔地摸了摸安旎的头发,带着那独特的口音,“在内蒙古给你买了奶酪和牛肉干,尝尝看?”
安旎抬起头,看着眼前这对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看着他们眼中毫无保留的关爱,一种混杂着感动、疏离与使命感的情绪在她心中涌动。
她露出了一个属于十岁女孩的、略显腼腆却足够甜美的笑容:
“爸爸,妈妈,欢迎回家。”
这个家,这个全新的身份,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地域与血缘联系,都是她必须面对和适应的“现实”。而这一切,似乎都隐隐指向某个方向,等待着她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