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财阀纪元
本书标签: 都市  重生 

东海茶叙

重生之财阀纪元

金茂大厦,如同一柄利剑直插云霄,是沪上金融圈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赴约前,陆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他让钱思明提供了关于东海投资和吴建国本人更详尽的资料,尤其是其近年的投资偏好和公开言论。

吴建国,早年曾在体制内重要经济部门任职,九十年代下海创立东海投资,以眼光毒辣、作风稳健著称,尤其擅长把握政策风向进行长线布局。其投资组合中,基础设施、能源和高端制造占了很大比重。此人爱才,但也极其看重对方的品性和格局。

陆然很清楚,这次会面绝非简单的喝茶聊天。这是一次面试,一次来自沪上老牌资本力量的审视。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但又不能显得急功近利或锋芒太露。

他选择了一套深灰色的杰尼亚西装,低调而考究,既显尊重又不张扬。下午两点五十分,他独自一人准时出现在金茂君悦酒店流光溢彩的大堂吧。

吴建国比约定的时间稍早几分钟到达,他穿着一身中式盘扣的藏蓝色上衣,身材清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温润却带着洞察世事的锐利。他没有带随从,如同一位寻常的退休长者。

“陆总,年轻有为啊。”吴建国微笑着伸出手,目光在陆然身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这个年轻人的沉稳气度,远超他的年龄。

“吴总过奖,您是前辈,叫我小陆就好。”陆然微微躬身,态度谦逊。

落座后,吴建国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如同闲话家常般,聊起了沪上的气候、饮食,偶尔穿插几句对当前经济形势看似随意的点评。他在观察,观察陆然的耐心、谈吐和知识边界。

陆然从容应对,不疾不徐,既能接住吴建国抛出的各类话题,又能适时地表达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言谈间既有对前辈的尊重,又不失独立的思考。

“……所以,小陆你认为,这轮基建投资浪潮的持续性如何?”吴建国终于将话题引向了核心,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目光却落在陆然脸上。

陆然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吴总,我认为持续性会超乎市场预期。”陆然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肯定,“‘四万亿’只是引信,它点燃的是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跟进的投资热情。更重要的是,这轮投资正在悄然推动一场产业链的升级和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

“哦?详细说说。”吴建国来了兴趣。

“比如,过去我们造路修桥,核心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但这一次,政策导向会强力推动高端装备的国产化替代。这不仅是一个采购订单的问题,更是一个催生本土技术、培育配套产业集群的绝佳时机。目光不能只盯着螺纹钢和水泥,更要看到其背后高端液压系统、特种钢材、核心零部件的巨大市场。”陆然阐述的观点,与他在省城研讨会上的思路一脉相承,但更加具体和深入。

“而且,”他话锋一转,“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逐渐饱和,投资重心会向内陆和特定战略性区域转移。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将决定下一轮区域竞争的格局。提前在这些区域布局相关产业链,可能比单纯追逐热门股票获利更丰厚,也更持久。”

吴建国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红木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眼中赞赏之意渐浓。这个年轻人不仅看到了眼前的浪花,更看到了水下涌动的暗流和远方更广阔的海域。其视野和格局,确实非同一般。

“看来,省城那次,你不是侥幸。”吴建国笑了笑,语气亲切了些,“听说你和天宇投资的赵家小子,有点不愉快?”

陆然心中一动,知道这才是今天会面的另一个重点。东海投资与赵家是否有交集?吴建国是在试探他的处事方式,还是另有用意?

“一点小摩擦,已经解决了。”陆然轻描淡写,既未否认,也未夸大,“年轻人气盛,难免的。我们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他不主动树敌,但也绝不示弱。

吴建国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不再追问。这个回答,他很满意。有锋芒,但懂得收敛;有矛盾,但能抓住重点。

茶过三巡,气氛越发融洽。

吴建国不再试探,转而透露了一些更具价值的信息。“东海投资近期也在关注高端制造和产业链升级的机会。你提到的几个方向,与我们内部的研判不谋而合。”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补充道,“‘辰夕资本’的江辰,最近在‘华科高新材料’上投入不小,据说背后有境外资本的支持,动作很快。”

陆然心中凛然。吴建国果然知道他和江辰可能存在关联(通过省城研讨会发言的深层次动机推测?),这句话既是信息共享,也是一种隐晦的提醒——你的对手,不简单。

“谢谢吴总提醒。”陆然神色不变,“沪上藏龙卧虎,我们然山资本初来乍到,还是先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研究。”

他没有表现出对江辰的特殊兴趣,保持了足够的谨慎。

吴建国欣赏地点点头:“年轻人,沉得住气是好事。沪上这个地方,机会多,陷阱也多。有些圈子,看似光鲜,实则凶险。”他话中有话,似乎意有所指,但并未明言。

最后,吴建国正式抛出了橄榄枝:“东海投资旗下有一个‘明日之星’计划,会筛选一些有潜力的早期基金管理人或者项目,进行资金和资源上的扶持。我觉得,‘然山资本’很有潜力。如果有兴趣,可以让你的运营总监,和我们下面的人具体对接一下。”

这不是直接投资,而是一个进入主流资本圈层的入场券,一个获得背书和资源链接的机会。价值巨大。

“非常感谢吴总的看重!”陆然这次没有掩饰自己的“惊喜”,态度诚恳,“这是我们然山资本的荣幸,我会让同事尽快准备资料。”

会面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送走吴建国后,陆然独自站在金茂大厦楼下,感受着黄浦江畔吹来的微风。

这次茶叙,收获远超预期。不仅获得了东海投资这条重要的人脉和潜在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吴建国那句关于“境外资本”和“凶险圈子”的提醒,几乎印证了他对“基金会”的猜测。

江辰的动作,果然在更高层面有心人的注视之下。

回到临时办公室,陆然立刻召集了陈默。

“重点监控两件事:第一,所有与‘华科高新材料’相关的券商研报、机构调研记录、以及其在各大财经论坛的讨论热度变化。第二,扩大对‘辰夕资本’关联IP的监控范围,包括其可能使用的境外代理服务器特征。”

“明白!”陈默感受到陆然语气中的凝重,立刻投入工作。

同时,陆然联系了赵文远,让他按照最高标准准备“明日之星”计划的申请材料,并叮嘱:“重点突出我们的研究能力、风控体系和在对政策导向把握上的独特优势,对于具体投资业绩,可以展示,但不必过分强调。”

他需要借助东海投资的平台,但不能完全依赖。自身的硬实力,才是根本。

随后,他拨通了钱思明的电话。

“老钱,吴总这边牵上线了,你功不可没。”陆然先肯定了对方的价值,然后话锋一转,“现在,需要你帮我深入查一件事,‘华科高新材料’除了明面上的业务,有没有一些……不那么容易查到的技术专利储备,或者正在进行的、未公开的研发项目?尤其是与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相关的。”

钱思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在评估难度和风险。“陆总,这个……有点深,需要动用些特别的关系,费用方面……”

“费用不是问题,我要的是准确和速度。”陆然斩钉截铁。

他怀疑,“基金会”和江辰如此看重“华科高新材料”,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明面上的特种陶瓷材料。这家公司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核心、更具战略价值的东西。

安排完这一切,陆然走到窗边。夕阳的余晖将黄浦江染成金色,对岸的外滩建筑群轮廓分明。

沪上的水面,已经被他这颗投入的石子搅动。东海投资的橄榄枝,吴建国的警告,江辰加速的并购,以及隐藏在更深处的“基金会”……无数条线开始交织。

他轻轻叩击着玻璃,发出清脆的声响。

风暴来临前的平静,即将结束。下一步,他该如何落子,才能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为自己谋得最大的优势,并为最终的复仇,撕开第一道缺口?

他需要等待,等待陈默的数据,等待钱思明的消息,等待“华科高新材料”自己露出破绽。

猎人的耐心,永远是猎杀成功的关键。而他已经嗅到,猎物躁动的气息越来越近。

上一章 沪上序曲 重生之财阀纪元最新章节 下一章 接续篇:百万门槛(接声明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