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泉”组织的出现,如同在密不透风的铁幕上凿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陈默将所有计算资源投入到对这个神秘组织的追踪中。这像是在数字深渊里钓取一条几乎不存在的鱼,需要极大的耐心、顶尖的技术,以及一丝运气。
他首先从那个激光烙印的原始图案入手,在暗网的各个隐秘角落、加密论坛的历史存档、甚至是一些被黑客泄露的军方人员数据库中,进行海量的特征比对。过程枯燥而漫长,安全屋内只能听到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和键盘敲击声。
几天后,陈默终于有了突破。他在一个早已废弃的、用于早期暗网交易的加密服务器日志残片中,找到了一个与“幽泉”标识关联的匿名加密邮箱地址。这个邮箱活跃于五年前,曾用于接收任务简报和支付确认,虽然早已停用,但它像一枚化石,指向了“幽泉”过去的某个联络节点。
“邮箱本身无法追踪,但我们可以分析它与外界通信时留下的元数据痕迹。”陈默向陆然解释,“比如,它曾通过哪些中继服务器,与哪些IP段进行过交互。”
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逆向工程。陈默编写了专门的爬虫程序,沿着那条早已冷却的数字足迹,一点点回溯。这个过程如同考古,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什么。
与此同时,陆然让赵文远通过东海投资以及钱思明的特殊渠道,在现实世界中调查与“幽泉”可能相关的信息,尤其是近期大额、来源可疑的国际资金流动。
就在追踪工作紧张进行时,安全屋迎来了一位意外的访客——苏映雪。
她是通过吴建国安排的绝对安全渠道到来的。一段时间不见,她清瘦了些,但眼神更加坚定,穿着一身利落的职业装,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
“听说你们遇到了麻烦。”苏映雪看着陆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我刚刚通过了一家顶级外资律所的终面,主攻方向是跨境合规与反腐败。也许……我能帮上忙。”
陆然看着她,心中有些复杂。他不想把她卷入更深的漩涡,但不得不承认,苏映雪在法律和合规领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她即将入职的那家律所拥有的全球网络和信息渠道,对他们目前调查“幽泉”和“基金会”可能至关重要。
“这里很危险。”陆然说。
“我知道。”苏映雪迎着他的目光,“但我有选择站在哪边的权利。”
最终,陆然被她说服了。苏映雪的加入,不仅能增强团队在法律层面的实力,她冷静理性的思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团队目前略显浮躁的人心。
苏映雪很快投入工作。她仔细研究了沈雨晴之前整理的关于“深蓝矿业”和“辰夕资本”的所有法律材料,并利用自己实习期间积累的人脉,开始从国际商业合规的角度,梳理“基金会”可能存在的其他违规线索。她的思路与陈默的技术追踪形成了互补。
陈默和苏映雪的双线调查,几乎在同一时间取得了关键进展。
陈默那边,通过分析那个废弃邮箱的元数据,结合近期暗网中某些特定关键词的活跃度,他锁定了一个当前可能仍在使用的、“幽泉”组织用于接收询价和初步联络的加密通信通道。这是一个位于Tor网络深处的、需要特定引荐和口令才能访问的节点。
“这个节点防御极其严密,强行攻破几乎不可能,而且会立刻触发警报。”陈默汇报,“我们只能被动监控其入口流量,尝试分析进出数据的模式。”
而苏映雪则从另一个角度带来了突破。她通过那家外资律所的内部数据库(她已获得有限访问权限),交叉比对近期一些异常的国际资金流动,发现有几笔通过复杂离岸结构清洗的、总额近亿美元的资金,最终流向了一个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匿名基金。而这个基金的唯一已知投资记录,是向一家位于东欧、名义上从事“私人安保咨询”的公司注资。
这家东欧公司的注册信息模糊,但其控股股东的名字,经过层层穿透后,与陈默监控到的那个“幽泉”通信节点所在的服务器租赁公司,存在间接关联!
“资金链对上了!”苏映雪难掩兴奋,“虽然证据链还不完整,但高度疑似‘基金会’向‘幽泉’支付佣金的渠道!”
这条资金链的浮现,意义重大。它不仅仅证实了“幽泉”与“基金会”的雇佣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条可以追查的实体线索——那家东欧的“私人安保咨询”公司,以及开曼群岛的那个匿名基金。
线索浮出水面,但也带来了新的抉择和更大的风险。
是继续潜伏,通过监控和数据分析,慢慢积累证据?还是主动出击,利用现有的线索,尝试接触或打击那个东欧公司,甚至顺藤摸瓜,追查开曼群岛的基金?
继续潜伏相对安全,但耗时漫长,且“基金会”和“幽泉”可能随时切断这些线索,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主动出击则风险极高。无论是调查东欧公司还是开曼基金,都意味着将触手伸向“基金会”更核心的领域,必然引发更激烈的反应。尤其是那个东欧公司,很可能就是“幽泉”的一个前台据点或训练基地,直接调查无异于虎口拔牙。
陆然召集了核心成员——陈默、赵文远、苏映雪,以及彪子——进行商议。
“我认为应该主动出击。”彪子第一个表态,他渴望为死去的兄弟做点什么,“我们可以派人去东欧,摸一摸那家公司的底!”
“太冒险了!”赵文远反对,“我们对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出事。而且,这会彻底暴露我们的意图。”
苏映雪则从法律角度分析:“直接调查开曼基金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获取核心信息。东欧公司是更现实的切入点,但必须非常谨慎,最好能通过当地合法的商业调查或合作名义进行,避免正面冲突。”
陈默支持苏映雪的看法:“我可以尝试通过网络,先对那家东欧公司进行远程渗透,获取更多内部信息,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陆然身上。
陆然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权衡着利弊,计算着风险与收益。他知道,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将团队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也可能带来打破僵局的契机。
最终,他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
“陈默,优先尝试对东欧公司进行低强度的网络侦察,目标是获取其组织架构、人员名单和近期活动安排,注意不要触发警报。”
“苏映雪,利用你的渠道,寻找可靠的、与东欧有业务往来的国际商业调查公司,以潜在合作方名义,对该公司进行初步的背景摸底。”
“彪子,挑选两个机灵、有境外活动经验的兄弟,开始办理去东欧邻国的签证,随时待命,但不准擅自行动。”
“文远,准备好资金,确保所有行动有充足的经费支持。”
他选择了稳扎稳打、多线并进的策略。既不冒进,也不坐等。
“记住,”陆然环视众人,语气凝重,“我们的对手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狡猾。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在获得我的最终授权前,任何人不得采取任何可能暴露我们最终目标的实质性行动。”
幽泉的魅影已在眼前浮动,通往“基金会”核心的道路似乎隐约可见。但陆然清楚,最黑暗、最危险的路段,或许才刚刚开始。他们必须像最耐心的猎人,在阴影中潜行,等待着给予猎物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