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锦绣安宁:锦堂春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千人扶持活动  原创女主     

比较

锦绣安宁:锦堂春

佘清猗忙笑着让佘伯珩起身,细细端详着他清瘦几分的面庞:“回来就好,兄长那边派人传话说你要来,一早便让府里备下了你平日爱吃的,今日便留在安北侯府。”

程琅闻讯赶来,两个年纪相仿的表兄弟相见,自是欢喜。

陆嘉学见二人都在,便道:“既都来了,不如切磋一二,让姑丈看看你们这些时日可有长进。”

程琅自知不敌,却也不怯场,执剑便上。果然不过二十余招便露败象,佘伯珩剑尖轻挑,在他腕间一点即收,已是手下留情。

佘伯珩起身,言辞清晰,举止沉稳,眉宇间既有书卷气的清雅,又不失少年人的英气。

陆嘉学打量着佘伯珩,眼中也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难得地夸赞道:“不错,出去这一趟,见识长了,气度也更沉稳了。文才武功,都精进不少。你这孩子,自幼便是出类拔萃的,遗传了你母亲的才学,父亲的英武,又得帝师孙玠大人青眼,悉心指点。好好好,再过两年到了科考的年纪,三元及第不敢说,拔得头筹定然不在话下。”这话本是夸佘伯珩,说着说着却习惯性地拿自家外甥作比,语气带上了几分嫌弃:“不像程琅那小子,文不成武不就,整日里没个正形,与你年岁相仿,却处处不及你……”

陆嘉学那句“文不成武不就”的评语刚落,程琅的眼睫便垂了下去,嘴角紧紧抿着,方才与佘伯珩切磋后的那点畅快瞬间消散无踪。

佘伯珩见状,立刻开口,语气真诚地为好友辩解:“姑丈谬赞了。程琅兄年纪轻轻便已一举得魁,入朝为官,为国效力,这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侄儿心中一向是敬佩的。科考之路艰苦漫长,侄儿还需潜心向学,不敢与程琅兄相较。”

佘清猗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放下手中的茶盏,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引得陆嘉学也看了过来。

佘清猗先是将目光投向身姿挺拔、风仪出众的侄儿佘伯珩,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慰与骄傲,声音温婉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佘清猗“伯珩自然是极好的。文武双全,沉稳持重,日后必是国之栋梁,姑母心里不知多为你高兴。”话音落下,目光便柔柔地转向一旁低着头的程琅,语气愈发温和怜爱:“可我们琅儿,难道就差了么?”一字一句,说得格外认真:“放眼京城,有多少世家子弟能在琅儿这个年纪便入朝为官,独当一面?这已是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他待人接物谦和有礼,进退有度,不知多少人家私下里夸赞,道安北侯府教子有方。便是我在府中,也常听下人议论,说程琅少爷出门一趟,不知又惹得多少姑娘家悄悄红了脸,前来探问说亲的冰人,这些年何曾断过?”说着,抬眼嗔怪地看向陆嘉学,那眼神里带着维护:“侯爷方才那话,若是让孩子们当真,离间了兄弟情分,我第一个不依。”

陆嘉学对上佘清猗的目光,再瞥一眼因佘清猗一番话而眼眶微红、偷偷挺直了背脊的程琅,以及旁边面露赞同之色的佘伯珩,他摸了摸鼻子,语气软了下来。

陆嘉学“是为夫失言。你们兄弟和睦,才是最要紧的。”

程琅飞快地抬眼看了看佘清猗,眼中满是感激,又偷偷与佘伯珩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人之间那点因比较而产生的微妙隔阂,在佘清猗这番熨帖的话语中,顷刻间冰消瓦解。

上一章 罗府要办赛文宴 锦绣安宁:锦堂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