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的宴会定在酉时,离着赴宴还有两个时辰,年世兰却早早让颂芝为自己梳妆。
她挑了件石青色绣银丝海棠的宫装,头上只簪了一支点翠珠钗,褪去了昨日册封时的浓艳,多了几分清雅,却又在眉眼间留了丝恰到好处的骄纵——既不会让皇后觉得她刻意示弱,也不会显得太过张扬。
“娘娘,这支珠钗衬得您肤色更白了。”颂芝为她插好钗子,看着镜中的年世兰,由衷赞叹。
年世兰对着镜子理了理衣领,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好看是其次,重要的是让皇后知道,本宫就算不穿正红,也压得住场子。”
颂芝似懂非懂地点头,刚想再说些什么,殿外传来周宁海的声音:“娘娘,您吩咐的东西,奴婢取来了。”
年世兰抬眼:“进来。”
周宁海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一个紫檀木盒子,躬身递到年世兰面前。
“娘娘,这里面是您要的银票和地契,一共是五万两银子,还有城郊的两处宅院,一处在西山脚下,一处靠近运河码头。”
年世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码着一叠叠银票,还有两张泛黄的地契。
她拿起地契,指尖拂过上面的字迹,心中微微安定——这是她为周宁海准备的退路,也是为自己留的后手。
周宁海是翊坤宫的总管太监,跟着她多年,忠心耿耿。
前世,他为了护她,被皇后的人打断了腿,最后还是没能逃过一死。
这一世,她不能让他再落得那样的下场。
“周宁海,你跟着本宫多少年了?”年世兰放下地契,抬眼看向他。
周宁海愣了一下,连忙回答:“回娘娘,奴婢从您刚入宫时就跟着您,算下来,已经六年了。”
“六年了啊……”年世兰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这六年,你跟着本宫,受了不少苦吧?”
周宁海连忙摇头:“娘娘说的哪里话?能跟着娘娘,是奴婢的福气。奴婢心甘情愿为娘娘做事,不觉得苦。”
年世兰看着他诚恳的眼神,心中一暖。她拿起一张银票,递到周宁海面前:“这是一万两银子,你先拿着。”
周宁海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一步,摆手道:“娘娘,奴婢不能要!奴婢每月有月例,足够用了,怎么能要娘娘的银子?”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年世兰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不是赏你的,是让你办事用的。”
她将银票塞到周宁海手里,又拿起那两张地契:“这两处宅院,一处你自己留着,另一处,你帮本宫打理好,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周宁海拿着银票,手都在发抖,他看着年世兰,眼中满是疑惑:“娘娘,您……您这是要做什么?”
年世兰站起身,走到周宁海面前,声音压得很低。
“周宁海,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这宫里的日子,看似风光,实则步步惊心。本宫今日能做华贵妃,明日就可能变成阶下囚。年家手握兵权,皇上表面上倚重,暗地里却未必放心。一旦年家出事,本宫也好不了,你这个翊坤宫的总管太监,自然也难逃一劫。”
周宁海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他虽然只是个太监,却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年家权势滔天,确实容易引起皇上的猜忌。
“娘娘,那……那奴婢该怎么办?”周宁海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你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留条后路。”年世兰看着他,眼神严肃。
“这一万两银子,你先拿去,悄悄在宫外买些产业,再找个可靠的人,帮你打理。至于这两处宅院,你平日里多去看看,确保随时能住人。”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有一日,本宫出事了,你不要管本宫,立刻带着你的家人,拿着这些银票和地契,离开京城,去西山脚下的宅院住。记住,不要回头,不要打听宫里的事,更不要提你认识本宫,安安分分地过一辈子。”
周宁海听到“本宫出事了”几个字,眼眶瞬间红了,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哽咽道:“娘娘,您不会出事的!奴婢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护着娘娘!”
“傻奴才,”年世兰伸手扶起他,“本宫不要你拼命,本宫要你好好活着。你跟着本宫一场,本宫不能让你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她拿起一张地契,塞到周宁海手里:“这处靠近运河码头的宅院,你可以改成商铺,做点小生意,足够你和家人衣食无忧了。记住,一定要低调,不要张扬,更不要跟宫里的人有任何往来。”
周宁海接过地契,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娘娘的大恩大德,奴婢永世不忘!若真有那么一天,奴婢就算死,也不会忘了娘娘的嘱托!”
“不许说死。”年世兰皱了皱眉,“本宫要你好好活着,看着年家平安,看着本宫……离开这紫禁城。”
周宁海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奴婢遵命!奴婢一定好好活着,等娘娘离开紫禁城,奴婢就去江南找您!”
年世兰笑了笑,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顺利离开这紫禁城,也不知道周宁海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但她知道,她必须为身边的人做好万全的准备,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能放弃。
“好了,起来吧。”年世兰拍了拍周宁海的肩膀,“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包括颂芝。”
周宁海连忙擦干眼泪,站起身,恭敬地说道:“奴婢明白!奴婢一定守口如瓶!”
“嗯。”年世兰满意地点点头,“你先下去吧,把这些东西收好,不要让人发现。”
“是,娘娘。”周宁海捧着盒子,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看着周宁海离去的背影,年世兰心中稍稍安定。
她已经为周宁海准备好了退路,接下来,就是颂芝了。
颂芝还小,心思单纯,需要慢慢培养,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