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灵溪又铺开一卷更宽大的图纸,上面画着三种形态各异的轮式物件,旁边标注着“三轮车”“摩托车”“汽车”。扶苏凑近细看,只见三轮车有三个车轮,前面一个转向,后面两个承重,车斗可载货;摩托车则是两个车轮,配有类似自行车的坐垫,却多了个金属圆筒;最复杂的是汽车,四个车轮支撑着封闭的车厢,内部画着齿轮、活塞,还有一个连接着油箱的装置。
“这些物件,皆是无需畜力的代步工具。”灵溪指尖划过图纸,“三轮车构造最简单,可用来短途运货,比人力推车省力,比马车灵活;摩托车轻便快速,适合单人长途跋涉;至于汽车,若用石油提炼出的燃油驱动,速度远超骏马,且能载多人多物。”
她在图纸旁写下注解:“以往从咸阳到陇西,快马需两月,马车更久;若乘汽车,日夜兼程,一日便可抵达。”
扶苏瞳孔骤缩,手指点在“一日抵达陇西”几个字上,呼吸都有些急促:“一日?这……这怎么可能?骏马奔驰尚且需歇脚,此物无需喂食,竟能跑这么快?”
“只需油箱里有燃油,它便能持续行驶。”灵溪画出汽车的发动机原理,虽简化了许多,却能看出活塞往复带动车轮的大致结构,“摩托车靠发动机驱动链条,汽车靠内燃机带动传动轴,原理虽复杂,但依着图纸,总能造得出来。”
她顿了顿,神色郑重:“三轮车可先造出来,给工坊运原料、送货物,省时省力;摩托车可装备信使,传递军情比自行车更快;汽车则可作帝王座驾、军需运输,一旦普及,整个大秦的交通都会变个模样。”
扶苏捧着图纸,只觉得上面的线条仿佛有了生命,正勾勒出一个难以想象的未来。他想起以往出巡时车马劳顿,动辄数月的行程,再想到灵溪说的“一日抵达”,只觉得心脏都在跟着震颤。
“灵儿,”他声音干涩,“这些物件若能成真,大秦的疆土,仿佛一下子就变小了。”
“不是疆土变小了,是人的脚步能走得更远了。”灵溪微微一笑,“消息传得快了,物资运得畅了,天下才能真正连为一体。”
扶苏不再多言,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好,眼神里满是激动与期待。他知道,这又是一份足以惊动朝野的重礼,一份能让大秦的血脉流淌得更快的“药方”。
不等次日,他便再次赶往章台宫,这一次,连脚步都带着风——他迫不及待想让父皇看看,灵溪又为这个时代,带来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这段内容是否符合你的设想?若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可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