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怡最近在跟进一本关于禁毒的科普书,作者是一位退休的缉毒警察,用化名写的,里面提到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却都隐去了具体的人物和地点。她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一段描述:“2018年,某缉毒队在捣毁制毒窝点时,队长为掩护队员,不幸牺牲,凶手至今在逃。”——那段时间,正是父亲牺牲的日子。
她心里一紧,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王一博的备用号。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起,那边传来嘈杂的背景音,还有人在喊“王队”,王一博的声音却很稳:“怎么了,一一?”
“你知道2018年,有个缉毒队长牺牲,凶手没抓到的案子吗?”她问,声音有点颤抖,“是不是……是不是我爸的案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王一博压低的声音:“是。凶手叫‘老鬼’,是个惯犯,当年因为我的失误,让他跑了。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找他,就是想为师傅报仇,也给你和阿姨一个交代。”
朱佳怡的眼泪掉了下来。她没想到,杀了父亲的凶手,竟然还在逍遥法外,而王一博,这些年一直在为了给父亲报仇,在暗处追查。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他总是那么谨慎,为什么他的眼里总有沉郁的光——他心里,藏着对师傅的愧疚,藏着对凶手的恨意。
“一一,你别担心,我们最近得到消息,‘老鬼’可能要潜回本市,跟境外的毒贩交易。”王一博的声音很沉稳,带着安抚的意味,“你整理资料的时候,要是发现什么跟‘老鬼’有关的线索——比如他的习惯、他常用的交易方式——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别自己琢磨,也别跟别人说。”
“好。”朱佳怡点了点头,挂了电话。她擦干眼泪,重新翻开资料,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字——她想帮王一博,想为父亲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整理一点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朱佳怡一直在仔细整理资料,把里面提到的“惯犯特征”“交易习惯”都记在笔记本上。她发现,有个案例里提到,某个毒贩“喜欢在雨天交易,因为雨声能掩盖动静”“交易时会带一个黑色的帆布包,上面绣着一朵劣质的玫瑰”——这些细节,跟父亲当年留下的笔记里,提到的“老鬼”特征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