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方向的战斗已进入白热化。
李庆才所在的二排三班,被一个从半塌猫耳洞里射出的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子弹打在掩体上方,泥土簌簌落下,偶尔有碎石溅到脸上,带来一阵刺痛。那挺机枪的位置极其刁钻,正好卡在一个天然石缝中,只留下一个狭小的射击孔,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火箭筒!干掉它!”班长牺牲后代理指挥的副班长赵德明吼着,声音在枪声中显得嘶哑而急切。
火箭筒手王海试图瞄准,刚探出半个身子,一排子弹就打在他前方的土坡上,激起一串烟尘,逼得他立刻缩了回来。
“妈的!根本露不了头!”王海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咬牙切齿地说。
李庆才紧贴着掩体,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偷偷探头看了一眼,子弹立刻呼啸而来,吓得他赶紧缩回。就在这惊鸿一瞥间,他注意到那个机枪火力点侧翼有一处不太明显的凹陷,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迂回路线。
“副班长,”李庆才咽了口唾沫,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不颤抖,“右边那个弹坑后面,好像能绕过去。”
赵德明顺着李庆才指的方向看去,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是有个死角。李庆才,张卫国,你们两个试试从那边摸过去,用手榴弹解决它。”
被点到名的张卫国是个山东大汉,平时沉默寡言,但战斗经验丰富。他检查了一下手中的手榴弹,对李庆才使了个眼色:“跟紧我,动作要快。”
两人趁着机枪换弹的短暂间隙,猛地从掩体后跃出,扑向右侧的弹坑。子弹立刻追着他们的脚步而来,打在身后的泥土上。李庆才感到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小腿飞过,裤管顿时被划开一道口子,所幸没有伤到皮肉。
他们成功滚进弹坑,大口喘着气。弹坑里积着浑浊的雨水,混合着暗红色的血渍。一具越军士兵的尸体半泡在水中,已经肿胀发白。
“别看他,集中精神。”张卫国低声道,从弹坑边缘小心地观察前方路线。
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到那个机枪火力点,大约有三十米的距离,中间有几处可供掩护的弹坑和石块。但问题是,越军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薄弱环节,不时有子弹扫过这片区域。
“我数三下,你先冲向下一个弹坑,我掩护。然后你掩护我。”张卫国简单布置战术。
李庆才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步枪。尽管这是他第一次执行这种任务,但连日来的战斗已经让他的神经变得坚韧了许多。
“一、二、三!”
李庆才猛地跃出弹坑,以之字形路线冲向约十五米外的另一个弹坑。几乎同时,张卫国开始向机枪火力点方向射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子弹在李庆才身边呼啸,他能感觉到死神擦肩而过的寒意。终于,他成功扑进了第二个弹坑,肺部因剧烈运动而火辣辣地疼。
现在轮到张卫国移动了。李庆才探出枪口,向机枪火力点连续射击。他的射击可能不会命中那个狭小的射击孔,但足以干扰对方的注意力。张卫国趁机快速移动,熟练地利用每一个掩体,很快就到达了李庆才所在的弹坑。
“干得好,新兵蛋子。”张卫国难得地夸了一句,拍了拍李庆才的肩膀。
两人如法炮制,又经过两次交替掩护,终于到达了距离机枪火力点仅十余米的一个石堆后面。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射击孔,甚至能闻到从里面飘出的硝烟味。
张卫国取出两枚手榴弹,拔掉保险销,对李庆才使了个眼色:“我数到三,一起扔,然后立刻后撤。”
李庆才也拿出自己携带的手榴弹,手指扣住拉环,手心全是汗。
“一、二、三!”
四枚手榴弹划出弧线,准确地飞向那个射击孔。两人立刻转身扑向最近的掩体。接连四声爆炸后,那挺恼人的机枪终于哑火了。
“解决了!”李庆才兴奋地喊道,一种成就感涌上心头。
但就在他们准备返回时,从已被炸毁的火力点侧翼,突然闪出三个越军士兵,手中的AK-47喷出火舌。张卫国反应极快,一把将李庆才推倒在地,自己却慢了一步,胸口爆出几朵血花。
“卫国哥!”李庆才惊叫道。
张卫国重重地倒在他身边,鲜血从嘴角涌出,他的眼睛瞪着李庆才,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李庆才的大脑一片空白,随即被一种冰冷的愤怒所取代。他举起步枪,对准那三个正在冲过来的越军士兵扣动扳机。一个点射,最前面的那个越军应声倒地。另外两个立刻寻找掩护,与李庆才对射起来。
子弹在李庆才头顶呼啸,他躲在石堆后面,更换弹匣的手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就在这时,主攻方向的压力因机枪火力点的摧毁而大减,赵德明带领其他战士发起了冲锋。
“冲啊!为班长和卫国报仇!”
被张卫国的牺牲所激励,战士们发出愤怒的吼声,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冲向越军阵地。剩下的两个越军士兵见势不妙,试图后撤,但被李庆才精准的点射击中,双双倒地。
李庆才没有加入冲锋的队伍,他跪在张卫国的尸体旁,看着这个刚才还生龙活虎的战友,现在已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张卫国的眼睛还睁着,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质问这场战争的意义。
“放心吧,卫国哥,我会替你多杀几个敌人。”李庆才轻声说着,伸手为张卫国合上了双眼。
赵德明带着部队冲过来,看到这一幕,沉默地拍了拍李庆才的肩膀:“记住这一刻,但不要被它吞噬。战场上,悲伤是奢侈品。”
李庆才默默点头,站起身,抹去脸上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他捡起张卫国留下的步枪和剩余弹药,跟随部队继续前进。
越过已被摧毁的火力点后,地形开始变得复杂起来。这里是一片被炮火摧残过的竹林,原本挺拔的竹子现在东倒西歪,有的被炸成碎片,有的还在燃烧,发出噼啪声响。竹林深处,越军利用天然地形构筑了更多防御工事,枪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让人难以判断敌人的确切位置。
“分散队形!注意竹楼和地道入口!”赵德明大声命令道。
部队呈散兵线推进,每个人都警惕地注视着周围。雨水使能见度降低,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掩盖了可能的脚步声。这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考验。
李庆才小心地前进,枪口随着目光移动。经过刚才的战斗,他的感官变得异常敏锐,能察觉到最细微的异常。在一处被炸毁的竹篱笆后面,他注意到几片竹叶不自然地抖动——不是风吹的那种规律摆动,而是急促的、人为的颤动。
他立刻举枪瞄准,同时向旁边的战友发出警示手势。几乎就在同时,从竹篱笆后闪出两个越军士兵,手中的冲锋枪喷出火舌。
李庆才抢先开火,一个点射击中了左边的越军。右边的越军子弹打偏了,击中了他身旁的竹子,碎片四溅。旁边的老兵陈大山反应极快,一个滚翻后举枪射击,解决了第二个越军。
“好小子,眼神不错。”陈大山冲李庆才竖了竖大拇指。
李庆才没有时间感受被表扬的喜悦,因为更多的枪声从竹林深处传来。显然,他们闯入了一个越军的防御节点。
战斗在竹林中变得极其混乱和残酷。双方距离很近,常常是打个照面就开火,根本没有时间瞄准。竹子限制了视野,但也提供了掩护。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和垂死者的呻吟在竹林中回荡,形成一种诡异的和声。
李庆才跟着陈大山和其他战友,在竹林中艰难推进。每前进一米都可能遭遇敌人,每个转弯都可能面临生死考验。他的神经始终紧绷,手指从未离开扳机。
在一处相对开阔的地带,他们遭遇了更加顽强的抵抗。越军在这里构筑了一个环形防御阵地,各种火器组成交叉火力,将进攻部队压制在一片洼地中。
“这样硬冲不行!”赵德明观察着敌情,眉头紧锁,“需要有人从侧翼迂回。”
李庆才注意到阵地右侧有一道不太明显的干涸水沟,似乎可以通往越军阵地的后方。他向赵德明指出了这一点。
“好,我带几个人从正面吸引火力,陈大山,你带李庆才和王海从水沟摸过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赵德明迅速做出决定。
陈大山点头,对李庆才和王海使了个眼色,三人悄无声息地向水沟移动。水沟很深,足够隐藏他们的身形,但底部满是淤泥和积水,前进十分困难。
他们在泥泞中匍匐前进,枪声在头顶呼啸。每前进一米都异常艰难,淤泥试图吞噬他们的身体,积水冰冷刺骨。李庆才感到自己的体力在迅速消耗,但求生的本能和完成任务的责任感支撑着他继续前进。
大约二十分钟后,他们终于绕到了越军阵地的侧后方。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越军的防御布置:三个机枪火力点呈三角形分布,中间是约一个排的步兵,正在与正面的赵德明部队激烈交火。
“看到那个拿着望远镜的了吗?估计是个指挥官。”陈大山低声道,指向阵地中央一个正在指挥作战的越军军官。
王海架起火箭筒,瞄准了最左侧的机枪火力点:“我先干掉那个机枪,然后你们集中火力打指挥官和右侧的机枪。”
李庆才和陈大山点头表示明白。王海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火箭弹拖着尾焰飞出,准确命中目标,左侧的机枪顿时哑火。
几乎在爆炸的同时,李庆才和陈大山一起开火。李庆才瞄准了那个越军指挥官,一个点射,对方应声倒地。陈大山则向右侧的机枪火力点连续射击,干扰对方的操作。
突如其来的袭击使越军阵脚大乱。正面的赵德明抓住机会,率领部队发起了猛烈冲锋。在两面夹击下,越军的抵抗迅速崩溃,残存的士兵开始向后方撤退。
“追!不要给他们重组防线的机会!”赵德明大声命令。
部队乘胜追击,越过度过的越军阵地,向440高地的核心区域推进。此时的李庆才已经疲惫不堪,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他的作战服被泥水完全浸透,枪管因连续射击而烫手,身上的弹药也已消耗大半。
但他们没有时间休息。越军的抵抗虽然减弱,但零星的冷枪和诡雷仍然构成威胁。每前进一步,都可能面临死亡的考验。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