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函的感情线先放放,我先写两章杨桂的,因为我用的是语音来打字,所以更新的比较快,我手稿写了挺多的😁谢谢你们的花花和收藏,也谢谢那个回复我的宝宝😁爱你❤
---
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的木质地板投下温暖的光斑。杨博文的公寓里弥漫着咖啡的醇香和悠扬的古典乐,是张桂源正在弹奏的德彪西《月光》。
杨博文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书房处理公务,而是放松地靠在客厅舒适的沙发里,闭着眼睛,指尖随着音乐的韵律在膝盖上轻轻点着。张桂源的琴声不像职业演奏家那般精准炫技,却自有一股纯净动人的韵味,像是山间清泉,潺潺流淌,能轻易抚平人心头的焦躁。
一曲终了,余音在空旷的客厅里缓缓消散。
张桂源放下手,有些紧张地转头看向杨博文:“博文哥,怎么样?是不是……还是有点生涩?”
杨博文睁开眼,目光落在少年带着忐忑的、亮晶晶的眼睛上,唇角不自觉地带上了温和的笑意:“很好。情感很到位,比上次又进步了。”他顿了顿,补充道,“特别是中间那一段,很有画面感,像真的看到了月光下的水面。”
他的夸赞总是具体而真诚,从不敷衍。张桂源的脸微微泛红,心里像是被蜜糖填满,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翘起。
“对了,”杨博文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起身从旁边的抽屉里取出一个包装精美的长方形盒子,走到张桂源面前,“看看喜不喜欢。”
张桂源疑惑地接过,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保存完好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黑胶唱片,封套是复古的设计,上面是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曲目。
“这是……”张桂源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是卡萨尔斯那个版本的……?这很难找的!”
杨博文看着他毫不掩饰的欣喜,眼神柔和:“偶然在一位收藏家朋友那里看到的,想起你上次提过很喜欢巴赫,就借来给你听听。黑胶的音质,和数字音乐不太一样。”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张桂源知道,这绝不仅仅是“偶然”。杨博文总是这样,细心地将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流露出的每一个喜好都记在心里,然后用一种不给他任何压力、却恰到好处的方式满足他。
“谢谢博文哥!”张桂源抱着那套珍贵的唱片,像是抱着什么稀世珍宝,眼睛亮得惊人,“我……我太喜欢了!”
看着他纯粹的笑容,杨博文觉得,仅仅是这份笑容,就值得他做任何事。他伸手,轻轻揉了揉张桂源的头发,动作自然亲昵:“喜欢就好。要不要现在听听看?”
张桂源用力点头。
杨博文走到那套价值不菲的黑胶唱机前,熟练地操作起来。沉稳而富有质感的大提琴声很快流淌出来,充盈着整个空间。不同于钢琴的清脆,大提琴的声音醇厚温暖,带着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张桂源盘腿坐在唱机前的地毯上,抱着膝盖,听得入了迷。
杨博文没有打扰他,重新坐回沙发,拿起之前看了一半的书。阳光,音乐,还有地毯上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少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不知过了多久,张桂源忽然轻声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旋转的黑胶唱片上,声音带着一丝如梦似幻的飘忽:“博文哥,有时候我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杨博文从书页中抬起头,看向他。
张桂源转过头,眼神干净得像被水洗过的天空:“遇见你,能像现在这样,听喜欢的音乐,不用为下个月的房租和学费发愁……一切都好得不真实。”
他的语气里没有谄媚,只有一种单纯的、小心翼翼的珍惜。
杨博文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了。他放下书,走到张桂源身边坐下,与他并肩靠坐在沙发边。他没有看张桂源,目光也投向那缓缓旋转的黑色胶片,声音低沉而平稳:
“不用觉得不真实。”他说,“这些都是你应得的。你的才华,你的努力,都值得被好好对待。”
他顿了顿,侧过头,目光认真地看着张桂源:“而我,很幸运能遇到你。”
他的话语坦诚而直接,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却比任何情话都更有力量。张桂源怔怔地看着他,看着他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的眉眼,看着他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认真和……他暂时还不敢深究的温柔。
心脏不受控制地快速跳动起来,脸颊也染上了绯红。
杨博文看着他害羞的样子,低低地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张桂源放在地毯上的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将张桂源微凉的手指完全包裹。
张桂源身体微微一僵,却没有挣脱。一股暖流从两人相握的手掌传递过来,瞬间涌遍四肢百骸,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感和……悸动。
黑胶唱片还在悠悠地转着,大提琴的旋律低沉舒缓,像情人间的呢喃。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地板上,亲密地交融在一起。
没有惊心动魄的告白,没有撕心裂肺的拉扯。
只有这一刻,阳光正好,音乐正好,身边的人也正好。
张桂源悄悄收紧手指,回握住那只温暖的大手,将头轻轻靠在了杨博文的肩膀上。
他想,或许这不是梦。
或许,他真的可以,抓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