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接近打烊时分。送走最后一桌聊得尽兴的剧组工作人员,我正准备开始每日的清扫,风铃却又一次响起。
我抬头,有些意外。门口站着的是丞磊,依旧是一身素色便装,神情却不像上次那样从容,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甚至有些风尘仆仆。
“抱歉,林老板,这么晚打扰。”他的声音比上次低沉了些,带着些许沙哑,“请问……还能做一份蛋炒饭吗?打包。”
“可以的,您请稍坐,很快就好。”我放下手中的抹布,没有多问,转身进了厨房。
灶火重燃,熟悉的流程再次启动。蛋液在热油中绽放,米饭在锅铲下翻滚。在炒饭的间隙,我透过明档看到他并没有坐下,而是静静站在柜台边,目光落在窗外横店依旧闪烁的霓虹上,眼神有些放空,像是在出神,又像是在缓解某种累积的压力。他的背影在深夜的灯光下,显得比白日里更单薄了些。
很快,炒饭打包好。我递给他时,轻声问了句:“今天收工很晚?”
他接过打包袋,像是被拉回了现实,微微颔首:“嗯,一场戏反复拍了很多条,刚结束。”他顿了顿,像是解释,又像是自言自语,“有点累,想吃点……踏实的。”
“蛋炒饭管饱,也踏实。”我接口道。
他闻言,唇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笑容很淡,却比上次多了点真实的温度:“是啊。谢谢。”
他付了钱,提着那份简单的夜宵,再次融入夜色。来去依旧安静,却比上次多了一份深夜独有的疲惫与依赖。
收拾好厨房,关掉大部分灯,我锁好店门,沿着小巷往住处走。夜风微凉,吹散了忙碌一天的倦意。走到离小店不远的一个拐角,借着路灯昏黄的光,我看到了一个有些意想不到的画面——
丞磊并没有走远。他坐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花坛边缘,那双看起来价值不菲的鞋子随意地踩在路沿石上。他低着头,正一口一口地吃着那份刚刚打包的蛋炒饭。吃相依旧斯文,速度却不慢,在这个无人的深夜街头,他卸下了所有在镜头前和人群中的姿态,像一个最普通的、加班到深夜的年轻人,急需用一份热乎的食物来填补空虚的胃和疲惫的心。
他没有注意到我。我也没有打扰,只是悄悄放轻了脚步,从另一侧绕了过去。
回到住处,那个坐在路灯下安静吃炒饭的背影,却在我脑海里停留了很久。我想起他说的“有点累,想吃点踏实的”。这份深夜的蛋炒饭,对于他而言,或许不仅仅是一顿夜宵,更是一种无需言语的慰藉,一种在紧张工作后,能让身心短暂着陆的“踏实”。
第二天下午,王彦霖跑来吃面,我无意间提起昨晚很晚还看到丞磊在路边吃炒饭。
王彦霖嗦了一大口面,含糊不清地说:“他啊,正常!别看他平时闷不吭声,对戏可较真了,跟自己死磕那种。有时候一条戏过不去,他能琢磨一晚上。估计是昨晚又跟自己较劲了,累瘫了,也就你那儿一口热乎饭能让他缓口气。”
他吞下面条,又补充道:“不过这小子挺有意思,再累也不见他在人前失态,也就深更半夜没人时候,才会那么……接地气儿。”
我了然地点点头。原来那份安静和细致之下,包裹着的是如此巨大的专注和执着。而那碗深夜的蛋炒饭,则成了他短暂卸下铠甲、回归本真的时刻。
“边缘小厨”的存在,对于这些星光熠熠的过客来说,意义似乎越来越丰富。它可以是王彦霖的“救命食堂”,可以是吴京的“能量补给站”,可以是罗云熙的“免辣安全区”,可以是周也的“定制厨房”,可以是王鹤棣的“御用充电站”,可以是杨紫的“味蕾小放纵”,也可以是丞磊这样安静的人,在深夜里寻找“踏实”的角落。
这或许就是烟火人间的魅力,总能在不经意间,温暖每一个需要它的灵魂,无论那灵魂披着怎样的外衣。夜色依旧,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