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星海织梦人
本书标签: 幻想 

第十五章:沉默的哨兵

星海织梦人

基于对维度之弦的初步理解,“静默哨兵”计划从蓝图迅速变为现实。这不再仅仅是部署探测器,而是在太阳系的战略要冲,种下一只只沉默的、拥有超维感官的“眼睛”。

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首融合的史诗。在近地轨道的巨型船坞,“希望之星”号,人类工程师驾驶工程机甲,将锻造好的超导合金骨架精准拼接,它们构成了哨站的“骨骼”,确保其在宇宙严酷环境下的绝对稳定和高效能量传导。随后,夜之子的生物工匠们,如同最精密的3D打印机,将培育好的“虚空星苔”孢子群落,小心翼翼地“播种”在合金骨架之上。这些孢子在以特定频率的能量场滋养下,迅速生长蔓延,它们的根系与合金融为一体,它们的“灵须”——那些纤细如量子泡沫、却能感知维度涟漪的感知器——如同活着的神经网络,覆盖了整个哨站表面,并向周围的虚空延伸。

每一座哨站的核心,都镶嵌着一块拳头大小、内部流光溢彩的“共鸣水晶”。这是琳博士团队与守光者们在母树深处,耗费巨大心力“孕育”出的奇迹。水晶内部,人类刻蚀的微观逻辑电路与夜之子引导生长的天然能量脉络相互缠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生意识。它不进行传统计算,而是进行“模式识别”和“质感判断”,如同一个拥有第六感的婴儿,能本能地分辨出母亲的心跳与陌生噪音的区别。

地月L2拉格朗日点,“守夜人一号”哨站如同一个沉默的、覆盖着暗蓝色苔藓的金属海胆,悬浮在永恒的日光与地影交界处。指挥官伊莎贝拉·陈凝视着主屏幕上那幅实时变幻的“宇宙心电图”——这是将哨站感知到的多维波动,翻译成人类视觉可以理解的复杂波形图。它代表着太阳系时空结构的“健康状态”。

“共鸣师李,报告感知域状态。”伊莎贝拉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舱内响起。她口中的“共鸣师”,是对像李琟这样能够与哨站生物网络进行深度意识连接的操作员的正式称谓。

李琟并未坐在传统控制台前,而是悬浮在一个充满营养液和神经连接线的透明维生舱中。他的双眼紧闭,意识已部分融入哨站广阔的感知网络。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带着一丝空灵的回响:“感知域稳定,指挥官。L2时空曲率平滑,背景弦音和谐,稳定在7.3至7.5柯伯区间。虚空星苔群落生态旺盛,灵须网络覆盖半径已达零点五三个天文单位,正在向柯伊伯带方向缓慢延伸。”

他的报告是冰冷数据与生命感知的结合体。在哨站内,人类成员负责维持系统运行、分析常规数据;而共鸣师们,则负责聆听那些仪器无法完全捕捉的、来自维度层面的细微“杂音”或“预兆”。

突然,李琟悬浮的身体轻微地抽搐了一下,他放置在感应平台上的手指猛地收紧。“等等……有干扰……非常细微……”

主屏幕上,那平稳流淌的波形图边缘,出现了一道极其短暂、频率高到几乎超越探测极限的尖脉冲,像是一根宇宙尺度上的冰冷探针,在时空的薄膜上轻轻一点,旋即消失。常规监测系统甚至没有将其记录为异常事件。

“描述特征,李!”伊莎贝拉的声音瞬间绷紧。

李琟的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捕捉那转瞬即逝的感觉:“它……非常快,能量级别极低,但……质感不对。不像自然现象,也不像‘星语者’的广谱信号……它很‘冷’,非常冷,带着一种……绝对的、非生命的秩序感。和‘归档者’那种古老的、观察性的‘注视’完全不同,这个更……更具侵略性,虽然只是一刹那。”

伊莎贝拉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她立刻调出深层记录模块,将那一纳秒的数据流,连同李琟所有的主观感受描述,加密打包,通过一条极其隐蔽的、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定向信道,发回地球联合指挥中心。这并非战斗警报,而是一个最高优先级的“异常接触备注”。一个来自深空的、意义不明的试探。

“哨站进入‘琥珀警戒’状态,”伊莎贝拉的声音恢复了冷静,但眼神锐利如鹰,“通知所有‘静默哨兵’,调整灵须敏感度,重点筛查该频段及具有类似‘冰冷秩序’质感的波动。保持绝对静默,重复,保持绝对静默。”

“守夜人一号明白。保持静默,持续监听。”

哨站重新陷入了死寂,只有维生系统低沉的运行声和能量流经共鸣水晶时发出的、几乎不可闻的嗡鸣。在浩瀚的宇宙背景下,它渺小如尘。但在其内部,两个文明智慧结晶铸就的感官,已如同最敏锐的触须般张开,聆听着宇宙的呼吸,警惕着那可能隐藏在和谐背景音之下,代表着终极毁灭的不协和音。守望,在无声中变得愈发沉重。

上一章 第十四章:维度之弦 星海织梦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群星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