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这天,青溪镇飘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给屋顶、树枝都披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镇上的人们都躲在屋里烤火,嘴里念叨着:“立冬补冬,补嘴空。”苏清和站在百草堂的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景,心里想着,立冬养生,重在补肾藏精。
百草堂里,林伯庸正在用当归、枸杞、羊肉炖药膳汤。砂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清和,把这汤盛出来,给镇上的人们暖暖身子。立冬之后,天气寒冷,需要补补身子,储存能量。”
“师父,立冬是不是该吃点饺子?”苏清和一边盛汤一边问道。立冬吃饺子是青溪镇的习俗,说是吃了饺子,冬天就不会冻耳朵。
林伯庸点点头:“是啊,张婶已经在和面了,等会儿做白菜猪肉馅的饺子,大家一起尝尝。”他顿了顿,又道,“对了,昨日镇北的赵大爷派人来说,他这几日总觉得腰膝酸软、精神不振,你下午过去看看吧。”
赵大爷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太好,尤其到了冬天,就容易出现各种不适。苏清和心里想着,立冬之后,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赵大爷怕是肾精不足了。
午后,雪停了,阳光出来了,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苏清和提着药箱往镇北走,路上的积雪被踩得咯吱作响。路过一片竹林时,看到竹子上挂满了积雪,依然挺拔不屈。
“苏姑娘,这么冷的天还出诊啊?”一个正在扫雪的老人问道。
“是啊,赵大爷身体不舒服,我去看看。”苏清和笑着说。
老人叹了口气:“这天一冷,老人们就容易生病,多亏有你这么好的姑娘。”
到了赵大爷家,赵大爷正坐在炕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还是觉得冷。“清和丫头,你可算来了,我这腰啊,腿啊,都酸得厉害,浑身没力气,总想睡觉。”
苏清和走到炕边,给赵大爷号了脉,说道:“赵大爷,您这是肾精不足,阳气亏虚所致。立冬之后,万物蛰伏,人体也需要藏精蓄锐,您年纪大了,肾精渐衰,所以才会出现这些症状。”
她打开药箱,取出一些药材,说道:“我给您开一副金匮肾气丸,能补肾助阳。另外,您可以多吃些黑芝麻、核桃、羊肉等补肾的食物,注意休息,别劳累。”
赵大爷点点头:“好,好,都听你的。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苏清和又嘱咐了赵大爷一些注意事项,才离开赵大爷家。
从赵大爷家出来,苏清和看到镇上的人们都在忙着腌肉、灌香肠,准备过冬的食物。空气中弥漫着肉的香气,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味道。
回到百草堂时,张婶已经把饺子做好了,放在盘子里,热气腾腾的。苏清和拿起一个饺子尝了尝,鲜美可口。“张婶,您做的饺子真好吃。”
林伯庸坐在椅子上,看着苏清和吃饺子,笑着说:“清和,你可知立冬为何要补肾藏精?”
苏清和想了想,说道:“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减慢,需要补肾藏精,为来年春天的生发做准备。”
“不错,”林伯庸点点头,“肾是先天之本,主藏精,冬季补肾,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抵御寒冷。所以立冬养生,要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肾精得到充分的储存;饮食上要多吃些温热的、补肾的食物,像羊肉、狗肉、海参等;还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和脚部,因为腰为肾之府,脚为肾之根。”他指了指院子里的梅花,“你看这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绽放,它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的身体也一样,要在立冬时节好好补肾藏精,积蓄能量,才能抵御寒冬。”
苏清和望着院子里含苞待放的梅花,若有所思地说:“师父,我明白了。就像这梅花,在冬天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绽放,我们也要在立冬时节做好补肾藏精,让身体保持健康,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林伯庸笑了笑:“你能明白就好。这立冬过后,天气会越来越冷,还有小雪、大雪、冬至等节气,你要多学习冬季养生的知识,为镇上的人们做好服务。”
夜晚,寒气更重了,苏清和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感觉很暖和。她想起赵大爷虚弱的样子,心里想着,立冬的寒冷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严峻,但只要做好补肾藏精,注意饮食和休息,就能健康地度过这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