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青溪镇迎来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生疼的,连屋檐下的冰棱都冻得又粗又长。镇上的人们都裹紧了棉袄,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苏清和坐在百草堂里,一边搓着手取暖,一边整理着药材,心里想着,小寒养生,重在固肾防寒。
林伯庸正在用鹿茸、枸杞和白酒泡药酒。透明的白酒里泡着暗红色的鹿茸和鲜红的枸杞,看着就让人觉得暖身。“清和,把这药酒封好,埋在院子里的土里,过些日子取出来,给镇上那些阳气不足的老人喝,能温肾壮阳。”
“师父,小寒是不是该吃点腊八粥?”苏清和一边帮忙封酒坛一边问道。小寒喝腊八粥是青溪镇的习俗,说是喝了腊八粥,整个冬天都不会生病。
林伯庸点点头:“是啊,张婶已经在准备腊八粥的食材了,有糯米、红豆、红枣、莲子、桂圆等,熬出来又香又甜,还能滋补身体。”他顿了顿,又道,“对了,镇西的吴大叔前几日去河里凿冰捕鱼,回来就说腰疼得厉害,你下午过去看看吧。”
吴大叔是个捕鱼能手,冬天也闲不住,总喜欢去河里凿冰捕鱼。苏清和心里想着,小寒天寒地冻,吴大叔怕是寒邪侵入肾脏,才会腰疼。
午后,风稍微小了些,但温度依旧很低。苏清和穿上厚厚的棉靴,裹紧围巾,提着药箱往镇西走。路过河边时,看到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几个孩子正在冰上抽陀螺,玩得兴高采烈。
“孩子们,冰面滑,小心点,别摔着。”苏清和忍不住提醒道。
一个孩子抬起头,笑着说:“苏姐姐放心,我们经常在这儿玩,没事的。”
到了吴大叔家,吴大叔正趴在炕上,哼哼唧唧地喊疼。“清和丫头,你可算来了,我这腰啊,疼得直不起来,稍微动一下就像要断了似的。”
苏清和走到炕边,轻轻按了按吴大叔的腰部,吴大叔疼得龇牙咧嘴。“吴大叔,您这是寒邪侵袭肾经,导致腰部经络不通所致。小寒这么冷的天,您去河里凿冰,寒气不请自来啊。”
她打开药箱,取出艾灸条和膏药,说道:“我先给您艾灸一下肾俞、命门等穴位,温通经络,再给您贴上活血化瘀的膏药。另外,我给您开一副肾着汤,能温化寒湿,您按时服用。这段时间可千万别再去河里捕鱼了,好好在家歇着。”
吴大叔连连点头:“不去了,不去了,打死我也不去了。清和丫头,你可得让我快点好起来啊。”
苏清和给吴大叔艾灸完,又贴上膏药,吴大叔说感觉舒服多了,不那么疼了。“多谢你啊,清和丫头,真是救了我了。”
从吴大叔家出来,苏清和看到镇上的人们都在忙着扫雪,把道路上的积雪清扫干净,方便大家出行。寒风里,他们呼出的白气很快凝成了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股韧劲。
回到百草堂时,张婶已经把腊八粥熬好了,盛在碗里,五颜六色的,看着就有食欲。苏清和拿起勺子舀了一口,软糯香甜,浑身都暖和了。
林伯庸坐在火炉边,一边烤火一边说:“清和,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寒邪最容易损伤肾阳,所以固肾防寒是重中之重。你看那些冬眠的动物,这时候都躲在洞里不出来,就是在固藏阳气。人也一样,要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和脚部,饮食上多吃些温热补肾的食物,像羊肉、狗肉、韭菜等,才能守住这一身阳气。”
苏清和点点头,望着窗外呼啸的寒风,心里想着,小寒的冷是对生命的考验,但只要做好固肾防寒,守住体内的阳气,就能挨过这最寒冷的日子,等待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