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许清淮总“顺路”绕到法学院附近的公告栏前徘徊,期盼能再次偶遇那道身影,却始终未见。
“清淮!你等等我!”周五下午的课刚结束,楚甜甜的声音就从教学楼门口追了过来。手里挥舞着一张印着蓝色字体的社团招新宣传单,“你快看!今年辩论队居然是陆知夏学姐负责招新!”
许清淮脚步一顿,心跳倏然漏拍。她接过传单,上面“校辩论队招新”几个字格外醒目,负责人那一栏赫然印着“陆知夏”。
沈知遥跟在后面,推了推眼镜补充:““陆学姐去年是全校最佳四辩,据说她结辩的时候,逻辑闭环特别稳,从来没被对手找到过漏洞。”
许清淮指尖轻抚过那个名字,脑海中浮现陆知夏挽起袖口的手臂线条和那双沉静的眼眸。一个念头悄然生根——这是靠近她的机会。
“我和林薇报街舞社,知遥去书法社,你呢?”楚甜甜热络地搭着她肩膀。
“我……我想报辩论队。”许清淮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笃定。
当晚,她对着招新表研究了两个小时。查阅资料后,她明白四辩需缜密的总结能力,正是陆知夏所长。可转念一想,自己零基础,万一被陆知夏直接拒绝怎么办?
犹豫再三,她在“意向辩位”填了看似基础的一辩,却在“个人优势”一栏写下“擅长总结逻辑,对细节敏感”这些都是属于四辩的特质,像她悄悄埋下的伏笔,期待能被那人察觉。
招新日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人声鼎沸。辩论队的蓝色摊位前,陈默学长正热情宣传:“想挑战四辩的同学看过来!陆学姐亲自指导结辩技巧,机会难得啊!”
他身后,陆知夏穿着米白衬衫,袖口挽至肘间,正低头审阅表格。身旁短发的凌烟活泼地分发资料,偶尔侧身与陆知夏低语两句,引得对方唇角微扬。她是陆知夏的室友,队里的二辩,更是气氛担当。
许清淮排在队尾,手心沁出薄汗。轮到她了,她深吸气,将表格轻放在陆知夏面前。
陆知夏拿起表格,目光在“许清淮”姓名处略有停顿,似有印象。但当看到“意向辩位:一辩”时,她轻轻蹙眉。
凌烟探头瞥见,笑着用手肘碰碰陆知夏,声音不大却清晰:“哟,这小学妹看着文文静静的,想挑战一辩啊?勇气可嘉。不过……”她拖长了调子,意有所指,“我咋觉得她更像会默默观察、然后一击必杀的类型呢?”
陆知夏没接凌烟的话,却抬眼看向许清淮,目光沉静而直接:“你想报一辩?”她的声音清淡,却带着审视。
许清淮脸颊瞬间烧透,预想的说辞在陆知夏清澈的目光和凌烟了然的笑意下溃不成军,只能含糊地“嗯”了一声,低下头。
“但你的优势描述更符合四辩需求,”陆知夏指尖轻点表格,语气平和却切中要害,“一辩需强在快速构建框架和清晰表达,这与‘总结细节’的侧重点不同。”
“我、我是觉得……一辩也挺好的,”许清淮张了张嘴,声音发颤,“我、我可以学……”
见她慌乱无措的模样,陆知夏语气稍缓:“辩位与能力匹配很重要,这关系到个人和团队的表现。你需要想清楚真正适合的方向,以及是否真心热爱辩论。”
许清淮的眼眶有点发热,她知道陆知夏说的是对的,自己的小把戏确实很幼稚。她咬了咬下唇,正想道歉,却看到陆知夏伸手把报名表推了过来。
“你先回去想清楚,”陆知夏的声音软了些,眼神里多了丝不易察觉的温和,“想明白自己到底适合哪个辩位,也想清楚是不是真的喜欢辩论,下次再来。”
许清淮接过报名表,紧紧攥在手里,几乎是逃也似的跑出了活动中心。她一路跑到教学楼后的香樟树下,才敢停下来大口喘气。
她刚平复了一下呼吸,身后就传来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喂,小学妹!”
许清淮吓了一跳,回过头,看见凌烟正双手插兜,悠闲地朝她走来,脸上挂着明朗的笑容。“跑这么快干嘛?我们又不会吃了你。”
“凌、凌烟学姐……”许清淮有些不知所措。
凌烟悠闲走来,笑容明朗:“别紧张。不过,”她压低声音,带着善意的调侃,“喜欢四辩就直接说嘛。知夏她面冷心软,尤其欣赏认真的人。她刚才可看了你名字两遍哦,我记得上次开学她帮你搬行李回来,还提过一句有个新生挺有意思的。”
这个消息像烟花一样在许清淮脑海里炸开,让她瞬间忘了刚才的尴尬。
凌烟看着她亮起来的眼睛,满意地点点头:“所以啊,别灰心。真想进辩论队,就拿出点诚意和实力来。下次好好准备哦!”她说完,潇洒地挥挥手,“走啦,记得好好想清楚辩位!”
许清淮心中的羞窘被一股甜暖的希望冲散。陆知夏记得她。
“清淮!你怎么跑这么快?”楚甜甜的声音传来,她和林薇、沈知遥拎着奶茶走过来。看到许清冉手里的表格,楚甜甜立刻凑上前:“没报上吗?没事!咱们还可以报其他社团……”
许清淮却摇摇头,嘴角微扬:“没报上,但我和陆学姐说上话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