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之后,左奇函依旧每天来“静语书斋”报到,只是两人之间的氛围,似乎悄悄起了些变化。
杨博文不再像最初那样,一和左奇函对视就慌乱低头,偶尔甚至能鼓起勇气,主动说些关于古籍考证的新发现。而左奇函,也少了几分刻意的逗弄,更多时候是安静地看着杨博文忙碌,目光里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
那套民国戏曲手稿被送到了左奇函的公寓。他特意拍了照片发给杨博文,问他什么时候有空去看。
杨博文看着照片里泛黄的纸页和工整的字迹,心跳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去左奇函家……这个念头让他莫名紧张,却又有种隐秘的期待。
杨博文「这周末可以吗?」
他斟酌着回复。
左奇函「随时。」
左奇函「😃」
左奇函的消息回得很快,后面还加了个笑脸表情,和他平时的风格不太一样。
杨博文盯着那个笑脸看了半晌,脸颊微微发烫,连忙把手机收了起来,假装专心整理书架,可指尖却总有些发颤。
周六下午,左奇函来接杨博文。车子驶入一片高档别墅区,停在一栋现代风格的独栋别墅前。
左奇函到了。
左奇函解开安全带。
杨博文看着眼前气派的房子,心里更紧张了。和他那间堆满旧书的小书店相比,这里简直像另一个星球。
左奇函进来吧。
左奇函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
别墅内部装修简约却不失格调,随处可见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却也难得地没有给人冰冷疏离的感觉。杨博文小心翼翼地跟在左奇函身后,目光忍不住四处打量,像个好奇的孩子。
左奇函随便坐,我去拿手稿。
左奇函指了指客厅的沙发。
杨博文嗯。
杨博文点点头,在沙发边缘坐下,背脊挺得笔直,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显得有些拘谨。
很快,左奇函拿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了过来,放在茶几上打开。那套手稿被细心地用宣纸包裹着,他小心翼翼地取出来,递给杨博文:
左奇函小心点,纸页很脆。
杨博文连忙双手接过,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时,激动得有些发抖。他轻轻翻开,目光立刻被上面的内容吸引,连带着紧张感都淡了许多。
杨博文这里的批注……都是王金川先生亲笔!
杨博文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杨博文你看这里,他对唱腔的调整标注得太细致了,这对研究那个失传的小调太重要了!
他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脸颊因为激动泛着淡淡的红晕。左奇函看着他这副样子,嘴角不由自主地弯起:
左奇函喜欢就慢慢看,不急。
杨博文嗯!
杨博文重重点头,又低下头专注地翻看手稿,手指轻轻拂过字迹,仿佛在触摸一段遥远的历史。
左奇函没再打扰他,起身去厨房倒了两杯温水,放在茶几上,自己则在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下,拿出手机处理消息,目光却时不时地飘向杨博文。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落在杨博文认真的侧脸上,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他看书时眉头微蹙,偶尔会因为发现新的线索而眼睛一亮,那些细微的表情,在左奇函眼里,竟比手机屏幕上的商业报表有趣得多。
不知过了多久,杨博文终于把手稿看完,小心翼翼地放回木盒里,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兴奋:
杨博文太珍贵了,左奇函,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个。
左奇函喜欢就好。
左奇函放下手机,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左奇函饿了吗?一起吃个晚饭?
杨博文愣了一下,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六点了。
杨博文我请你吧,就当谢谢你。
他觉得总让左奇函破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左奇函挑眉:
左奇函在我家,让你请?
杨博文脸一红,才反应过来这话确实不合适,有些无措地低下头:
杨博文那……下次我请你去外面吃?
左奇函好啊。
左奇函笑着答应。
左奇函不过今天,就在这儿吃。我叫个外卖?
杨博文嗯。
杨博文没意见。
左奇函点了外卖,是附近一家口碑不错的私房菜。等待的间隙,两人随意地聊着天。左奇函说起他小时候被父亲逼着学商业管理的趣事,杨博文也讲了些爷爷在世时,祖孙俩在书店里的日常。
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放松地聊起各自的过去。杨博文发现,左奇函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其实也有过身不由己的无奈;而左奇函也才知道,杨博文对旧书店的感情,不仅仅是责任,更多的是对爷爷的怀念。
外卖送到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左奇函把菜端到餐厅的餐桌上,又拿了两瓶啤酒。
左奇函喝点?
他问。
杨博文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杨博文少喝点。
他其实不太会喝酒,但不知怎么,今天却不想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