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峪一战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在绿林和官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传播开来,自然也传回了山寨。
当满载着精良兵器铠甲、弩箭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物资的队伍回到山上时,整个山寨都沸腾了。
欢呼声、赞叹声几乎要将聚义厅的屋顶掀翻。
“寨主威武!”
“哈哈,这下咱们鸟枪换炮了!”
“看看这铠甲,这劲弩!官兵有的咱们也有了!”
黑塔更是抱着一副明显是军官制式的明光铠,爱不释手,咧着大嘴傻笑,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穿着它大杀四方的景象。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策划者,杨昭在短暂的欣慰后,却将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未来。
缴获虽丰,终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山寨百余口人,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
仅靠不定期的“劫富济贫”(主要是济自己),风险高且不稳定。
一旦官府加大封锁力度,或者运气不佳连续失手,山寨立刻就会陷入断粮的危机。
“王文书,”杨昭唤来账房先生,“清点一下我们现有的钱粮,还能支撑多久?”
王文书飞快地拨弄着算盘,片刻后回道:“寨主,此次收获金银颇多,但粮食主要靠之前王扒皮那里所得以及平日零散购买。若按目前消耗,加之新添了些人口,大概……还能支撑两月有余。”
两个月。
听起来不短,但在乱世,弹指即过。
必须未雨绸缪。
仿佛是感应到了他内心对“根基”的渴望,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这次的任务却显得有些……朴实无华。
【系统任务:实现山寨基础粮食自给自足,开辟并成功种植可用作物达到山寨一月口粮。时限:三个月。奖励:寿命+1年,优质作物种子(随机)。】
自给自足?
杨昭眼睛一亮,这任务简直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且奖励的“优质作物种子”更是让他心动不已。
在这个时代,高产的作物种子,其价值甚至超过等重的黄金!
他立刻召集山寨所有头目,包括依旧沉浸在获得新装备喜悦中的黑塔、刀疤,以及负责后勤的孙思邈(老郎中)、王文书,甚至连“卧龙凤雏”张三李四也被叫来旁听。
“兄弟们,此次大胜,值得庆贺!”杨昭先肯定了大家的功劳,随即话锋一转,“但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今日吃的粮,是从哪里来的?”
众人一愣,黑塔下意识回答:“抢……呃,是取之于敌?”
“不错,取之于敌。”杨昭点头,“但若敌人严防死守,无‘敌’可取呢?若朝廷大军围山,断绝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呢?我们难道坐吃山空,活活饿死吗?”
这话如同冷水泼下,让兴奋的众人渐渐冷静下来。
“所以,我们不能只靠‘取’,更要学会‘生’!”杨昭声音坚定,“从今日起,除了必要的警戒和操练,我们要开垦荒地,自己种粮!”
“种地?”黑塔瞪大了眼睛,他当土匪就是为了不种地,“寨主,咱们是山贼啊……”
“山贼也要吃饭!”杨昭打断他,“有了自己的田地,我们才真正有了根,有了在这乱世长久立足的本钱!不必再看天吃饭,不必再为了一口粮食去拼命!”
他看向孙思邈:“孙先生,你带些人手,主要是妇孺,在山中辨识、采集常用草药,尤其是止血、消炎的,大量制备金疮药和其他常用药散。我们要有自己的药材来源。”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眼中露出赞同之色:“寨主深谋远虑。老夫定当尽力,这山中本就是药材宝库。”
他又看向王文书:“王先生,你负责规划,在山寨附近寻找适合开垦的坡地,统计可用人手和工具。”
最后,他目光扫过众人:“所有能动的人,除了必要的岗哨和巡逻队,全部参与开荒!包括我!”
寨主亲自种地?这下连刀疤都有些动容了。
说干就干。
第二天,山寨就仿佛一个大型的基建工地热闹起来。
在王文书划定的几片相对平缓、靠近水源的坡地上,开荒行动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这群往日里舞刀弄枪的汉子,如今扛起了粗糙的锄头、镐头,对着坚硬的土地和盘根错节的灌木丛发起了进攻。
起初自然是笑话百出。
黑塔力气大,一锄头下去,能刨起脸盆大的土块,但没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汗如雨下,抱怨着比打架还累。
张三李四更是活宝,张三提议用火烧,被杨昭严厉制止(怕引发山火);
李四则幻想能挖到前朝宝藏,干劲倒是十足,但效率低下。
不少人手上磨出了血泡,叫苦不迭。
杨昭没有呵斥,而是亲自示范。
他脱去外衣,露出精壮的上身(让众山贼暗暗吃惊,寨主看似文弱,身子骨竟如此结实),拿起一把改良过的曲辕犁(由赵铁柱根据杨昭的图纸,利用此次缴获的金属加紧打造了几架),套上之前“采购”的耕牛,开始犁地。
那弯曲的犁辕和灵活的结构,比起他们之前见过的直辕犁,省力了不知多少,而且犁得又深又均匀。
看得众山贼啧啧称奇。
“看见没?这叫曲辕犁!是寨主设计的神物!”赵铁柱在一旁骄傲地宣传。
杨昭一边犁地,一边讲解:“开垦坡地,不能直上直下,要沿着等高线,修成一层一层的梯田,这样可以保水保肥……”
他引入着最简单的生态农业概念,虽然山贼们听得半懂不懂,但看着寨主亲自劳作,并且那田地的模样确实齐整,也都渐渐收起了散漫之心,认真跟着学起来。
与此同时,孙思邈也带着一群妇孺,背着竹篓,在山林间穿梭。他如数家珍地指点着:“这是三七,止血圣药;这是黄芩,清热燥湿;这是车前草,利水通淋……”妇孺们认真辨认,小心采集。
回到山寨后,又在孙思邈的指导下,清洗、晾晒、研磨、配制,山寨里开始飘起淡淡的药香。
几天后,当一片片梯田初具雏形,土地被翻垦得松软时,杨昭取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宝贝”。
那是几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有些干瘪的块茎和一些细小的种子。
“寨主,这是何物?”王文书好奇地问。
“此物名为‘土豆’,又名‘洋芋’,来自极西之地。此物名为‘红薯’,同样来自海外。是前些时日我从一西域行商手中偶然购得。”杨昭解释道(这是他早就想好的说辞),“此二物,不择地力,耐旱耐瘠,产量极高!远比粟米小麦产出多!”
他详细讲解了土豆切块育苗、红薯扦插栽种的方法。
山贼们将信将疑,但出于对寨主的信任,还是按照吩咐,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海外奇珍”种了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开垦的田地越来越多,绿色的幼苗也在众人的期盼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山寨的生活节奏仿佛慢了下来,白天是辛勤的劳作和操练,晚上则是围着篝火,听寨主讲述些闻所未闻的趣事,或者听孙思邈讲解些急救常识。
虽然辛苦,但看着一片片自己亲手开垦的田地,看着那些长势喜人的陌生作物,看着仓库里逐渐增多的药材,一种前所未有的安稳感和希望,在山寨众人心中滋生。
他们不再是漂泊无依的流寇,而是在这里,真正地安家落户,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
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踏实感,是任何一次劫掠成功都无法带来的。
三个月后,到了收获的季节。
当杨昭带领众人,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看到那一个个拳头大小、金黄滚圆的土豆,和那一条条粗壮饱满、红皮白心的红薯时,整个山寨再次沸腾了!那沉甸甸的收获,那远超他们认知的产量,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实现山寨基础粮食自给自足任务完成。奖励:寿命+1年,优质作物种子(玉米)。】
感受着体内生机的流转,以及脑海中关于玉米种植知识的浮现,杨昭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土豆和红薯,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根基,终于初步扎下了。
有了这些高产作物,山寨的生存能力将大大提升。
而这自给自足的模式,也将成为他未来更大图谋中最坚实的后盾。
“一阵风”,不再只是一股来去如风的劫掠力量,它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须。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