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澜高中后山,那片曾因能量过度汲取而凋零枯萎的樱花林,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正悄然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几株靠近旧体育馆方向的樱树,在干枯的枝杈末端,竟冒出了些许米粒大小、透着生机的嫩绿新芽。这变化极其微小,混杂在依旧大面积的枯败之中,若非刻意寻找,几乎无法发现。但落在一直密切监测环境的赵星辰眼中,却不啻于惊雷。
“会长!你看这个!”午休时间,赵星辰几乎是拖着林雨眠冲到了后山,指着那几点微不足道的绿色,激动得眼镜都歪了,“生命力读数!虽然还很微弱,但确实在回升!我们引导过来的惰性能量起作用了!它真的在修复!”
林雨眠蹲下巨大的身躯(维持在五米以便观察),指尖小心翼翼地拂过那柔嫩的绿芽,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与之前死寂截然不同的微弱搏动。一丝难以言喻的慰藉在她向来冷静的眼中闪过。这证明她们选择的道路并非空想,她们的挣扎与努力,真的在一点点扭转曾经造成的伤害。
这微小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次元平衡同好会”的日常。她们的训练与研究,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坚定的信心。
几天后的深夜,旧体育馆内。
六人再次围坐,但这一次,并非为了训练,而是为了履行“桥梁”的职责——进行第一次主动的、可控的跨次元能量疏导。
气氛严肃而专注。
“根据核心烙印的信息,以及我们这几周的练习,”林雨眠作为主导,声音清晰地在场馆内回荡,“稳定通道的开启,需要我们的能量达到完美共鸣。目标是构筑一个低功率、可持续的能量传输通道,将我们净化后的能量,安全输送到指定坐标。”
她看向赵星辰。
赵星辰立刻汇报:“目标区域已选定——巨人次元‘边缘之森’东部一片能量近乎枯竭的苔原。接收坐标已校准。地球侧能量输出功率设定为百分之零点五,预计不会对校园环境产生任何可观测影响。”
“开始共鸣链接。”林雨眠下令。
没有多余的言语,六人同时闭上了眼睛。经历了试炼的磨砺与归来后的磨合,她们的共鸣早已非吴下阿蒙。几乎是意念动起的瞬间,六道颜色各异却无比和谐的光晕便从她们身上亮起,如同呼吸般同步明灭。粉色、金色、蓝色、银灰、透明、乳白,六种能量流畅地交织、融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能量场,将她们笼罩其中。
“坐标锁定。”夏栀清冷的声音响起,她掌心的银色印记散发出引导性的光芒。
“能量流稳定。”林雨眠感知着内部能量的平稳运转。
“输出端口构建完成。”赵星辰确认着最后的步骤。
“开启通道。”
随着六人共同的意志,她们面前的空间,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一个直径约十米的、边缘稳定、内部呈现出巨人次元那独特淡金色雾霭景象的圆形通道,被缓缓构筑出来。通道不再扭曲狂暴,而是温顺地悬浮在那里,如同一个连接两个世界的、宁静的窗口。
透过窗口,她们能隐约看到那片选定苔原的景象——龟裂的大地,稀稀拉拉的、如同巨型灰色地毯般的枯萎苔藓,一片死寂。
“能量传输,开始。”
一股经过她们精心净化的、温和而纯粹的能量流,如同涓涓细流,从她们共同维持的能量场中引出,平稳地注入通道,流向那个亟待滋养的世界。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十分钟。期间,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维持着共鸣的稳定与能量的精准输出。
当通道按照预定计划缓缓闭合时,六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虽然时间短暂,传输的能量也极其有限,但这标志着她们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主动地、成功地履行了作为“桥梁”的契约。
“传输完成。通道安全关闭。”赵星辰快速检查着数据,“目标区域能量读数有极其微弱的提升,符合预期。地球侧环境监测……无任何异常。”
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巨大成就感的沉默弥漫开来。
她们做到了。
不是被动承受,不是无奈选择,而是主动地去连接,去给予,去修复。
凌霜咧嘴一笑,用力拍了拍身边苏小暖的肩膀(控制着力道):“看吧,我就说我们能行!”
苏小暖被拍得一个趔趄,却也是笑着揉了揉肩膀,用力点头。
白露静静地看着通道消失的地方,仿佛在回味两个世界能量交汇时那短暂而奇妙的“色彩”。
赵星辰已经埋头开始分析这次传输的各项数据,嘴里念叨着“效率还可以提升”之类的话。
夏栀则默默拧开牛奶瓶,小酌了一口,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林雨眠看着她的同伴们,心中那份一直紧绷的领导者心弦,也稍稍放松了些许。她抬头,透过体育馆高窗,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是两个世界无声的见证。
契约已然成立。
她们行走于两个世界之间,维系着脆弱的平衡。
这条路漫长而艰辛,但此刻,她们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正走在那条正确的道路上。
她们的归来,并非故事的终点。
而是属于“次元之桥”的传说,正式开始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