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门邪道”的称号并未影响沈渊的节奏。外门小比首轮过后有数日休整,他立刻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亟待优化的模块——法术。
宗门发放的《基础炼气诀》中,附带了三个最低阶的法术:清洁术、御风术和微光术。
在王胖子看来,这些都是鸡肋般的辅助小术,清洁术不如自己动手快,御风术慢如龟爬,微光术更是比萤火虫亮不了多少,实战中毫无用处。
但在沈渊眼中,它们是三个绝佳的初始代码样本。
他首先选择了结构最简单、风险最低的 【清洁术】 作为优化对象。
标准咒诀是:“引气涤尘,清净无垢。” 一个极其模糊的指令。
沈渊盘膝坐下,没有念咒,而是内视自身,在脑内构建出施放清洁术时的灵力流动模型。
“目标:清除目标表面异物。”
“执行过程:调动体内水、风属性微弱灵力,形成特定频率的震荡波,剥离并吹散尘埃。”
“问题诊断:灵力输出波形不稳定,能量分散,频率单一,导致清洁范围小,效率低,对附着性强的污渍无效。”
找到问题,接下来便是重构。
他调动灵力,不再遵循那模糊的咒诀引导,而是像控制精密仪器一样,直接操控灵力在特定经脉中运行,并尝试重构输出波形。
“尝试叠加三重不同频率的谐波,扩大作用范围。”
“调整灵力粒子震动方向,模拟‘超声波空化效应’,以增强去污能力。”
“压缩能量作用面积,提升单位面积内的能量密度,以应对顽固污渍。”
第一次尝试,灵力失控,在他指尖炸开一小团灰雾,弄得他满脸灰尘。
第二次尝试,波形冲突,清洁效果反而比标准版更差。
第三次,第四次……
王胖子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觉得沈渊简直是在走火入魔的边缘疯狂试探。
直到第七次,沈渊指尖亮起一层柔和而稳定的白色光晕,他对着角落里一件积满灰尘的旧蒲团一指。
没有咒语,没有华丽的声光。
只见那蒲团表面仿佛被无数双无形的手同时拂过,所有灰尘、污渍瞬间剥离,被凝聚成一团,轻轻甩落在一旁。蒲团本身变得纤尘不染,甚至恢复了部分原有的色泽!
效率比标准清洁术快了五倍不止,而且效果彻底!
“这……这……”王胖子指着那干净的蒲团,又看看沈渊的手指,说不出话。
“清洁术v1.5,优化完成。”沈渊平静地记录,“核心在于波形控制与能量聚焦。”
初战告捷,沈渊马不停蹄,开始攻关更具实用价值的 【御风术】。
标准御风术咒诀:“身如柳絮,意御风行。” 效果是让身体变得略微轻盈,移动速度提升少许。
沈渊构建模型后,立刻发现了问题:
“目标:减少空气阻力,提升移动速度。”
“现有方案:通过灵力微弱改变自身密度?方向错误。空气动力学效率低下。”
“优化方向:不应是减轻自身,而是在身体表面构建‘低摩擦气流护盾’,并利用脚下灵力喷射,提供额外推力。”
这涉及到更复杂的灵力形态变化与实时控制。
他一次次失败,身体时而如秤砣般沉重,时而被失控的气流推得东倒西歪,甚至差点撞上墙壁。
王胖子从一开始的担忧,到后来的麻木,最后甚至觉得有点好笑——看着平日里冷静得像块冰的沈哥各种“失控”,也是一种奇特的体验。
终于,在消耗了大量精神力后,沈渊初步完成了对御风术的重构。
他施展优化后的御风术,身体表面仿佛覆盖了一层极淡的、流动的气膜。他向前迈步,速度陡然增加,并非之前的轻飘飘,而是带着一种流畅而迅猛的爆发力!在小屋有限的空间内留下几道残影,轻松避开了所有障碍物。
速度提升,预估百分之两百!灵活性大幅增强!
“成功了?!”王胖子惊喜道。
“基础架构搭建完毕。v1.0版本,能耗较高,持续稳定性需进一步测试。”沈渊微微喘息,额角见汗,但眼神明亮。这种攻克技术难关带来的满足感,远胜于单纯的修为提升。
就在他准备休息片刻,继续研究【微光术】时,他习惯性地拿起那把青铜算尺,下意识地将优化御风术时使用的、那种用于构建“气流护盾”的独特高频震荡灵力注入其中。
“嗡——!”
这一次,算尺的反应远超以往!
它不仅发出了清晰的蜂鸣,尺身上更有数个原本黯淡无光的刻度接连亮起,投射出一片微小的、由光点构成的复杂立体结构图,一闪而逝!
同时,贴身收藏的金属片传来灼热感,不再是微温,而是有些烫手!
沈渊猛地握紧算尺,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脑内日志疯狂刷新:
【触发深度交互!】
【接收到未知结构数据流!】
【解析中……疑似为‘低阶风属性法术优化架构’?】
【推论:算尺并非钥匙,是‘编译器’或‘调试器’?!金属片是‘存储设备’?】
法术模型的优化才刚刚开始,一个来自上古的、真正的“科学修仙”遗产,似乎终于向他敞开了第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