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夏的画展结束后,她把那幅《回声》捐给了高中母校的美术馆。画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着沈知夏的素描本复刻版,还有江逾白当年写下手机号的纸条复印件。
每个周末,都有学生来美术馆看画,听老师讲江逾白和沈知夏的故事。有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每周都来,手里总攥着一支铅笔,在画前坐一下午,一笔一笔地临摹画里的老槐树。
小姑娘叫林小满,是高二的学生,和当年的沈知夏一样,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也喜欢画画,只是性格内向,总一个人待着。
这天,林小满临摹完槐树,发现画架上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的槐树叶画得很像,尤其是叶脉的纹路,和沈知夏当年画的一样。” 落款是“美院学长”。
林小满愣了愣,抬头看见一个穿白衬衫的少年站在门口,手里抱着画板,笑得眉眼弯弯——是当年挂新木牌的美院少年,现在已经是央美大三的学生,趁着假期回母校做志愿者。
“学长?”林小满小声问。
少年走过来,指着她的画:“你很有天赋,要不要试试画向日葵?江爷爷和沈爷爷最喜欢向日葵了。”
林小满点点头,眼里泛起光。从那天起,每个周末,少年都会来教她画画,像当年江逾白教沈知夏一样。他们会在槐树下喂猫,会去向日葵花田写生,少年会给她讲江逾白和沈知夏的故事,讲他们的约定,讲他们的爱。
“沈爷爷当年身体不好,却还是坚持画画,”少年轻声说,“他说,画画能让他看见光。”
林小满握着画笔,看着画纸上的向日葵,突然说:“我也想画能让人看见光的画,像沈爷爷一样。”
少年笑了,伸手替她摘去头发上的槐树叶:“你会的,因为你眼里有光,和他们当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