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女仵作的验尸手记
本书标签: 古代  仵作  大女主     

墨宝焚尸案(三)

女仵作的验尸手记

大理寺验尸房的琉璃灯重新被点亮时,窗外已染了暮色。

我将那枚莲花银簪放进盛着醋的瓷碗里,醋酸与银氧化层反应的细微声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老刘站在一旁,手里捧着那片刻着“竹”字的楠木片,反复摩挲着边缘:“大人,这木片的纹路看着像是妆奁上的,之前在教坊司验过一具女尸,她的妆奁就是楠木做的,刻着‘兰’字标记。”

“妆奁?”我抬头看向他,“也就是说,这木片可能是凶手随身携带的妆奁碎片?”

“大概率是。”老刘点头,“您看这刻字的深度,不是临时刻的,像是出厂时就有的记号,竹苑造的器物常用这种标记。”

正说着,瓷碗里的银簪渐渐显露出原本的银白色。

我用镊子小心地将它夹出来,用软布擦干——簪杆上的“媚儿”二字终于清晰可见,字体娟秀,是女子的笔迹。

我立刻翻出之前整理的柳清和人际关系卷宗,指尖划过“亲属”一栏:柳媚儿,年十八,两年前进宫,现为东宫太子妃贴身侍女。

“果然是她。”我将卷宗摊在案上,指着柳媚儿的名字,“柳清和的远房侄女,在太子妃身边当差,既接触得到竹苑的器物,也能拿到内局的云锦——那块残帕,说不定就是她的。”

“可她为什么要杀柳清和?那是她的亲叔父啊!”老刘皱着眉,满脸不解。

我没回答,而是取来那根透骨针,将它与银簪并放在放大镜下。

毒针的针尾刻痕与楠木片的“竹”字完全吻合,而银簪的莲花样式,又与残帕上的莲花绣纹隐隐呼应。

“她不仅有作案的条件,还有作案的时机。”我回忆起管家的话,“柳清和题完东宫匾额后,曾说‘这字不该写,这赏也不该收’,说不定他从匾额的题字里,发现了什么秘密——而这个秘密,恰好被柳媚儿知道了。”

就在这时,验尸房的门被推开,江聿的身影带着一身寒气闯了进来。

他脸色凝重,手里攥着一张折叠的宣纸,玄色衣摆上还沾着些许宫墙的红灰:“东宫那边不对劲。”

“怎么了?”我连忙起身。

江聿将宣纸摊开,上面是柳清和为东宫题的“明德殿”匾额拓本:“我去东宫时,太子妃说柳媚儿三天前就告假出宫了,说是回乡探亲,可我让人去她的家乡查过,根本没人见过她。”

他顿了顿,指尖点在“明”字的右侧,“而且,我发现这匾额的拓本有问题——你看这个‘明’字,右边的‘月’字多了一笔,像是故意刻的。”

我凑近一看,果然,“月”字的竖钩末端,多了一个极小的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是柳清和的笔误?还是...故意留下的记号?”

“不是笔误。”江聿摇头,“我找了柳清和之前的书法作品,他写‘明’字从不会多这一点。而且,太子妃说,柳清和题字那天,柳媚儿一直在旁边磨墨,还特意叮嘱匠人,要‘照着原样刻,一点都不能改’。”

“她在怕什么?”我心里一沉,“怕匠人发现这个多余的点,还是怕有人从这个点里看出什么?”

江聿走到案前,拿起那枚银簪:“我在东宫的侍女房查过,柳媚儿的床铺下,藏着一个空的乌头粉包,还有半匹没绣完的云锦——和残帕的材质一模一样。”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更关键的是,太子妃的妆奁里,少了一个楠木做的首饰盒,据宫女说,那个首饰盒上,刻着‘竹’字。”

所有线索瞬间串联起来:柳媚儿利用磨墨的机会,在柳清和的墨锭里掺了乌头粉;趁柳清和蘸墨时,用竹苑的透骨针将他毒杀;随后点燃书房,想借火灾毁尸灭迹,却不慎遗落了云锦残帕、妆奁碎片和银簪;而柳清和在题字时,察觉到了异常,故意在“明”字里多刻了一点,留下线索。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老刘忍不住问,“就算柳清和发现了秘密,她也不至于对亲叔父下杀手啊!”

“因为那个秘密,足以让东宫万劫不复。”江聿的眼神冷得像冰,“我怀疑,东宫在借匾额的题字传递密信——那个多余的点,可能是密信的关键。柳清和发现后,想拒绝,却被柳媚儿灭口。”

我忽然想起那粒朱砂:“对了,在废墟里找到的朱砂颗粒,混着石粉,像是从印章上蹭下来的。柳清和有没有给东宫盖过私章?”

“盖过!”江聿立刻说道,“匾额的右下角,盖了他的‘清和居士’私章。我当时还觉得奇怪,那印章的颜色比平时深,现在想来,里面掺了朱砂!”

他转身就要往外走:“我得再去东宫一趟,查那枚印章的下落!”

“等等。”我叫住他,将银簪和楠木片递过去,“带着这些证物,柳媚儿既然没回乡,肯定还在京城。你让人去城门查,她出宫时肯定会带行李,楠木妆奁的碎片有特殊气味,或许能循着气味找到她。”

江聿接过证物,点了点头,刚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我一眼:“你留在大理寺,仔细查验那粒朱砂,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他走后,我将朱砂颗粒放在显微镜下(这是我穿越时带来的简易显微镜,一直藏在验尸工具箱里)。

颗粒里除了石粉,还混着极细的纤维——是宣纸的纤维。

我立刻取来柳清和题字的拓本,用针尖刮下一点印泥,放在显微镜下对比——纤维的材质、朱砂的纯度,完全一致!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柳清和不仅在‘明’字里留了记号,还在印泥里掺了朱砂,想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消息。可他没想到,柳媚儿早就盯上了他,连印泥都动了手脚。”

就在这时,老刘突然喊道:“大人!外面来了个锦衣卫,说在西城门抓到了柳媚儿,还搜出了一个楠木妆奁!”

我立刻站起身,抓起验尸工具箱:“走,去西城门!”

西城门的锦衣卫驿站里,柳媚儿被绑在柱子上,脸色苍白,头发凌乱。

她的脚边放着一个楠木妆奁,盖子已经摔碎,里面散落着几样竹苑造的首饰,还有一块完整的内局云锦——上面绣着一朵完整的莲花,与残帕上的绣纹完全相同。

江聿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那枚银簪:“这是你的吧?还有这妆奁、这云锦,都是你从东宫带出来的。柳媚儿,你为什么要杀柳清和?”

柳媚儿抬起头,眼神空洞,嘴角却勾起一抹诡异的笑:“他不该多嘴,更不该发现太子妃和外戚的密谋...那匾额上的字,是给外戚的信号,他偏要在里面加个点,想提醒皇上...这种人,死不足惜!”

“密谋?什么密谋?”我追问。

柳媚儿却不再说话,只是闭上眼睛,任凭江聿如何审问,都不肯再开口。

江聿无奈,只好让人将她押回诏狱。

我蹲下身,检查那个摔碎的妆奁。

在碎片的夹缝里,我发现了一张卷成细条的宣纸——上面用极淡的墨写着几行字,是柳清和的笔迹:“东宫与镇国公勾结,欲在中秋围猎时动手,匾额‘明’字为号,望陛下察觉。”

原来,柳清和早就发现了东宫的密谋,想通过匾额传递消息,却被柳媚儿抢先一步灭口。

我将宣纸递给江聿,他看完后,脸色变得越发凝重:“中秋围猎还有一个月,我们得尽快把这件事禀报给皇上。”

我点头,看向远处渐渐沉下的夕阳。

墨宝焚尸案看似告破,可东宫与外戚的密谋,才是真正的危机。

而柳媚儿口中的“太子妃”,恐怕才是这起案件背后真正的主谋。

验尸手记上,我在“墨宝焚尸案”的结尾写下:“案虽破,祸未止。莲花簪,云锦帕,皆为宫闱权斗之证。”

上一章 墨宝焚尸案(二) 女仵作的验尸手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墨宝焚尸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