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谢邀人在修真界刚成贫困户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修仙 

无题

谢邀人在修真界刚成贫困户

骨山洞穴外的杀戮与震慑,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漾开的波纹尚未完全平息,林月已带着三个徒弟,借着戈壁滩上嶙峋怪石与那无处不在的昏黄光晕掩护,远遁数十里。

沿途不再有不开眼的妖物或修士阻拦。那被废去修为、如同行尸走肉般爬出洞穴的五行宗弟子,以及“天网恢恢”的可怖传闻,比任何清场术法都更为有效。投向玄天宗四人身影的神念,多了几分审慎的忌惮,少了许多赤裸的贪婪。

林月对此心知肚明,却无暇他顾。她的心神,大半沉浸在袖中《道德经》与那残碑感悟交融后产生的微妙变化里。

那“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循环规则碎片,如同投入湖心的墨滴,在她识海中缓缓晕开,与经文中诸多关于“反”、“复”、“归”的意韵相互印证、交织。她隐隐感觉到,自己对经文力量的引动,似乎不再仅仅依赖于特定字句的“言出法随”,而是开始触摸到其背后那更为宏大、更为本源的运行脉络。

“掌门,我们接下来去哪?”阿土低声问道,打破了行程的沉默。他手中的飞剑染了些许暗红,是方才洞穴混战中留下的,少年眉眼间褪去了最后一丝怯懦,多了几分历经厮杀后的锐利。

阿石在一旁默默调息,方才与那流沙门筑基大圆满修士周旋,他虽凭借“至柔”意韵未受重创,但灵力消耗巨大。阿木则走在最后,气息比之前沉稳凝练了许多,骨山洞穴中守护侧翼的经历,让他对“谷神不死”的体悟更深,修为已稳固在练气六层,甚至触摸到了七层的门槛。

林月展开那幅得自大比的残破秘境地图,指尖在上面缓缓移动。地图上标注的点大多模糊不清,唯有少数几个符文尚可辨认。其中一个标记,位于戈壁尽头,一片被称为“泣血荒原”的区域,旁边标注的符文意为“怨憎”,其形状,像是一滴将落未落的血泪。

“去这里。”林月点了点那个标记。她选择此地,并非盲目。残碑感悟的“循环”规则,隐隐指向一种“回归”与“终结”的意味,而这“怨憎”之地,汇聚世间负面情绪,往往是因果纠缠、孽力回馈最为集中之处,或许能让她对规则的领悟更进一步。

师徒四人不再言语,默默向着戈壁尽头行进。秘境中无日月,只能凭借自身对时间的模糊感知推算。又过了不知几日,脚下坚硬硌脚的砂石渐渐被一种暗红色的、仿佛浸饱了鲜血的泥土取代。空气中弥漫起一股铁锈与腐朽交织的腥甜气息,令人作呕。天空那昏黄的光晕在这里也变得黯淡,染上了一层不祥的暗红。

泣血荒原。

踏入这片土地的第一步,一股沉重黏稠的怨怼之力便如同无形沼泽,从四面八方缠绕上来,试图钻入毛孔,侵蚀心神。耳边开始出现若有若无的哭泣、诅咒与咆哮,眼前偶尔会闪过破碎的、充满痛苦与憎恨的记忆片段——并非幻觉,而是这片土地长久以来吸纳的负面情绪碎屑。

阿石三人立刻运转灵力护体,眉头紧锁,显然抵抗得颇为辛苦。这里的怨憎之力,比骨山的迷心雾气更加直接,更加恶毒。

林月袖中《道德经》微震,散发出一股清静宁和的意韵,将四人笼罩其中,暂时隔绝了那无孔不入的负面侵蚀。但她能感觉到,经文的护持在此地消耗远大于外界,那怨憎之力如同附骨之疽,不断消磨着清光。

“紧守心神,勿被外邪所乘。”林月提醒道,目光警惕地扫过荒原。这里视野相对开阔,暗红色的荒草稀疏生长,偶尔能看到一些扭曲的、像是人形又像是兽类的焦黑枯骨半埋土中,散发着浓浓的死气。

根据残图指引,那“怨憎”标记的核心,就在荒原中心一处凹陷的盆地。

越靠近中心,怨憎之力越发浓郁,几乎凝成实质的黑红色雾气在空中飘荡。甚至开始有一些由纯粹怨气凝聚而成的、没有固定形态的“怨灵”出现,它们发出刺耳的尖啸,扑向生者,试图吞噬其血肉与魂魄。

这些怨灵实力不强,大多相当于练气期,但数量众多,杀之不尽,且被击散后不久又会重新凝聚,极其烦人。阿石阿土阿木不得不频繁出手,剑光棍影闪烁,将扑来的怨灵绞碎,但灵力消耗速度惊人。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阿土一剑劈散三只怨灵,喘着气道,“这些东西根本杀不完!”

林月目光沉静,她一直在观察这些怨灵。它们没有灵智,只有最本能的憎恨与毁灭欲望,其存在本身,似乎就是某种“业力”或“因果”的显化。她尝试着不再单纯以灵力或剑招应对,而是将一丝“反者道之动”的循环意韵,融入神识冲击之中。

当她以蕴含循环之意的神识扫过一只扑来的怨灵时,那怨灵尖啸声戛然而止,扭曲的身形猛地一滞,其核心那团浓郁的黑红色怨气,仿佛被投入了无形的磨盘,开始自行旋转、消解,最终化作一缕青烟,彻底消散,没有再重新凝聚!

有效!

林月心中一动。果然,这泣血荒原的怨灵,其存在根基就在于那无法化解、不断累积的“怨憎”执念。而“反者道之动”的循环规则,恰好能引导其力量走向“回归”与“终结”,从根本上瓦解其存在!

“阿石,阿土,阿木,听好!”林月立刻将此法门以神念传予三人,“勿用蛮力,引其力,导其归,循其环,令其自解!”

三个徒弟虽不能立刻理解深奥的规则,但对林月的指令有着绝对的信任。他们尝试着改变攻击方式,不再追求一击毙敌,而是将自身灵力与林月传授的那丝循环意韵结合,或牵引,或震荡,或疏导。

起初颇为生涩,效果不显,但随着一次次尝试,他们渐渐摸到门道。阿石的剑光变得愈发圆融,往往轻轻一引,便能将数只怨灵的攻击带偏,使其相互冲撞湮灭;阿土的身法更加灵动,穿梭于怨灵之间,指尖灵力轻点,便能引动小范围怨气循环溃散;阿木则固守原地,木棍挥舞间,身前仿佛出现一个无形的漩涡,将袭来的怨灵卷入、分解。

效率大大提升,灵力消耗也骤减。

林月看着三个徒弟的进步,微微颔首。不经磨砺,难成大器。这泣血荒原,虽是险地,却也是绝佳的试炼场。

四人一路向着盆地中心推进,所过之处,怨灵纷纷溃散,竟硬生生在这怨憎之海中开辟出一条暂时的通路。

终于,他们抵达了盆地边缘。

向下望去,盆地底部并非想象中的尸山血海,而是一片相对平整的暗红色土地。土地中央,矗立着另一座石碑。与骨山洞穴那残碑不同,这座石碑完整无缺,通体呈暗红色,仿佛由凝固的血液铸成,上面刻满了扭曲的、充满痛苦与诅咒意味的符文。石碑周围,缭绕着浓郁得化不开的黑色怨气,隐隐形成一张张痛苦嘶嚎的人脸。

而在石碑正前方,竟然盘膝坐着一个人!

一个穿着破烂僧袍,身形干瘦如骷髅的老僧。他低垂着头,双手合十,枯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早已坐化。然而,他身上却散发着一股与周围怨憎之力格格不入的、微弱却坚韧的祥和佛光,如同风中残烛,顽强地抵抗着黑色怨气的侵蚀。

在这纯粹的恶与怨之中,竟存在着如此极致的善与坚守?

林月瞳孔微缩。她能感觉到,这老僧并非死人,其体内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生机,与那佛光一同,维系着一种奇妙的平衡。而那块暗红石碑,正是整个泣血荒原怨憎之力的源头与核心!

似乎感应到生人靠近,那老僧低垂的头颅微微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翕张,发出如同砂纸摩擦般嘶哑的声音:

“止步……此地……大凶……速离……”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悲悯。

林月停下脚步,并未立刻上前,只是凝望着那老僧与石碑,神识仔细感应着其中的能量流转。她发现,那老僧并非在镇压石碑,更像是在……度化?以自身微末的佛力与生机,如同水滴石穿般,试图消磨石碑那浩瀚如海的怨憎。

但这无异于螳臂当车。他的生机与佛力,正在被石碑缓慢而坚定地吞噬、同化。

“大师在此多久了?”林月开口问道,声音平静。

老僧沉默片刻,才缓缓道:“记不清了……或许百年,或许千年……此地怨力,乃上古战场遗留,万千生灵喋血,恨意不消,凝聚成碑……贫僧……唯有以此残躯,略尽绵力,延缓其祸害苍生……”

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充满了沧桑与无力。

林月默然。她明白了。这老僧是以自身为代价,在此地进行一场注定失败的、悲壮的坚守。

而此刻,她袖中的《道德经》,与那暗红石碑之间,再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只是这次,并非感悟的吸引,而是一种……对立?或者说,是“净化”与“终结”的渴望?

经文渴望引导这无尽的怨憎,走向其应有的“回归”与“循环”的终点!

林月深吸一口气,迈步向盆地中央走去。

“掌门!”阿石三人惊呼,那石碑散发的怨力让他们灵魂都在战栗。

林月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留在原地。她独自一人,走向那老僧,走向那怨憎之源。

随着她的靠近,石碑周围的黑色怨气仿佛被激怒的凶兽,疯狂翻涌起来,化作无数张牙舞爪的鬼影,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与诅咒,向她扑来!其威势,远超之前遇到的任何怨灵!

老僧身上那微弱的佛光剧烈闪烁,似乎想护持林月,却如同烛火遇狂风,瞬间被压制。

面对这滔天怨念,林月神色不变。她停下脚步,就在那汹涌的黑色洪流即将将她吞没的刹那,她抬起了双手,虚按向前方。

并非攻击,也非防御。

她闭上了眼睛,心神彻底沉入《道德经》与那“循环规则”的深处,引动了其中最为本源的一丝力量——关于“终结”,关于“回归”,关于“道”的最终包容与消解。

她的声音,不再局限于口舌,而是化作了宏大而古老的道音,在这泣血荒原的核心轰然响起,与那无尽的怨憎诅咒分庭抗礼: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渊深啊!它好像是万物的宗主。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似无而又实存。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道音回荡时,那扑向林月的、由最极致怨憎所化的黑色洪流,仿佛遇到了最终的归宿与克星!

狂暴的“锐气”被消磨,纠缠的“纷扰”被解除,扭曲的“光辉”被调和,污秽的“尘垢”被同化!

黑色的怨气洪流,在那宏大包容的道韵之中,如同投入烈焰的冰雪,迅速消融、净化,还原为最本源的、无善无恶的天地能量,回归于四周虚空!

那暗红石碑剧烈震动起来,其上扭曲的符文光芒乱闪,发出不甘的哀鸣!它积攒了无数岁月的怨憎之力,在这直指本源的“道冲”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盘坐的老僧猛地抬起头,浑浊的双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看着林月,看着那在道音中不断净化的怨气,干枯的嘴唇颤抖着,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充满解脱意味的佛号:

“阿弥陀佛……”

林月维持着道音的吟诵,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引动这种层面的净化之力,对她心神的负担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但她能感觉到,袖中的《道德经》光芒大放,与那净化过程产生着玄妙的共鸣,似乎也在汲取着什么,变得更加厚重、深邃。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丝黑色怨气在道音中消散,那暗红色的石碑“咔嚓”一声,从中间裂开一道缝隙,其上的血色迅速褪去,最终化作一块灰白色的普通石头,轰然倒塌。

笼罩整个泣血荒原的那股沉重黏稠的怨憎之力,也随之烟消云散。天空那暗红的光晕似乎都明亮清澈了几分。

老僧身上那微弱的佛光不再受到压制,变得稳定而柔和。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向林月行礼,却因久坐和消耗,身形一晃。

林月上前一步,扶住了他。

“多谢……女菩萨……功德无量……”老僧气息微弱,眼中却充满了感激与欣慰。

林月摇了摇头,看向那碎裂的石碑,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种见证“循环”与“终结”的明悟。她消耗巨大,但收获亦然。对《道德经》力量的掌控,以及对“道”的理解,似乎又踏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然而,就在她心神稍有松懈之际,异变再生!

盆地边缘,数道强大的气息毫无征兆地爆发,如同鬼魅般现身,将整个盆地团团围住!为首一人,身穿青岚宗长老服饰,面容冷峻,修为赫然是金丹后期!其身后,跟着数名气息同样不弱的青岚宗执事和弟子。

他们的目光,先是惊疑不定地扫过那碎裂的石碑和气息微弱的林月与老僧,随即,那金丹长老的视线,如同利剑般钉在了林月身上,更准确地说,是她那微微鼓起的袖口之上。

“林掌门,”青岚宗长老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泣血荒原怨憎之源乃秘境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秘境稳定。你擅自将其摧毁,已犯大忌!现在,请你解释清楚,你所用之力量,究竟源自何处?还有,交出你袖中之物!”

终于,还是被最不想面对的势力,找上门来了。而且时机抓得如此之准,恰好在她力量消耗大半、心神松懈的一刻。

林月缓缓直起身,将虚弱的老僧挡在身后,目光平静地迎上那金丹长老的逼视。

袖中的《道德经》,传来温润而坚定的触感。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无题 谢邀人在修真界刚成贫困户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