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旧时光里的三颗星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二章:夜班后的小凳

旧时光里的三颗星

陆时砚再来“拾光小筑”,是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雨已经停了,巷子里飘着潮湿的青草味,偶尔有早起的老人提着菜篮走过,脚步声很轻。

苏野刚打开门,就看见陆时砚站在门旁的老桂花树下,手里提着个白色的纸袋,身上换了便装——浅灰色的连帽卫衣,配着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脚上是双白色的运动鞋,少了白大褂的疏离感,多了几分年轻人的温和。他的头发已经干了,软软地贴在额前,眼下的青黑淡了些,却还是能看出疲惫。

“苏老师,早。”他看见苏野,立刻迎上来,把手里的纸袋递过去,“昨天喝了您的咖啡,今天路过早点铺,就给您带了点早餐。不知道您爱吃甜的还是咸的,就各买了些。”

苏野接过纸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家店的早点:一家是巷口张记的豆沙包,还冒着热气,包子皮软乎乎的;另一家是街尾李记的咸豆浆,装在保温桶里,撒着葱花和虾皮,香气扑鼻。“你太客气了,不用这么麻烦。”她有些不好意思,侧身让他进门,“快进来坐,我去给你倒杯水。”

陆时砚走进屋里,目光下意识地落在工作台上——昨天那本线装书已经被取了出来,放在铺着软布的工作板上,旁边摆着放大镜、镊子和几卷不同型号的竹纤维纸。苏野正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书页上的破损处,眉头微微蹙着,神情专注。

“我是不是打扰您工作了?”陆时砚站在门口,有些犹豫,没敢往里走。

“没有,刚准备开始。”苏野抬头,指了指角落的小凳,“你坐那儿吧,不碍事。”

陆时砚点点头,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坐在小凳上。小凳是木制的,有些年头了,凳面上有淡淡的木纹,坐上去很稳。他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苏野工作,眼神里没有催促,只有耐心。

苏野拿起镊子,夹起一根细如牛毛的竹纤维——这是她特意从浙江竹海那边定制的,纤维细腻,颜色和旧纸相近,用来修补断裂的纸页最合适。她小心翼翼地将竹纤维嵌入书页断裂的缝隙,动作轻得像在摆弄易碎的玻璃,又拿起毛笔,蘸了点自制的糯米浆糊,用笔尖轻轻刷在竹纤维上,将纤维与纸页粘在一起。浆糊的香气很淡,混合着纸张的陈旧气息,在屋里慢慢散开。

陆时砚看着她的动作,忽然开口:“我父亲以前也总做这种细活。”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打断苏野的专注,“他是外科医生,最擅长做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台上,他拿着手术刀的手比您现在拿镊子的手还稳。有一次,他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做手术,婴儿的血管只有铅笔芯那么细,他硬是站了八个小时,没敢眨一下眼,最后手术成功了,他下来的时候,后背的手术衣都湿透了。”

苏野没抬头,手里的动作却没停,耳朵却悄悄竖了起来。她喜欢听这些关于旧物背后的故事,总觉得这些故事能让旧物“活”过来,也能让她更懂该如何“对待”它们。

“我小时候特别黏他,”陆时砚的声音带着点回忆的温柔,“他值夜班的时候,我就跟我妈说想爸爸,然后我妈就会带我去医院。我坐在他办公室的长椅上写作业,他忙完了就过来,给我带块巧克力,或者用钢笔在我的作业本上画个小笑脸。有时候我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他怕我着凉,会把他的白大褂盖在我身上,白大褂上有消毒水的味道,还有点淡淡的药香,我闻着那个味道,就睡得特别香,一点都不觉得医院吓人。”

苏野手里的镊子顿了顿,她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爷爷学修复旧物的日子。爷爷也是这样,总在工作台上放着她爱吃的糖,她趴在旁边看爷爷修旧家具,看着那些破旧的木头在爷爷手里重新变得光滑,就觉得特别神奇。那时候她就想,以后也要做这行,把别人的念想修好,把时光留下来。

“后来我长大了,也考了医学院,学了急诊。”陆时砚继续说,“我爸特别高兴,送了我一块表——就是我昨天戴的那块。他说,急诊医生得有时间观念,每一秒都关系着病人的命,让我戴着这块表,记住时间的重要性。”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去年他走的时候,我正在急诊室抢救一个病人,等我忙完赶过去,只看到他盖着白布的样子。后来整理他的东西,我才在他的抽屉里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阿砚,急诊辛苦,但救人的事,不能怕辛苦’。”

苏野抬起头,正好看到陆时砚眼底的红。他很快别过头,揉了揉眼睛,像是怕被她看到。苏野没说话,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块水果糖,递给他:“吃块糖吧,甜的东西能让人好受点。”

陆时砚接过糖,是橘子味的,糖纸是透明的,能看到里面橙色的糖块。他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甜味慢慢在舌尖散开,压下了心里的涩。“谢谢您,苏老师。”他笑了笑,眼底的红淡了些。

那天陆时砚待到中午才走,走之前,他帮苏野整理了工作台,把工具分门别类地放好,还帮她把窗台上的雏菊浇了水——那是前几天他带来的,现在开得正艳,黄色的花瓣透着朝气。

之后的一周,陆时砚每天夜班结束都会绕到“拾光小筑”。有时他带早点,有时带束路边采的小野花,有时什么都不带,就坐在那个小凳上,安安静静地看苏野工作,偶尔聊几句关于他父亲的事,或者听苏野讲她修复旧物时遇到的故事——比如有个年轻人来修奶奶的旧收音机,收音机里还藏着奶奶年轻时唱的歌;比如有对老夫妻来修他们的结婚相册,相册里的照片记录着他们几十年的时光。

工作室里的烟火气渐渐浓了起来,不再是以前只有旧物和工具的冷清。窗台上的雏菊谢了,陆时砚又带来了新的花;苏野的咖啡罐空了,陆时砚下次来就会带一罐新的咖啡豆。那个角落的小凳,像是成了陆时砚的专属位置,只要他来了,就会坐在那里,像个安静的守护者,陪着苏野,也陪着那本藏着故事的线装书。

有天下午,苏野正在修复书里的夹页,忽然在一页笔记的中间,发现了一张夹着的照片。照片很小,只有巴掌大,相纸已经变得脆硬,边缘有些卷曲,颜色也褪成了浅褐色,像是被反复摩挲过。她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取出来,放在放大镜下看——照片上,年轻的陆父穿着白大褂,抱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大概四五岁,穿着蓝色的小外套,手里举着一张画,画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一个医生,戴着口罩,拿着手术刀。背景是医院的走廊,走廊的墙壁是白色的,尽头的窗户开着,几片细碎的桂花花瓣飘进屋里,落在陆父的肩膀上。

苏野抬起头,看向坐在小凳上的陆时砚。他正看着窗外的青石板路,不知道在想什么,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浅金色。“陆医生,”苏野轻声喊他,“你过来看看这个。”

陆时砚回过神,快步走过来。当他看到放大镜下的照片时,脚步顿住了,眼神瞬间变得柔软。他凑得很近,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的边缘,像是在确认这是不是真的。“这张照片……”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我以为早就丢了。这是我五岁生日那天拍的,我画了张医生的画给我爸,他特别高兴,抱着我在医院的走廊里拍照,那天正好是秋天,桂花开了,风一吹,花瓣就飘进来了。”

苏野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忽然暖暖的。她指了指照片:“这张照片的状态还不算太差,就是颜色褪了,边缘有折痕,还有点小破损。我能试着修复一下,把颜色还原些,折痕处理掉,破损的地方也补好,让它看起来跟原来差不多。”

陆时砚猛地抬头,眼里带着惊喜:“真的可以吗?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不麻烦。”苏野笑了笑,“修复旧物,不就是为了让这些藏着回忆的东西,能再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吗?”

陆时砚盯着照片看了好久,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激:“谢谢您,苏老师。要是能修好这张照片,我爸的笔记就更完整了。”

苏野把照片小心地放进特制的保护袋里,和线装书放在一起。她看着陆时砚重新坐回小凳上,眼神里的疲惫少了些,多了些期待,忽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比想象中更有意义。旧物会老,时光会走,但藏在旧物里的念想,只要有人记得,就能被修好,被留住,就能在时光里,一直发光。

上一章 第一章:雨巷里的白大褂 旧时光里的三颗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木框里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