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昆仑墟外紫气散,先天客遇太乙仙
混沌初开,清浊自分,天地间灵韵流转三万年,方有洪荒雏形。西昆仑之墟,常年被紫雾笼罩,偶有仙鹤掠过长空,鸣声清越,震得云气簌簌落如碎玉。山脚下,一道身着粗布青衫的身影正盘膝而坐,指尖捻着三枚泛着温润白光的草叶,双目微阖,吐纳间引动周遭游离的灵气,化作丝丝缕缕钻入眉心。
此人名唤“玄鶴铭”,乃是洪荒天地初分时,伴随人族先天本源而生的三千先天人族之一。与那些生来便具大神通的先天神祇不同,先天人族虽承天地气运,却无先天灵宝傍身,更无血脉传承的神通,只能凭自身悟性在洪荒中摸索修行。玄宸自懵懂开智以来,便在西昆仑左近结庐而居,以天地草木为引,以日月星辉为食,三百年来竟也修出了一身太乙金仙的道行,只是周身气息内敛,不似寻常金仙那般张扬,反倒透着几分洪荒草木特有的沉静。
“呼——”
一口浊气自玄鶴铭唇间吐出,化作一道淡青色的气流,落地时竟让脚下枯黄的草叶重新泛出绿意。他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方才引动的“先天乙木气”,竟比昨日又精纯了三分。正待起身活动筋骨,耳畔忽闻高空传来一阵破空之声,不似禽鸟振翅,反倒像某种法宝划破空气的锐响。
玄鶴铭抬首望去,只见昆仑墟上空的紫雾忽然向两侧分开,一道金光自云端疾驰而下,光芒中隐约可见一道道玄奥的符文流转,散发出的威压让周遭的灵气都为之凝滞。他心中一凛,连忙收敛气息,身形往后退了数步,隐在一株千年古松的浓荫之后——这等威压,绝非寻常金仙所能拥有,怕是上古神祇或是某位大能的座下弟子。
金光落地时,化作一名身着杏黄道袍的道人。这道人面如冠玉,三缕长髯垂至胸前,手中握着一柄拂尘,拂尘丝绦竟是由先天金蚕丝编织而成,每一根丝上都萦绕着淡淡的灵气。他刚一站定,目光便扫过山脚,最终落在了玄鶴藏身的古松旁,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阁下既已修至太乙金仙,为何见了贫道,反倒要藏头露尾?”
玄鶴铭心中暗道一声“好敏锐的感知”,知道自己已被识破,索性从树后走出,对着道人行礼:“在下玄鶴铭,见过道长。方才不知是前辈驾临,多有失礼,还望海涵。”他虽久居昆仑,却也听过洪荒中诸位大能的传说,眼前这道人周身的道家清气,与传闻中昆仑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弟子的气息颇为相似,只是不知具体是哪一位。
道人闻言,拂尘轻挥,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玄宸的手臂,笑道:“贫道太乙,忝为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弟子。观阁下气息,不似洪荒常见的神祇或妖修,反倒带着几分先天人族的本源之气,倒是少见。”
“太乙真人?”玄鶴铭心中一动,果然是玉虚宫的人。他虽与世无争,却也知道如今洪荒格局初定,阐教、截教、人教三分玄门气运,玉虚宫正是阐教的根基所在。只是太乙真人乃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神通广大,为何会突然降临西昆仑山脚?
似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太乙真人笑道:“贫道此次下山,是为寻访一位有缘人。方才路过此地,见阁下引动的先天乙木气精纯无比,且修行之路不偏不倚,颇有几分玄门正宗的韵味,故而驻足一见。不知阁下师从何人?”
玄鶴铭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在下无师无派,自开智以来,便以天地为师,草木为友,修行全凭自行摸索,谈不上什么正宗。”这话倒是实情——先天人族虽有气运,却无传承,三千同族中,大多还在炼气期徘徊,能修至太乙金仙的,放眼洪荒也不过寥寥数人,且各自分散,从未有过聚集。
太乙真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化为赞叹:“无师自通竟能修至太乙金仙,阁下的悟性,怕是不输我玉虚宫的几位师弟。不知阁下可愿随贫道回玉虚宫一趟?家师元始天尊广开法门,若阁下肯拜入阐教,必能得传上乘道法,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这话若是落在旁人耳中,怕是早已欣喜若狂——能拜入元始天尊门下,成为阐教弟子,乃是洪荒中无数修士梦寐以求的机缘。但玄宸闻言,却只是沉吟片刻,缓缓摇了摇头:“多谢真人美意,只是在下素来习惯自在修行,怕是难以适应教派中的规矩,还望真人恕罪。”
他并非不知阐教的机缘珍贵,只是自修行以来,便信奉“天地万物皆可为师”,若是入了教派,反倒要受教义束缚,未必是好事。更何况,他曾在一次游历中,听闻截教有“有教无类”的说法,比起阐教的“择徒而授”,反倒更对他的脾气,只是截教大本营在东海金鳌岛,距离西昆仑甚远,他一直未曾前往。
太乙真人见他拒绝,脸上并未露出不悦,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道不同,不相为谋。阁下既有自己的道,贫道也不强求。只是洪荒之中,危机四伏,阁下虽有太乙金仙的道行,却无灵宝护身,也无师门庇护,日后行事还需多加小心。”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递向玄鶴铭,“此乃‘护身玉符’,内含贫道一道太乙真力,若遇危险,捏碎即可抵挡一次金仙级别的攻击,就当是贫道与阁下相识一场的缘法。”
玄宸接过玉符,只觉入手温润,玉符中隐隐传来一股精纯的灵气,知道这是件难得的护身法宝。他对着太乙真人深深一揖:“多谢真人馈赠,玄宸感激不尽。”
太乙真人摆了摆手,不再多言,拂尘一挥,身形便化作一道金光,重新钻入昆仑墟的紫雾之中,眨眼间便消失不见。
玄鶴铭握着手中的护身玉符,望着太乙真人离去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今日与太乙真人的相遇,或许只是洪荒中的一段小插曲,但也让他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在洪荒中修行,终究还是太过艰难。不说那些潜藏在山川湖海中的凶兽,便是各大教派之间的纷争,日后也未必不会波及到自己。
“或许,是该找个师门了。”玄鶴铭喃喃自语,目光望向东方——那里,是东海的方向,也是截教碧游宫所在之处。他曾听闻,截教通天教主广纳门徒,无论是先天神祇、后天妖修,还是像他这样的先天人族,只要有向道之心,皆可拜入碧游宫门下。
正待他转身准备收拾行囊,前往东海,忽闻身后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伴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似草木之香,反倒像某种灵花绽放时的芬芳。玄宸心中一惊,猛地转过身,只见不远处的山道上,正走来一位身着素白宫装的女子。
这女子头戴七星冠,冠上缀着七颗圆润的珍珠,每一颗都散发着柔和的星光;腰间系着一条淡蓝色的丝带,随风飘动,宛如流云;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如秋水,却又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沉静,仿佛能将人的心思都映照出来。她周身气息缥缈,虽不似太乙真人那般威压逼人,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雍容华贵,显然也是一位道行高深的大能。
玄宸心中微动,这女子的模样,竟与他曾在古籍中见过的“云霄仙子”的画像有几分相似。传闻云霄乃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亲传弟子,与琼霄、碧霄并称“三霄仙子”,修有大神通,更持有先天灵宝“混元金斗”,在截教中地位极高。只是她为何会出现在西昆仑山脚?
仿佛察觉到他的目光,女子停下脚步,对着玄宸微微颔首,声音清如玉石相击:“阁下可是先天人族玄鶴铭?”
玄宸心中一惊——对方竟知道自己的名字!他连忙收敛心神,对着女子行礼:“在下正是玄宸,不知仙子是?”
女子嘴角露出一抹浅笑,如冰雪初融,让周遭的空气都仿佛柔和了几分:“吾乃通天教主座下云霄。奉师命前来西昆仑,寻一位名为‘玄鶴铭’的先天人族,邀你前往东海碧游宫,拜入吾师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