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亮选的私房菜馆隐藏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深处,青砖灰瓦,木门虚掩,门口只挂着一盏昏黄的灯笼,没有任何显眼的招牌。推门而入,里面是别有洞天的雅致庭院,几间包厢散落在回廊两侧,环境清幽,只闻隐约的丝竹声和流水潺潺。
“邓先生来了。”一位穿着素雅旗袍的中年女经理迎上来,笑容温婉,目光在邓亮与王玥交握的手上短暂停留,笑意更深了些,“这位小姐是第一次来?”
“嗯,带朋友来尝尝。”邓亮自然地介绍,“王玥。李姐,这里的老板兼主厨。”
“李姐好。”王玥微笑着打招呼,心里有些惊讶于邓亮对这里的熟稔,也敏锐地察觉到李姐眼中那份超越普通食客的熟稔。这里,似乎承载着他过往生活的一些痕迹。
李姐引他们到一间临水的小包厢,窗外是一方小小的枯山水庭院,月光洒在白色的砂石上,意境幽远。她递上菜单,对邓亮说:“还是老规矩,让厨房看着安排?”
邓亮却将菜单推到王玥面前:“看看有没有什么忌口或者特别想吃的?”
这个细微的举动让王玥心头一暖。他记得她喜欢有选择权,而不是被完全安排。她翻看了一下菜单,菜品都很精致,名字也雅致,她有些拿不定主意。
“李姐看着安排就好,我相信您的眼光。”王玥合上菜单,对李姐笑道,既表达了信任,也将决定权交还给了更专业的人。
李姐赞许地点点头:“好,那二位稍等,保证让你们满意。”她退出去时,又看了邓亮一眼,那眼神带着长辈般的温和关切。
包厢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清雅的茶香袅袅升起。王玥环顾四周,环境静谧得让人心安。
“你常来这里?”她最终还是忍不住好奇,轻声问道。
邓亮为她斟了一杯刚沏好的龙井,茶汤清亮。“以前常来。这家店开了很多年,李姐和我母亲是旧识。”
“母亲” 这个词,让王玥的心微微一动。这是邓亮第一次主动提及家人。她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我母亲在世时,很喜欢这里的菜。”邓亮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久远的事实,但王玥还是捕捉到了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极淡的怀念,“后来她不在了,我偶尔想念那个味道,或者想一个人静一静的时候,会过来。”
王玥的心像是被轻轻捏了一下。她伸出手,覆盖在他放在桌面的手背上。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此刻微微有些凉。“这里的味道,一定很好。”她轻声说,没有说更多安慰的话,只是用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她的理解与陪伴。
邓亮反手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摩挲了一下,像是在回应她的安慰。“嗯,是家的味道。”
这时,李姐亲自端着前菜进来,是两道极其精致的冷盘——一道是桂花糖藕,藕片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另一道是醉鸡,酒香醇厚,鸡肉滑嫩。她布好菜,看着他们交握的手,眼角的笑纹更深了些:“邓亮可是第一次带女孩子来我这里吃饭。”她语气带着打趣,又像是某种郑重的认可。
王玥的脸颊微微泛红,邓亮则只是笑了笑,没有否认,握着王玥的手却没有松开。
这顿饭吃得很慢,每一道菜都像一件艺术品,味道更是层次丰富,恰到好处。他们聊着菜品,聊着书店,聊着无关紧要的日常。王玥没有再追问他的过去,她懂得,有些故事需要时间,需要足够的信任,才能缓缓展开。她愿意等。
饭后,李姐又送来两份杏仁茶和一小碟自制的桂花定胜糕。
“尝尝这个,亮亮小时候每次来都吵着要吃。”李姐看着邓亮,眼神里带着慈爱。
“亮亮” 这个略显稚气的昵称让邓亮难得地露出一丝赧然,他轻咳一声:“李姐……”
王玥却觉得这样的他格外真实可爱,她笑着拿起一块定胜糕,小巧精致,松软香甜。“很好吃。”她由衷地赞美,然后看向邓亮,眼里带着狡黠的笑意,“原来你小时候叫亮亮。”
邓亮无奈地摇摇头,眼底却满是纵容的笑意。
离开私房菜馆时,李姐送他们到门口,拉着王玥的手,轻声说:“王小姐,亮亮是个好孩子,就是有时候心思重,话不多。你多担待。”
王玥能感受到这位长辈话语里的真诚嘱托,她郑重地点点头:“李姐,我会的。”
走在回去的路上,月色依旧明亮。邓亮再次牵起王玥的手,这一次,他的掌心比来时更加温暖。
“谢谢你。”他忽然开口。
“谢我什么?”
“谢谢你……愿意了解我的过去,也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现在。”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低沉而真诚。
王玥握紧了他的手,将头轻轻靠在他的手臂上。“也谢谢你,带我走进你的世界。”
今晚,她不仅仅品尝到了一顿美味的晚餐,更仿佛触摸到了邓亮生命中的一小块拼图。那个在书店里沉稳包容的男人,也有着需要怀念的亲人,有着被长辈呼唤小名的童年。
这些发现,没有让她觉得疏远,反而让她感觉他更加真实、立体,也让她想要更加珍惜现在这个,愿意向她一点点敞开心扉的他。
夜色温柔,前路可期。他们牵着手,慢慢走向灯火通明处,走向属于他们的、交织着彼此过往与未来的晨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