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载着旧星光
立春的风撞开工作室门时,苏晓正把一盆报春花摆在窗台——花是于朦去年秋天埋下的种子,如今枝桠上缀着星星点点的粉白,像他留在笔记本里的荧光笔批注,细碎却亮眼,映得藤窝、棉絮都泛着暖意。
“苏姐,这是给雀儿们的春窝!”新人演员扛着个柳编鸟窝跑进来,窝边缠着刚抽芽的柳枝,“按于老师画的‘春日透气窝’做的,说春天风软,柳编的窝能闻见草木香。”苏晓接过鸟窝,指尖触到柔韧的柳条,忽然想起去年立春,于朦蹲在窗台,把旧棉絮换成干草,说“开春了,雀儿们得换个轻便的窝,好迎接新雏”。如今干草成了柳编窝,当年的小雀儿,早已领着第三代幼雀,把这里当成了永远的家。
窗台的柳编窝刚放好,那只灰麻雀就领着全家钻了进去,小雀儿们啄着柳枝芽,叽叽喳喳的叫声混着报春花的香,像支轻快的迎春曲。苏晓笑着撒了把刚发芽的燕麦——是于朦的老规矩,开春要给雀儿喂“新芽粮”,说“春天的芽儿鲜,能养身子,也能盼个好兆头”。
雨水节气的清晨,苏晓带着三只毛孩子去了救助站。阳光棚的玻璃擦得透亮,学生们正在猫草田旁搭花架,要种于朦笔记里写的蔷薇,说“夏天开花,毛孩子们能在花下乘凉”。“于老师要是看见这花架,肯定会蹲在这儿等开花。”站长递来杯温热的花茶,苏晓抿了一口,忽然想起去年雨水,于朦蹲在猫草田边,用树枝拨弄刚冒芽的草尖,说“等草长齐了,就能给毛孩子们当零食,蔷薇开了,还能拍好看的照片”。如今草芽成了花架,当年盼着开花的人,早已把期待种进了每个人心里。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苏晓翻于朦的笔记本,忽然翻到夹在里面的一张旧票根——是去年春天他带福丽、火腿去拍写真的收据,背面写着“明年要带微光一起,拍张全家福”。字迹淡了,却暖得像刚晒过的被子。她掏出手机,给三只毛孩子拍了张合照,背景是刚搭好的花架,报春花的影子落在它们毛茸茸的背上,像撒了把碎光。
新人演员的新戏开机仪式定在春分那天,苏晓特意把开机地点选在了工作室楼下的小花园——这里有于朦种的槐树,有他喂过的流浪猫,还有窗台永远等着雀儿的窝。开机时,她把那盏旧台灯放在仪式台旁,灯杆上的小坑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于朦留在时光里的星星。
“开机大吉!”所有人举着酒杯时,苏晓忽然听见槐树叶沙沙响,风里带着报春花的香,仿佛有人在轻声说“好好拍,故事要暖”。她望着满院子的笑脸,望着窗台边蹦跳的雀儿,望着脚边挤在一起的三只毛孩子,忽然明白,于朦从未离开。他的期待,他的温柔,他的星光,都藏在这春风里,藏在这新发芽的柳枝里,藏在每个人的眼睛里。
春夜的月光软乎乎的,苏晓翻开摄影集,最新一页贴着开机仪式的照片——旧台灯的暖光映着每个人的笑,窗台的柳编窝里,雀儿们睡得正香,报春花在月光下泛着浅粉。她在照片旁边写了行字,字迹轻得像春风:“新春载着你的星光,把每个日子都过得亮堂堂。”
窗外的风又起,风铃叮当作响,苏晓抬头,看见月光里,仿佛有个清瘦的身影站在花架旁,正对着报春花笑,就像从前的每一个春天那样,眼里满是对日子的热爱,和藏不住的、永远不会熄灭的温柔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