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两仪殿面对长孙无忌和几位重臣探究的目光,发挥了他作为杰出政治家的卓越演技和叙事能力。他将那两尊金鼎和暖玉描述得神乎其神,什么“夜半梦中有金甲神人指引”,“翌日清晨便见于偏殿,霞光万道,瑞气千条”,至于那双彩虹袜,则被他含糊地归类为“天女织就的祥云锦缎”,暂时搪塞了过去。
尽管长孙无忌等人心中疑窦未消——毕竟这“祥瑞”来得太巧,偏偏在吴王闯祸之后——但面对实实在在的黄金和美玉,以及皇帝那不容置疑的态度,他们也只好将信将疑地接受了这个说法,并开始热烈讨论如何利用这批“天赐”财富。是充入国库以备军需,还是用来修缮水利?一时间,两仪殿内充满了务实(且兴奋)的气氛。
而此刻的太极殿偏殿,李恪正对着系统空间里那堆带着泥巴、冒着嫩芽的土豆傻笑。
成了!穿越者神器之一的土豆,就这么到手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图文并茂的《土豆种植技术手册(初级)》拿出来翻看。册子不厚,用的是某种防水的奇特材质,上面的图画虽然线条简单,但将切块、催芽、播种、培土、收获的过程描绘得清清楚楚,旁边还有简单的文字说明,用的是他能看懂的大唐文字(系统自动翻译功能)。
“好东西啊!”李恪啧啧称奇,有了这玩意儿,就算没有老农经验,照着做也能种出土豆来。
接下来,就是如何“合理”地将这神物献给父皇了。直接拿出来说“爹,这是我从异界网友那儿兑的”?怕不是真要被他爹当成妖人给烧了。
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几天后,一场由吴王李恪主导、看似荒诞不经的“纨绔扶贫”行动,在长安城内外悄然拉开了序幕。
首先,他盯上了长安西市那些生意惨淡、快要关门大吉的小摊贩。比如那个因为手艺老旧、编织的草鞋无人问津的老汉,李恪直接带人过去,将他摊子上所有的草鞋,用高于市价三倍的钱全部“包圆”了!老汉感激涕零,李恪却大手一挥,满不在乎:“本王瞧着这草鞋编得……别致!买回去给府里下人穿着玩!”
消息传出,西市一片哗然。败家子又出新花样了!
紧接着,他又光顾了一家因为位置偏僻、酒水寡淡而门可罗雀的小酒肆。他不仅包下了店里所有的存酒(大多是劣质浊酒),还当场表示要投资翻修店面,聘请名厨,将其打造成“长安第一酒家”!酒肆老板差点以为遇到了失散多年的亲爹,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这些行为,在旁人看来,自然是吴王殿下荒唐败家的又一力证。弹幕里却是一片欢腾:
【“机甲是我老婆”:主播这是……风险投资?天使轮?】
【“火球术专精】:哈哈哈!我看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式扶贫!】
【“大唐第一喷子”:论如何把败家包装成慈善!学到了!】
【“部落最强”:草鞋,不好看。金鼎,好看!快,继续败家!】
李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一边进行着这些“败家”行为,赚取着虽然单次不多但积少成多的败家值,一边暗中物色合适的人选和土地。
他通过系统,用少量败家值兑换了一些这个时代可能存在的、但品质极高的蔬菜种子(比如改良过的萝卜、菘菜),然后以“偶然从西域胡商处购得奇种”为名,送给了那些被他“帮助”过、对他感恩戴德的老农和店家,并“随口”指点了几句“深翻土、多施肥”的粗浅改良农事的方法,美其名曰“看看这奇种长势如何,是否配得上本王的投资”。
这些行为混杂在他的诸多败家行径中,并不起眼。真正的大戏,在他名下一处位于长安近郊、原本贫瘠荒芜的皇庄里上演。
这一天,李恪带着几个绝对忠诚(主要是系统暗中判定过忠诚度)、且家眷都在他掌控中的老农和仆役,来到了皇庄。他屏退左右,只留下这几个心腹,然后神秘兮兮地拿出了那100斤土豆种薯。
“此物,乃本王梦中得神农氏指点,于终南山某处仙家福地偶然寻得,名曰‘土芋’!”李恪开始了他的表演,表情严肃,语气神秘,“神农氏言,此物不择地力,耐贫瘠,产量极高,乃活命之神物!你等皆是本王信重之人,今日便将此种交付与你等,按照本王所示之法精心种植!”
他拿出了那本《土豆种植技术手册》,挑选了几个关键步骤,用大唐人能理解的方式讲解了一遍,特别是切块留芽、堆肥起垄这些要点。
老农们看着那灰不溜秋、还带着芽眼的土豆,将信将疑。但王爷说得神乎其神,又有那画风奇特的“仙家图谱”为证,加上李恪平日虽然荒唐,对待他们这些下人赏赐却极为丰厚,便也都郑重其事地答应下来,发誓绝不外传。
李恪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直接献给朝廷,层层官僚下来,不知道要耽搁多久,而且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窥探。先在自家庄子里搞“试验田”,等收获了,拿出实实在在的果实,再献给李世民,效果才是最好的。
安排好了土豆种植的大事,李恪的“败家”事业也没停下。他甚至玩得更花了。
比如,他听说有胡商带来了一种名叫“波斯毯”的稀罕物,价格昂贵。他直接跑去,不是买,而是说要举办一场“长安首届摔跤大赛”,场地就设在那珍贵的波斯地毯上!美其名曰“唯有勇士的汗水,才配浸润这异邦珍宝”!结果比赛还没开始,地毯就先被踩坏了一角,胡商哭丧着脸,李恪却毫不在意地赔了双倍价钱。
又比如,他召集了一群长安城的纨绔子弟,举办“竞丑大会”,比比谁家收集的奇石、怪木、或者长相清奇的门客最“别具一格”,优胜者可得吴王殿下亲笔题字(鬼画符)的“丑绝长安”匾额一块……一时间,长安纨绔圈风气为之一“变”,朝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向狂奔而去。
这些行为自然是引得朝野上下非议不断,弹劾李恪的奏章又多了几筐。就连后宫的长孙皇后都忍不住委婉地向李世民进言,是否对吴王管束太松了些。
然而,李世民在最初的血压升高之后,想到那“亩产千斤”的承诺,硬是咬着牙把这些弹劾都压了下去。甚至在某次私下召见李恪,听到他汇报土豆已经种下,并且“仙家图谱”如何如何神奇之后,还默许了他继续“积攒愿力”的行为,只是再三强调“注意影响!莫要真的激起民愤!”
而李恪脑海里的直播间,人气愈发高涨。观众们就爱看这种古今碰撞、皇帝父子联手“不务正业”的戏码。
【“机甲是我老婆”:主播这“纨绔扶贫”的概念绝了!又败家又办正事!】
【“火球术专精”:期待土豆丰收!想看看唐朝人第一次吃土豆的表情!】
【“爱织毛衣的精灵”:给主播和老李的亲子款毛衣快织好了!(展示图片:一件绣着龙,一件绣着熊猫,配色依旧大胆)】
【“部落最强”:败家,好看!金鼎,还有三尊!】
这一日,李恪正在西市他“投资”的那家小酒肆(如今已焕然一新,生意红火)里,品尝着新酿的、按照他“指点”略微改良过的酒水,心中盘算着下一步是去砸个乐器行听听响,还是去包个戏班子唱三天三夜的“秦王破阵乐”时,一个他安排在皇庄的心腹仆役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惶恐。
“殿下!殿下!庄子上……庄子上那‘土芋’……出苗了!长得……长得飞快!绿油油一片,壮实得很!老张头他们说,从没见过长势这么旺的庄稼!”
李恪手中的酒杯一顿,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
土豆出苗了!第一步,稳了!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故作淡定地摆摆手:“知道了,大惊小怪什么?神农氏赐下的神物,岂是凡品?好生照料着,待秋后丰收,本王重重有赏!”
打发了仆役,李恪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长安西市,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土豆苗已绿,败家值稳步增长,直播间老铁们热情高涨,皇帝老爹虽然嘴硬但身体很诚实地支持着……这局面,一片大好!
是时候,进行下一项,更能“积攒愿力”的大计划了。
他唤来随从,吩咐道:“去,给本王打听打听,将作监最近有没有什么烧坏的、炼废的琉璃或者陶器?或者……宫里有没有哪个库房堆着用不上的、黑乎乎的石炭?本王,要去捡点‘破烂’!”
随从一脸茫然,但还是领命而去。
李恪摩挲着下巴,眼神闪烁着搞事的光芒。
琉璃失败品?石炭(煤)?这些在古人看来无用甚至嫌恶的东西,在他眼里,可是通往“高炉炼铁”和“初级水泥”的可能钥匙啊!当然,在找到合理的技术路径之前,用“捡破烂”这种极致的败家行为来掩人耳目,顺便再赚一波败家值和直播间热度,岂不是一举两得?
他仿佛已经看到,魏征等人听说他堂堂吴王跑去捡垃圾时,那副痛心疾首、恨不得以头抢地的模样了。
“唉,为了大唐的科技进步,我真是操碎了心啊!”李恪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纨绔王爷的“捡破烂”之旅,即将启程。而这大唐的画风,在李恪不懈的努力(败家)下,正朝着一条前无古人、后怕也难有来者的道路,策马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