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李莲花果然驾着莲花楼,慢悠悠地往城西慈恩寺的方向挪去。到了附近人多处,便把楼停下,步行前往。
我跟在他身边,依旧是黄犬形态,脖子上松松垮垮套了个李莲花用旧布条搓的项圈,算是做个样子。我一路走,一路好奇地东张西望。
慈恩寺果然名不虚传,山门外人头攒动,香烟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味。善男信女们脸上带着虔诚和渴望,涌入寺门

李莲花混在人群里,慢吞吞地走着,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寺院的环境、来往的僧人。我则悄悄运转起那微薄的仙力,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金芒,运用智眸观察。

这一看,还真让我看出了点门道。寺内笼罩着一层极其微弱、近乎无形的气息,非妖非魔,反而带着点纯净的愿力,但这愿力之中,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汲取生机的贪婪。尤其是大殿方向,那气息最为浓郁。
几个知客僧站在殿外,面容平和,笑容可掬,引导着香客。但我的智眸却看到,他们周身都缠绕着那股微弱的气息,像是某种标记。

李莲花也注意到了那几个和尚,他们的笑容似乎过于标准了,像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没有进殿,就在殿外的院子里踱步,目光落在了大殿中央那尊被厚厚红布覆盖的、高大佛像轮廓上。
方丈“这位施主,为何不进殿礼拜?我佛慈悲,有求必应。”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来人是一位身着黄色袈裟的老僧,面容清癯,眼神澄澈,正是方丈慈海大师。
李莲花收回目光,拱手行了一礼,语气带着惯有的疏懒。
李莲花“在下只是随意走走,见识一下宝刹的庄严,方丈有礼了。”
慈海方丈双手合十还礼,目光落在李莲花身上时,微微停顿了一瞬,又看了看他脚边的我,笑道。
方丈“施主似乎身体抱恙,眉宇间隐有郁结之气,我佛门净地,或可静心。”
李莲花“多谢方丈关心,老毛病了,不碍事。”
李莲花笑了笑,状若无意地问道。
李莲花“只是好奇,贵寺宝相为何以红布遮掩?可是有什么典故?”
慈海方丈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几不可察地深沉了一分。
方丈“此乃我寺古佛,近日正在修缮金身,不便示人,以免亵渎。待到功成之日,自当揭幕,广泽众生。”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李莲花也不再追问,又寒暄了两句,便借口告辞。
我跟着李莲花往外走,忍不住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音量,在李莲花刻意走慢隔绝周围的情况下低声道。
徐雁舟“李莲花,这老和尚没说真话。那布下面的东西,可不是什么需要修缮的佛像那么简单,那气息……有点怪。”
李莲花嗯了一声,没多说什么。一人一狗走出寺庙山门,喧嚣被抛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