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传承的风铃
本书标签: 现代  传承  传说     

风铃递新声

传承的风铃

冬末的暖阳透过“归处书屋”的玻璃窗,落在柜台旁的木架上。那里挂着三串风铃:一串是读者送的手工布风铃,褪色的碎布还留着当年的针脚;一串是顾行画稿里的同款,竹片上刻着细密的老巷纹路;最特别的是第三串,铃身是用旧书封面糊成的六角形,里面嵌着半枚生锈的铜铃——那是上周清理外婆阁楼旧箱时发现的,张奶奶说,这是外婆刚开书店时挂在门楣上的第一串风铃。

林乔正用软布擦拭铜铃,店门被轻轻推开,寒风裹着细碎的雪沫钻进来。一个穿藏青色羽绒服的年轻女人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个牛皮纸包,眼神里带着几分犹豫。“请问,这里是‘归处书屋’吗?”她轻声问,声音里藏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顾行放下手中的画笔抬头,见女人从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模糊的“老巷书店”字样。“这是我妈妈留下的。”女人将笔记本递过来,指尖微微发颤,“她总说年轻时在老巷有个牵挂的地方,直到去世前还念叨着一串会响的风铃。”

林乔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便画着一串熟悉的风铃,旁边写着:“1987年冬,雪落时,苏晚阿姨的风铃响了,她给我煮了槐花茶,说难过时就来听风铃。”字迹稚嫩却工整,落款是“晓梅”。张奶奶恰好端着刚煮好的热茶进来,凑过来看了眼,突然拍手:“是陈晓梅啊!当年总跟着妈妈来书店的小姑娘,眼睛圆圆的,最爱蹲在柜台前看风铃。”

女人愣在原地,眼眶瞬间红了:“我妈妈就是陈晓梅。她生病后记性越来越差,却总说要找苏晚阿姨的风铃,说听了心里就踏实。”林乔握住她的手,指着木架上的旧铜风铃:“这就是当年的风铃,它还在响呢。”顾行起身走到门口,轻轻摘下那串旧风铃,挂在店门内侧。风一吹,铜铃发出醇厚的响声,带着时光沉淀的温柔。

接下来的几天,晓梅的女儿每天都会来书屋。她跟着林乔整理旧书,听张奶奶讲老巷的故事,还学着顾行的样子画风铃。临走时,林乔将一本外婆的诗集送给她,扉页上写着:“风铃是时光的信使,会把牵挂递到该去的地方。”

春分那天,晓梅带着女儿送来一串新做的风铃。铃身是用透明玻璃做的,里面嵌着一张小小的老巷照片,是她妈妈当年拍的。“这串风铃,就挂在老风铃旁边吧。”晓梅抚摸着旧风铃的铜铃,“妈妈要是知道风铃还在,一定很开心。”

顾行找来木梯,将新风铃挂在旧风铃右侧。两串风铃并排摇晃,旧铜铃的醇厚与新玻璃铃的清脆交织在一起,像跨越时光的对话。街坊们闻讯赶来,围着风铃说说笑笑,蓝布衫阿姨端来刚出炉的糖糕,陈爷爷则拿出新抄的唐诗,教孩子们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傍晚时分,林乔坐在窗边,看着夕阳下的两串风铃。顾行走过来,递给她一张画稿,上面画着挂满风铃的书屋,屋檐下、窗棂上,新旧风铃层层叠叠,像一串串跳动的音符。“以后会有更多风铃挂在这里。”顾行轻声说,“每个有故事的人,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

林乔笑着点头,翻开晓梅妈妈的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2024年春,风铃又响了,旧的牵挂有了归处,新的故事正在开始。”风穿过老巷,吹动着门上的风铃,响声漫过书屋,漫过故事墙,漫过老院的槐树,将传承的暖意,送进每个路过的人心里。

传承的风铃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旧笺藏暖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