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老巷故事集
本书标签: 古代  传说  治愈系     

坊里续甜香

老巷故事集

回到“甜忆老坊”时,夕阳正斜斜搭在斑驳的木招牌上,把“甜忆”二字染得暖融融的。老陈头刚把铁盒子放在柜台案上,安安就捧着“旧物回忆册”凑过来,指着笔记本里的方子催:“陈爷爷,快教我们做糖渍槐花吧!”

张奶奶笑着往灶间走:“我早把面粉和白糖备好了,苏晚当年用的老瓷盆我也找出来了。”林乔则把相机里的照片导进旧坊角落的旧相册里,顾行帮着搬来小方桌,铺上新洗的粗布,把干槐花、新鲜花瓣分碟摆好。

老陈头戴上老花镜,翻到“糖渍槐花”那页,指尖轻轻点着字迹:“苏晚说,做这个得选刚开的半放槐花,去蒂去叶,洗了要阴干,不能晒,不然香就跑了。”安安蹲在小凳上,捧着竹筛仔细挑花瓣,时不时抬头问:“这样的行不行?”老陈头凑过去看,笑着点头:“对,就像这样,比当年我摘的强多了。”

林乔帮着把阴干的槐花倒进瓷盆,老陈头舀出白糖,一层槐花一层糖地铺:“糖要放够,不然存不住,最上面得压块干净的石板,腌三天才行。”顾行趁机拍下老陈头手把手教安安铺糖的样子,镜头里,夕阳透过木窗棂,落在两人鬓角的碎发上,倒和笔记本里记的旧时光隐隐重合。

正忙活着,门口风铃叮当作响,进来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看见柜台后的铁盒子眼睛一亮:“这不是苏晚的铁盒子吗?”老陈头抬头一看,愣了愣:“是桂英?你怎么来了?”原来老太太是当年和苏晚一起在粮站做工的刘桂英,退休后搬去了别处,今天是特意来老坊寻槐花糕的。

刘桂英指着笔记本,语气感慨:“当年苏晚做糖渍槐花,总给我装一罐,说这个配粥最香。”她从随身布包里掏出个玻璃罐,里面竟还留着半罐干槐花:“这是她最后一年给我的,我舍不得吃,留到现在。”林乔赶紧把这罐槐花也摆到方桌上,和苏晚的干槐花、槐花帕子摆在一起,顾行按下快门,把这新旧交织的画面定格。

晚饭是张奶奶做的槐花粥、糖糕,还有刚腌上糖渍槐花的半成品试吃。刘桂英喝着粥,说起当年苏晚的趣事:“她当年总说,老坊的甜要传下去,等以后年轻人来了,也能尝到咱们那时候的味。”老陈头叹了口气,指着安安和林乔:“现在不就传下来了?”

夜色渐深,刘桂英带着刚分装的新鲜槐花回去,临走前反复叮嘱:“腌好了可得告诉我,我再来买。”安安趴在柜台上,在回忆册里补画了瓷盆和竹筛,写上“和陈爷爷、张奶奶、刘奶奶一起做糖渍槐花”,旁边还贴了片刚摘的槐花瓣。

林乔和顾行收拾着方桌,老陈头把铁盒子放进柜台的木抽屉,又摸了摸那本“槐香记事”:“苏晚要是在,见着这么热闹,肯定更高兴。”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甜忆老坊”的招牌上,也落在案上刚腌好的槐花瓷盆上。

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槐香和甜味,安安抱着回忆册坐在门槛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忽然说:“等糖渍槐花好了,我们也给李伯送一罐吧!”老陈头笑着应好,风从巷口吹进来,带着夏夜的清凉,也带着老时光里绵延不绝的甜香——这甜,不仅藏在槐花里,更落在了老坊的烟火气里,成了代代续上的念想。

上一章 槐下觅旧踪 老巷故事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槐甜赠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