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坤宁宫的窗纱,暖融融地洒在青砖地上。
尉迟瑶坐在铺着软垫的小推车里,手里攥着个啃得坑坑洼洼的苹果,小短腿晃悠着,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哼唧声——自从早上听宫女说御膳房在做她最爱的米糕,她就赖着皇后,非要去“监工”。
“娘娘,公主这急脾气,倒随了陛下。”青禾推着小推车,笑着打趣。
皇后走在旁边,伸手替尉迟瑶擦了擦嘴角的苹果汁:“可不是嘛,这孩子只要惦记上什么,就非得立刻得到不可。”
说话间,三人就到了御膳房门口。
御膳房总管张厨头正围着灶台转,额头上满是汗珠,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见皇后和公主来了,他连忙放下手里的铲子,躬身行礼:“奴才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公主殿下。”
“免礼吧。”皇后摆了摆手,目光落在灶台上的蒸笼上,“怎么了?看你一脸愁容,是米糕做砸了?”
张厨头叹了口气,苦着脸说:“娘娘您可真是神了!这米糕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儿个蒸了三回,次次都粘锅,要么就是外面熟了里面夹生,奴才正犯愁呢,这要是耽误了公主殿下吃,奴才可担待不起。”
尉迟瑶坐在小推车里,听见“米糕”两个字,眼睛瞬间亮了,挣扎着要下来。
皇后连忙把她抱起来,走到灶台边:“让瑶宝看看,说不定她能帮上忙呢。”
张厨头愣了愣,心里想着“一个奶娃娃能帮什么忙”,却也不敢反驳,只能笑着说:“公主殿下要是能指点指点,那真是奴才的福气。”
尉迟瑶被皇后抱着,小脑袋凑到蒸笼边,好奇地盯着里面的米糕。
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在蒸笼边缘轻轻碰了碰——就这一下,原本紧紧粘在蒸笼壁上的米糕,竟奇迹般地松动了些。
“咦?”张厨头瞪大了眼睛,连忙掀开蒸笼盖。
只见里面的米糕不再像之前那样粘在笼屉上,反而蓬松地立着,香气也比之前浓郁了不少。
他连忙拿出一块,吹了吹递到尉迟瑶面前:“公主殿下,您尝尝?”
尉迟瑶张嘴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眯成了月牙——软糯香甜,正是她喜欢的味道!
她伸出小手,又指了指蒸笼,意思是还要吃。
皇后笑着说:“看来我们瑶宝真是个福星,一来就帮你解决了难题。”
张厨头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倒在地,对着尉迟瑶连连磕头:“公主殿下真是有福气!这米糕沾了您的福气,才变得这么好!以后奴才做点心,一定先请公主殿下‘过目’!”
尉迟瑶被他的动作逗笑了,咯咯地笑着,小手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是在说“起来吧”。
就在这时,御膳房的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总管!不好了!刚才炖的冰糖雪梨,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变苦了!”
张厨头刚站起来,一听这话又急了:“怎么会变苦?我刚才尝的时候还好好的!”
他快步走到另一口锅边,舀了一勺雪梨汤尝了尝,脸色顿时变了:“真苦了!这可怎么办?这是给李昭仪炖的,她最近咳嗽得厉害……”
皇后抱着尉迟瑶走过去,看着锅里的雪梨汤,轻声道:“让瑶宝试试?”
张厨头半信半疑,却还是点了点头。
尉迟瑶伸出小手,在锅沿上轻轻摸了摸,小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哼着。
没过多久,张厨头又舀了一勺汤尝了尝,眼睛瞬间亮了:“不苦了!真的不苦了!还比之前更甜了!”
这下,御膳房里的宫女太监都惊呆了,纷纷围过来看尉迟瑶,眼神里满是崇拜。
小太监凑到张厨头身边,小声说:“总管,公主殿下这是锦鲤转世吧?也太有福气了!”
张厨头连忙瞪了他一眼,却也忍不住点头——刚才的米糕、现在的雪梨汤,都是公主碰了之后才变好的,这不是福气是什么?
他走到皇后面前,躬身道:“娘娘,以后御膳房要是再遇到什么难题,能不能请公主殿下常来‘指点’?有公主在,咱们御膳房肯定能做出更好的吃食!”
皇后笑着点头:“只要瑶宝愿意,自然是可以的。”
尉迟瑶像是听懂了他们的话,伸出小手拍了拍,像是在答应。
张厨头见状,连忙让人把刚做好的米糕装了满满一盘子,又把炖好的冰糖雪梨装在保温的食盒里,递到青禾手里:“娘娘,这些您带回去给公主殿下吃,雪梨汤也请您转交给李昭仪,就说这是沾了公主福气的,对咳嗽好。”
皇后接过食盒,笑着说:“那就多谢你了。”
一行人离开御膳房时,御膳房里的人都站在门口相送,看着尉迟瑶的眼神里满是敬畏与喜爱。
走在回宫的路上,青禾忍不住说:“娘娘,公主殿下可真厉害,连御膳房的吃食都能‘救’回来。”
皇后低头看着怀里啃着米糕的尉迟瑶,眼底满是温柔:“是啊,我们的瑶宝,就是大齐的福星。”
而此时的御膳房里,张厨头正对着刚做好的米糕发呆。
小太监凑过来问:“总管,您在想什么呢?”
张厨头叹了口气,笑着说:“我在想,以后咱们御膳房的食材,都得让公主殿下先碰一碰,沾沾她的福气,这样做出来的吃食,肯定个个都好!”
小太监连忙点头:“对!以后咱们就把公主殿下当成‘食神’供着!”
御膳房里的人都笑了起来,空气里满是欢快的气息——他们都知道,有了这位锦鲤小公主,以后御膳房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