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铃兰终于绽满钟楼脚下,白色花瓣沾着晨露,像撒了一把碎星。李知意穿着那件绣着银铃兰的舞蹈服,在花丛前压腿时,指尖突然碰到一块凸起的石板——石板边缘有明显的撬动痕迹,下面似乎藏着什么。
“何熠!快来看!”她蹲下身,招呼着坐在台阶上整理笔记的何熠。
何熠走过来,用随身携带的小铲子小心撬开石板,里面躺着一个铁皮盒子,和之前找到的“十年案”证据盒一模一样,只是上面多了一层薄薄的铜绿。打开的瞬间,一股陈旧的纸张味扑面而来,里面没有账本,只有一封折叠整齐的信,信封上写着“致何熠、李知意亲启”,落款是“林晚”——正是林老师的名字。
“林老师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名字?”李知意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发颤。
何熠展开信纸,林老师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十年的尘埃终于落定。我藏这份信,是想告诉你们,当年我爸爸去世后,是陈哲偷偷帮我保存证据,却被校长威胁不得不离开学校;也是他,在我遇害前,把我藏在钟楼墙体里的账目转移到了旧仓库,怕被恶人发现。”
信里还夹着一张照片,是陈哲年轻时和一个女孩的合影,女孩手里拿着和李知意同款的舞蹈服设计图。“原来陈哲老师后来的妻子,是林老师的妹妹。”何熠看着照片背面的日期——正是去年钟楼案破获的那天,“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林老师的心愿。”
两人拿着信去找陈哲时,他正在医院的花园里浇花。看到信,他眼眶泛红:“当年我离开学校后,一直在找机会回来,直到娶了林老师的妹妹,才敢以家属的身份,悄悄把证据转移,还在石板下藏了这封信,希望有一天能有人发现,告诉林老师,她的坚持没有白费。”
离开医院时,李知意突然拉住何熠:“我们去给林老师的墓碑献束铃兰吧,就用钟楼下面的。”何熠点头,两人摘了一小束开得最盛的铃兰,送到郊外的墓园。墓碑上的林老师笑得温柔,李知意把信放在碑前:“林老师,你看,我们帮你做到了,以后也会一直守护这里的温暖。” 六月的蝉鸣撕开校园的燥热时,高二(3)班的毕业纪念册突然成了全班的焦点——不是因为它终于贴满了照片,而是因为这本承载着五十多个人青春印记的册子,在拍毕业照的前一天,凭空消失了。
班长抱着空荡荡的课桌抽屉,眼圈红得像熟透的樱桃:“我昨天下午还把它放在这里,锁了抽屉的!钥匙只有我和同桌有,可她今天说根本没碰过……”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有人说可能是被别班同学借走忘了还,有人猜是不是不小心掉进了储物柜缝隙,直到李知意把何熠拉到走廊角落,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线索。
“你还记得上次张雅改倒计时牌的事吗?这次会不会也是‘熟人作案’?”李知意压低声音,从口袋里掏出她的粉色笔记本,上面记着昨天下午的班级出勤表,“昨天最后离开教室的是同桌晓雨,她请假说要去买毕业礼物,比平时晚走了二十分钟。”
何熠点点头,指尖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出教室的布局:“抽屉锁没有撬动痕迹,说明是用钥匙打开的。晓雨有钥匙,又有单独留在教室的时间,可能性最大。但她为什么要拿纪念册?”两人正说着,突然看到晓雨背着书包从楼梯口走过,脚步匆匆,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黑色的文件夹,像是怕被人看到。
她们悄悄跟在晓雨身后,看着她走进学校西侧的旧画室——那里自从艺术楼翻新后,就很少有人去了。何熠推开门时,正看到晓雨坐在画板前,把纪念册摊在腿上,手指轻轻摸着扉页上的班级合照,眼泪一滴一滴落在照片上。
“晓雨?”李知意轻声喊她,晓雨猛地抬头,手里的纪念册差点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我……我不是故意要偷的……”晓雨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紧紧攥着纪念册的边缘,指节都泛了白,“我爸妈上周说,等我毕业就带我去国外,以后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我怕你们忘了我,怕我再也看不到这些照片,就想把纪念册留几天,多看几眼……”
何熠蹲下来,看着纪念册里晓雨写的寄语——“希望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就算分开,也能记得一起在舞蹈房排练的日子”,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铃兰图案,和李知意舞蹈服上的一模一样。“你可以跟我们说的。”何熠的声音比平时温柔,“我们不会忘了你,纪念册也可以多借你看几天。”
李知意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你看,我把我们每次一起排练的视频都存在了U盘里,还有大家的合照,我都洗了两份,一份放在纪念册里,一份给你。以后你在国外,想我们了就看看,我们也可以视频聊天,就像你没走一样。”
晓雨接过笔记本,眼泪掉得更凶了,却慢慢露出了笑容:“真的吗?你们真的不会忘了我?”
“当然不会!”李知意拉着她的手,“我们还可以约定,每年五月铃兰开花的时候,你就回来,我们一起在钟楼下面拍照,看我跳新编的舞。”何熠也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钢笔,递给晓雨:“把你的国外地址写在纪念册最后一页,我们会给你寄明信片,寄钟楼的照片,寄铃兰的种子。”
那天下午,全班同学都聚在教室里,围着纪念册。有人在晓雨的页面上补画了小太阳,有人写下“等你回来吃食堂的糖醋排骨”,还有人把自己的钥匙扣取下来,串成一串送给晓雨——“这是我们班的‘信物’,带着它,就像我们一直在你身边。”
何熠坐在窗边,看着热闹的教室,突然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比起揭开冰冷的真相,守护藏在细节里的温暖,或许是更重要的‘破案’。”夕阳透过窗户,把字迹染成金色,她抬头看向李知意,女孩正和晓雨一起翻看纪念册,笑声像风铃一样清脆,和窗外的蝉鸣,组成了毕业季最温柔的旋律。
第二天拍毕业照时,晓雨把纪念册抱在怀里,站在班级最中间。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所有人都笑着喊出“茄子”,阳光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钟楼脚下的铃兰丛上——那些白色的小花,正朝着镜头的方向,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