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城南的客栈临河而建,推开窗便能看见乌篷船摇着橹从水面划过,橹声咿呀,船夫的号子混着岸边小贩的吆喝,透着嘉兴独有的烟火气,暖融融的。
李莫愁几人定下三间上房,何沅君与程英住一间,李莫愁带着小龙女、杨过住一间。
刚安顿好,杨过便急着要去铁枪庙,手里攥着刚买的桂花糕,还有李莫愁让人赶制的那块木牌——“杨氏之墓”四个字刻得端正,边角打磨得光滑,摸着温润。
“师傅,我们现在就去吧?”他眼神里满是急切,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急什么。”李莫愁看了眼窗外,日头刚过晌午,正是最烈的时候,“先歇口气,等日头斜些再去,免得晒着。”她转头对何沅君道,“你们师徒在客栈歇歇,或是去附近逛逛,我们晚些回来。”
何沅君点头:“好,我带英儿去看看那边的绣坊,正好给你们挑些丝线,做新衣裳用。”
程英也道:“莫愁阿姨,过儿哥哥,我给你们留了些刚买的菱角,粉粉糯糯的,回来记得吃。”
往铁枪庙去的路不算近,三人步行出城。城外的路渐渐崎岖,两旁的稻田里稻穗沉甸甸的,压得稻秆弯了腰,偶有稻草人立在田埂上,戴着破草帽,风吹过便微微摇晃,像个沉默的守卫。
“前面就是铁枪庙了。”杨过指着远处一座破败的庙宇,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的黄土,屋顶的瓦片也缺了好几块,露出黑洞洞的椽子,“我娘的坟就在后头的山坡上。”
铁枪庙早已荒废,庙门虚掩着,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像老人咳嗽。院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乱石遍地,只有正殿前那尊泥塑的神像还依稀能看出模样,只是缺了只胳膊,脸上布满蛛网。绕到庙后,果然有片小小的山坡,坡上零星立着几个土坟,大多无碑无记,被野草半掩着。
杨过熟门熟路地走到一个稍显平整的土坟前,坟上长满了青草,还有几株不知名的小黄花。他蹲下身,用手慢慢拨开杂草,声音低哑:“娘,我来看你了。”
李莫愁递过木牌,小龙女则拿出带来的香烛纸钱。杨过小心翼翼地将木牌立在坟前,用土压实,又将桂花糕摆在牌前,点燃香烛,对着坟头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额头抵着微凉的土地,久久未抬。
“娘,这是师傅,这是师姑。”他指着李莫愁与小龙女,声音带着哽咽,“我现在跟着师傅学功夫,过得很好,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师傅说我进步快,将来能成为大侠呢,能保护好多人,就像您以前总盼着的那样。”
“娘,你看,这是你最喜欢的张记桂花糕,我特意去买的,还热乎着呢。”他放在坟前指尖微微颤抖,“今年中秋,我陪你过,以后有时间会常来陪你说话,再也不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了。”
李莫愁站在一旁,看着少年对着土坟絮絮叨叨,说着这几年的光景,从初学功夫时的笨拙,到第一次接住麻雀的欢喜,再到如今能与师姑拆招的得意。
她眼中没有催促,只有难得的沉静,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衣角。小龙女挨着她,轻声道:“过儿心里苦。”
“谁还没点苦处。”李莫愁淡淡道,“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好。”
等杨过烧完纸钱,火星在风里打着旋儿飘远,三人又在坟前站了片刻。夕阳将影子拉得很长,像三个相依的剪影。
杨过最后看了眼木牌,像是做了什么决定,深吸一口气,转身道:“师傅,师姑,我们回去吧。”
回到客栈时,何沅君与程英已叫小二备好了晚膳,五菜一汤摆在临河的桌前,有清蒸鲈鱼、酱鸭、藕夹,还有一碗莼菜羹,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
“过儿,快来尝尝这个。”何沅君给杨过盛了碗汤,“这是用钱塘江的鲈鱼炖的,鲜得很,补补身子。”
程英也道:“莫愁阿姨,龙阿姨,你们看我买的云锦,这匹霞色的,织着暗纹的牡丹,给龙阿姨做件披风好不好?风大的时候披上,又好看又暖和。”她展开一匹锦缎,在灯下泛着流光,像落了片晚霞。
小龙女摸了摸锦缎,料子滑滑的,带着凉意,她看向李莫愁,眼中带着询问。李莫愁笑道:“你穿什么都好看,这件确实配你。”
杨过喝了口汤,鲜得眯起眼,忽然道:“师傅,明天我们去嘉兴城里逛逛吧?我记得以前有个杂耍班子,耍的顶碗可好看了,不知还在不在。”
“好啊。”李莫愁点头,“正好买些这边的特产,过几日回陆家庄。”
次日一早,五人便往嘉兴城里去。城内的集市比城南热闹得多,街上摩肩接踵,卖花的姑娘提着篮子穿梭,篮子里的茉莉、素馨香得醉人。
糖画师傅的铜勺在青石板上划出金色的弧线,引得孩童围着叫好,伸长了脖子看他变出龙或凤的模样。
程英被一个卖绣线的摊子吸引,摊上的丝线五颜六色,像把彩虹铺在了布上。她拉着何沅君蹲下挑选,李莫愁三人则在一旁等着。
忽然,一个清脆的少女声响起,带着几分惊喜与不确定:“莫愁姐姐?”
李莫愁转头,只见一个穿鹅黄衣裙的少女站在不远处,约莫十三四岁年纪,肌肤雪白,眉眼弯弯,带着几分娇纵,身后跟着个青衣女子,身形挺拔,眼神锐利,腰间鼓鼓的,一看便知藏着兵器,是内家高手。
那少女见李莫愁看来,眼睛一亮,像找到了糖的孩子,快步跑过来,正是郭芙。她身后的青衣女子紧随而至,目光在李莫愁身上打量,带着几分惊艳几分警惕。
“真的是你!莫愁姐姐!”郭芙脸上满是欢喜,“我是芙儿啊,郭芙!五年前在嘉兴城外那个破庙里见过的,你忘了?”
李莫愁这才想起,当年在铁枪庙,确曾见过郭靖与黄蓉的女儿,那时她还只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还似如今这般活泼。“原来是你。”她淡淡点头,“都长这么大了,出落得越发好了。”
“莫愁姐姐,我可算再见到你了!”郭芙拉着她的衣袖,叽叽喳喳道,“我爹我娘总说你是江湖上厉害的女侠,我一直记着你呢!没想到竟然这么巧,能在嘉兴遇见你!”
她身后的青衣女子上前一步,抱拳道:“在下梅影,奉郭大侠与黄帮主之命,护送小姐出来历练。不知阁下是?”显然她听过李莫愁的名号,语气里带着敬意,却也没放松警惕。
“赤练仙子,李莫愁。”李莫愁坦然道。
梅影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拱手:“久仰李仙子大名。”
“师傅,这位是郭伯伯的女儿。”杨过看着郭芙的眼神带着几分少年人的审视。
“是的。”李莫愁道,又对郭芙介绍,“这是我徒弟杨过,这是我师妹小龙女。”
郭芙看向杨过,撇了撇嘴,见他虽穿着普通布衫,却生得风雅俊朗,眉宇间带着股英气;又看了看小龙女,见她容貌绝美,气质清冷如月下梨花,不由有些不服气,却还是道:“杨过哥哥好,龙姐姐好。”她对小龙女的称呼倒是乖巧。
小龙女只是微微点头,神色淡然。杨过却笑道:“郭姑娘好。”
程英与何沅君也走了过来,郭芙见程英比自己年长,生得貌美又娴静,眉眼温顺,便问:“这位姐姐是?”
“这是程英,这是她师傅何沅君。”李莫愁介绍道。
郭芙甜甜地喊了声“何阿姨好,程英姐姐好”,又拉着李莫愁的手不放:“莫愁姐姐,你们要在这里待多久?我爹娘让我出来玩一个月呢,不如我们一起?我知道嘉兴有个很好吃的酒楼,叫‘醉仙楼’,里面的东坡肉做得一绝,我请你们吃饭!”
梅影在一旁道:“小姐,不可唐突。”
“怕什么!”郭芙瞪了她一眼,又看向李莫愁,眼中满是期待,像只讨食的小狗,“莫愁姐姐,好不好嘛?”
李莫愁看她娇憨的模样,想起当年在铁枪庙时的光景,心中微动:“我们还要在嘉兴待几日,若有缘,自会再遇见。”
郭芙见她没有拒绝,喜道:“那太好了!我住在内城的悦来客栈,莫愁姐姐你住哪?我下午就去找你玩!”
“我们住城南临河客栈。”李莫愁笑道,语气温和。
“那我下午就去找你们!”郭芙说着,被梅影拉了拉衣袖,才依依不舍道,“那我先跟梅姨去买些玩意儿,下午见!”
看着郭芙欢欢喜喜地走远,像只快活的黄莺,杨过笑道:“这郭姑娘,倒像个小炮仗,一点就着。”
程英也道:“她看着……很活泼,像春日里的太阳。”
李莫愁摇头失笑:“郭靖与黄蓉的女儿,自小在桃花岛长大,被宠着护着,自然是娇惯些。”她看了眼天色近午时,“时候不早了,先去买些东西,回客栈等着吧。”
众人继续往前逛,程英买了些苏绣的花样,有缠枝莲,有并蒂梅,针脚细密;何沅君挑了块素雅的湖蓝色布料,说给杨过做件新长衫。
杨过则缠着李莫愁买了把新匕首,刀柄上镶着块小小的碧玉,他拿在手里把玩,爱不释手;小龙女什么也没要,只在路过一个卖玉簪的摊子时,多看了两眼一支素银簪子,簪头是朵简单的梅花,没有多余的缀饰。
李莫愁看在眼里,待众人往前走了几步,她回身将那支簪子买了下来,悄悄揣进袖中。
回到客栈时,刚坐下没多久,店小二便来通报:“李姑娘,外面有位郭姑娘找您。”
郭芙果然来了,还提着个食盒,身后依旧跟着梅影。“莫愁姐姐!”她一进门就喊,声音清脆,“我带了些桃花岛的特产,有我娘做的桃花糕,甜而不腻,还有我爹晒的鱼干,配酒最好!”
她将食盒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摆满了半张桌子,又拉着李莫愁说个不停,从桃花岛的趣事——说岛上的桃树春天开得像云霞,说到近三年爹娘搬去驻守湖北襄阳城。
“……蒙古大军南侵得厉害,我爹娘说,襄阳是屏障,守不住襄阳,江南就危险了。”郭芙说着,脸上少了几分娇纵,多了些认真,“他们天天忙着练兵、筑城,我这次出来,也是想学着帮点忙,可惜我武功太差,娘总说我性子太急,练不好。”
李莫愁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应一两声,小龙女安静地坐在一旁,指尖捻着衣角,杨过与程英也安静地听着,郭芙口中的江湖,是他们尚未涉足的壮阔与沉重。
何沅君沉默着给众人添茶,茶水冒着热气,气氛倒也温馨融洽。
梅影始终站在门口,目光淡淡地扫视着四周,确保无人靠近,像个尽职的护卫。
郭芙说了半晌,忽然想起什么,拍了下手:“莫愁姐姐,我听说黑风寨的人被官府抓了,是不是你做的?我就知道你最厉害了!我来的路上听人说,那黑风寨里的人可凶了,没人敢惹呢!”
杨过抢着道:“是我师傅出手,三两下就解决了!那寨里的小喽啰,在我师傅的冰魄银针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郭芙眼睛发亮,像落了星星:“真的?莫愁姐姐,你教我武功好不好?我娘总说我笨,你教我的话,我肯定好好学,绝对不偷懒!”
李莫愁失笑:“你爹娘的武功,可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不比我差,跟着他们学,才是最好的。”
正说着,梅影忽然低声道:“小姐,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
郭芙撅着嘴,不情不愿地站起来:“那我明天再来看你!莫愁姐姐,你可别偷偷走了!”
“不走。”李莫愁道,语气平静。
送郭芙出门时,梅影低声道:“李仙子,江湖险恶,还望您……多照拂些小姐。”显然她对李莫愁的性情有所耳闻,知道她手段狠厉,却也盼着郭芙能多些历练,多交些朋友。
李莫愁淡淡道:“她是郭靖的女儿,自然会照护着些。”
回到屋中,程英道:“这郭姑娘,倒是直率得可爱。”
杨过哼了一声:“骄纵得很,跟个小郡主似的,也就在师傅面前乖顺。”
李莫愁看了他一眼:“人家是郭大侠的女儿,自小在蜜罐里长大,自然金贵些,你以后多让着点便是。”她转向小龙女,从袖中拿出那支素银簪子,递过去:“给。”
小龙女接过,簪子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抬眼看向李莫愁,眼中泛起温柔的光,像融了月色,轻声道:“谢谢师姐。”
李莫愁笑道:“这支簪子配龙儿正好,素雅好看。”
窗外的阳光透过柳叶洒进来,落在簪子上,泛着细碎的银光,像揉碎了的月色,落在众人身影上,温暖而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