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上海律所会议室
骆嘉昀把一叠打印好的邮件摔在桌上,纸张散落的声响让会议室瞬间冻结。
骆嘉昀肖扬,你的邮件标题只写‘报告’,客户怎么知道是哪个案子的?
他抓起其中一张,指尖划过满页错字,
骆嘉昀‘法定继承’写成‘发定继承’,‘保险金’少写一撇,这是律师该犯的错吗?
肖扬的脸瞬间涨红,指尖紧紧攥着桌沿;汪雨橦低头盯着自己的邮件,封皮被指甲掐出浅痕 —— 她的抄送栏漏加了客户邮箱;黄凯的邮件附件没命名,只标着 “1.docx”,此刻正被骆嘉昀举在半空:
骆嘉昀客户打开附件,难道要靠猜内容?
刘思远坐在一旁,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
刘思远标题未含案号、错字率超 5%、附件无命名、抄送遗漏
每记一项,笔尖都重重顿一下。任为则悄悄从文件袋里抽出 “邮件模板库”,指尖在 “主题格式:[案件编号]-[文件类型]-[提交日期]” 那页折了个角,目光扫过慌乱的实习生,又落回刘思远紧绷的侧脸。
骆嘉昀你们是法律人,文书就是你们的脸面!
骆嘉昀的声音还在回荡,胡明昊突然举手:
胡明昊骆律,我们之前没收到统一的邮件格式要求……
话没说完,刘思远已先开口:
刘思远没有要求,不是不严谨的理由。当年我刚实习,师父让我抄 100 份标准邮件,抄到第 50 份,就知道什么叫‘专业’。
任为紧接着补充:
任为我这里有份模板,包含主题、抄送、附件命名的规范,会后发群里。
他把模板推到桌中央,刚好挡住骆嘉昀要继续批评的话,
任为先给标准,再提要求,他们才能改得更准。
刘思远侧头看他,眼神里的锐利悄悄软了些 —— 她懂他的意思,严苛没错,但得给实习生台阶。
【观察室】
何运晨看着屏幕里散落的邮件,忍不住叹气:
何运晨太真实了!我当年实习,第一次发邮件把‘ Esq. ’(律师尊称)写成‘ Eq. ’,被师父骂了半小时。其实不是故意不严谨,是真的不知道‘标准’是什么。
他拿起模拟邮件模板,
何运晨任律这个模板太及时了,有时候实习生缺的不是态度,是明确的指引。
黄晓明点头附和:
黄晓明骆嘉昀的严厉没问题,刘律的‘抄 100 份’也没错,但任律的‘给标准’更关键。
黄晓明职场里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用‘前辈经验’要求新人,却忘了自己当年也是从‘不懂’过来的。这三人的反应,刚好代表了带教的三种思路:严要求、重态度、给方法。
金靖托着腮,盯着屏幕里任为挡模板的动作:
金靖任律也太会圆场了!既没否定骆律的批评,又给实习生留了台阶,还悄悄帮刘律缓和了语气。
金靖你看刘律后来的眼神,明显松下来了,这俩人的默契,连化解尴尬都这么同步!
【现场】
骆嘉昀接过任为的模板,翻了两页,语气缓和了些:
骆嘉昀这份模板不错,会后组织学习,下次再犯同样的错,直接扣 KPI。
说完便拿着邮件离开,会议室里的紧绷感终于散去。
刘思远把记满错误的笔记本推到实习生面前:
刘思远这些错,我当年都犯过。
她指着 “附件无命名” 那项,
刘思远我刚执业时,给客户发合同附件没命名,客户以为是病毒,直接删了,最后我连夜重新赶制,才没耽误签约。
任为则把模板分发给每个人,特意在黄凯的模板上写了句:
任为附件命名可以加‘案件当事人 + 文件类型’,比如‘张三保险金案 - 法律分析报告’。
黄凯抬头时,正撞见任为鼓励的眼神,慌忙点头:
黄凯谢谢任律,我记住了!
等实习生离开,茶水间只剩刘思远和任为。
刘思远刚才谢谢你。
刘思远拧开保温杯,
刘思远我话说得太硬,没考虑到他们没接触过标准。
任为靠在门框上,笑着递过一袋茶叶:
任为你是怕他们走你的弯路,我是怕他们被骂得不敢问。
他顿了顿,
任为其实我们可以一起整理份‘错误案例集’,把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都写进去,比单纯批评管用。
刘思远眼睛亮了亮,红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
刘思远好啊,我整理‘格式错误’,你补‘实务案例’,就叫‘律师文书避坑指南’。
两人的声音在茶水间回荡,阳光透过窗户,把他们的影子叠在 “错误案例集” 的构想上,像在为下一段协作埋下伏笔。
【观察室】
何运晨看着屏幕里的茶水间互动,笑着补充:
何运晨你看!‘错误案例集’的想法就是这么来的!刘律抓细节,任律补实务,俩人一凑,就是份完美的指南。我当年要是有这东西,能少挨多少骂啊!
金靖激动地拍桌子:
金靖他们连分工都不用商量!刘律说格式,任律就说案例,这不是默契是什么?
金靖而且刘思远刚才的眼神,明显是被任为点通了,这种‘你懂我,我也懂你’的职场搭档,比什么都珍贵!
黄晓明总结道:
黄晓明这一章最动人的不是‘怒火爆发’,是怒火后的‘解决办法’。骆嘉昀提要求,刘律讲经验,任为给工具,三人合力把‘批评’变成了‘成长机会’。
黄晓明而刘思远和任为,更是从‘理念互补’走向了‘行动协作’,这才是带教的最高境界 —— 不仅帮实习生成长,也彼此成就。